
蓬莱仙境北林院周氏正骨传承370年
周传绪十代传人入非遗
2024年4月28日,探访民间医一行来到胶东半岛烟台市蓬莱区南关路福润华府北林院周氏正骨“玲绪堂”,第十代传承人周传绪热情接待了我们。

周传绪43岁,年幼时随父亲到爷爷的诊所,深受其家族骨科扶骨之术熏陶。他于一九九九年考入济南市卫生职工中等专业学校,学习中西医专业,于二零零二年毕业后在济南市第四人民医院实习,二零零四年随父亲应北沟镇北王绪村王成家书记的邀请下,在蓬莱市北沟镇西城区环峰小区开设北林院周氏正骨。周传绪一边跟随父亲学习正骨手法一边继续学习,《中医基础》,《中药学》,《药物炮制》,《中医膏方指南》等系列书籍,根据所学中医知识,结合多年研究和创新,在保持祖传秘方不改变药效的情况下最终研制出:周氏《骨筋膏》《骨筋喷》《骨筋冷敷凝胶》《骨筋喷剂敷料》,并注册了商标,方便了患者,为骨病患者减轻病痛。北林院周氏正骨享誉胶东半岛,蓬莱周氏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应运而生。2017年12月第十代传人周传绪申请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

2018年2月,申报“第六批烟台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项目名录”
2018年7月20号《蓬莱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研究会》正式成立,北林院周氏正骨周传绪正式成为《蓬莱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研究会》常任理事会首批理事员。

周传绪正骨不用蛮力,用巧劲,借力发力,患者一次见效,他的按、揉、拿、拨、推、拉无痛苦。经常义务坐诊各个社区,患者来自北京的张大姨,膝盖积液在北京无数家医院,20年均没有治好,身心备受煎熬,2023年秋天来蓬莱探亲,抱着试试看的想法请周传绪给与治疗,周传绪经过仔细检查后,做了经筋按摩,正骨后,贴敷周氏《骨筋膏》,第二天囊肿的膝盖能活动了,夜里张大姨能睡4个小时了,她高兴的又来治疗了7天,病情去了大半,因为要回北京,她带了3个月的《骨筋膏》自行贴敷,目前已经痊愈,并介绍来多名患者就诊。北沟镇上口赵家村王女士患有颈椎病,求医多年未果,在周传绪传统推揉手法配合外敷“骨筋保健膏”的调理下,王女士逐渐康复。无独有偶,江苏省患者谢先生左外踝骨折,关节半脱位,经过推、按、捏等手法,配合“骨筋保健膏”外敷30天,一个多月已经可以正常活动和从事简单劳动。周传绪思想开放打破过去正骨技术秘方传男不传女,传内不传外的规矩,对于爱好中医正骨的,品行好的他收了两名徒弟,目前徒弟也在烟台市有了自己的北林院周氏正骨店。周传绪表示在今后举办周氏正骨学习班,让传统的周氏正骨走向全国,造福更多的患者。

北林院周氏正骨技术源于先人心地慈善,救人一命,周氏意外获正骨秘技。清朝顺治10年(1653年),清廷颁发《辽东招民开垦条例》,在登州栾家口港清廷强征调大批百姓准备渡海迁徙往辽东。一位反对清廷在登州栾家口港征调大批百姓渡海迁徙辽东的勇士率众人造反冲出重围,后反清勇士被清兵追至北林院村后山,清兵搜山断崖拦住去路,勇士毅然跳崖逃生,致使双腿严重骨折,性命垂危。

幸被周氏族人周才英发现并背回家中掩藏救治得以保命,勇士见周才英秉性忠厚,遂将其正骨手法及祖传正骨秘方传授以示感恩。周才英以勇士传授的手法和秘方为其治疗,不出月,勇士痊愈。自此,周才英以勇士传授的手法和秘方救治乡里百姓。
据蓬莱县志一九八八年十月版第二十七编第五章民间医术及验方记载:北林院周氏接骨始于清初,至周廣崋已经是第七代传承。民国二十五年孔子第七十七代孙孔德成送镌刻木匾“逢求必应,慈心济众”八个大字。遗憾的是木匾毁于文革……

第二代 周贡 字:奉九
第三代 周丕柱 字:栋材
周丕腾
第四代 周锐 字: 芝籣公
第五代 周士第 字: 科亭 积善有余。去世后县内名流为其公立德思碑。
第六代 周春元 字:子铭 道名:槎璿璿 道号:雲青子。救治过多名共产党员,1946年土地改革,春元年以古稀,因有房产数十栋(相连成片),遂定为“地主”成分。至公布大会之期,春元病困在床,竟以藤筐抬至会场。邻近10余村百姓闻讯到场,跪求宽贷。
第七代 周廣崋 字:镇西 号:墨林 道号:金玉子 道名:依吉

随父行医,习祖传中医正骨诸术。民国时期和抗日战争时期救助过很多共产党员和当时蓬莱的县委书记和蓬莱第五区区长马子玉后调任北京,为抗战和解放战争捐献过钱财和物资,一九六三年以前在蓬莱市北沟镇联合诊所(现在的蓬莱市北沟医院)坐诊多年。文革时期被别有用心的人迫害,这些人抢夺周氏祖传秘方古书古董等占为己有,对周氏家族打砸抢迫害凌辱,造成北林院周氏骨科文字记载毁灭性打击,传承的古书籍和记载付诸于大火。后经后人努力将北林院周氏正骨再次发扬光大传承至今。为胶东半岛乃至全国各地患者解除病痛,治愈患者无数。
周廣通 字:叔達 号:星桥 道号:金香 道名:蔭潔。少入私塾,后随父行医,习祖传中医正骨诸术;土改时,周家被划为“地主”成份,星桥及其家人受到一些不公正待遇。1968年,县内农村开始实行合作医疗制度,被安排在县人民医院中医科坐诊,素以医术精湛、医德高尚闻名,治愈许多疑难杂症,多次成功治愈高位截瘫患者,使其可以生活自理。一时间,县人民医院中医科声名鹊起,省内外慕名而来求诊者拥塞门庭。

第八代传人周德敏自幼随父习医,建国后,因家庭成分被定为富农,身怀祖传正骨技术而不能行医。后来周德敏在蓬莱市北沟联合诊所(现蓬莱市北沟医院)坐诊多年,一九六零年至一九六八年回到蓬莱市北沟镇北林院村大队卫生室坐诊,一九六八年后期因为大队给的工分少不能养活家人,只能边务农边行医扶骨。一九八二年受邀请周德敏携四子 来到龙口市冶基村,在这里他给大家诊治,村民也给与他们一家最朴实的关怀。有的送菜,有的送地瓜,有的送旧衣服,日子逐渐好转,祖传正骨技术在这里得到顺利传承,其四子全部随父习医正骨,得其精髓。周氏正骨,因手法独到,药效独特而闻名方圆百里。 第九代 周矛玲排行老二,自幼随父习医扶骨之术,于一九八七年随父在龙口市冶基村坐诊扶骨,为人本分,有求必应,深受当地老百姓尊敬,为周氏秘方的改良做出了贡献,老人身体健康至今还在北沟镇北林院周氏正骨为乡亲服务。

北林院周氏正骨的传承,记录了近四个世纪的中医社会发展史,让我们一起祝愿中医复兴,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通讯员:董泽元 滨州头条报道)


通讯员风采:

董泽元,男,退休教师,1966年 11 月出生,山东惠民县人。1981 年参加工作,参与撰写《滨州明清望族之惠民李氏》;30 余年的业余采访,曾在《经济日报》、《大众日报》、《农村大众》、《齐鲁晚报》、《滨州日报》、《惠民大众》等报刊发表新闻作品1000 多篇。多次被《农村大众》、《滨州日报》评为优秀通讯员,《农村大众》称为“乡土记者”。笔者爱好岐黄,自2019 年开始探访中医名家和民间医50 多人,足迹大江南北,实事求是的记录宣传中医治病救人,挖掘珍藏古籍,宣传道地药材,受到了中医界的好评。2023年末加入易水医方学习,中医技艺迅速提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