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雾都山城】之十八
历史遗迹存文物
桂树飘香天外传
桂园,即使您没有去过,也会在各种文献里熟知它的名字,因为在抗战胜利后国共两党就是在这里签署了著名的“双十协定”。
桂园位于重庆市渝中区中山四路65号,毗邻重庆求精中学,是一个独立的小院,大门临街。1939年,张治中时任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委员长侍从室一处主任时租下的。迁居入住时,张治中亲手种下桂花树,并启用父亲“桂徽”名字,将此小院命名为“桂园”。 此园建于20世纪30年代末期,占地700平方米,主楼为砖木结构,中西合璧,端庄稳重,砖墙砖柱,小青瓦盖顶,广漆木板铺地,院内有两株桂花树,每年秋天开花之时,满院花香馥郁。
那是在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抗日战争取得胜利后,中外人士都在关注着一个重大问题,因联合抗日而走到一起的国共两党还能继续合作吗?此时,蒋介石公开向毛泽东连发三封电报,邀请毛泽东赴重庆谈判。毛泽东是否赴约,和谈能否进行,中国的未来会走向哪里,这些问题都备受世人瞩目。蒋介石料想毛泽东可能不会来重庆,那么就会因此背上“拒绝和谈、蓄意内战”的罪名,蒋介石将在政治上处于有利地位。但是毛泽东识破了蒋介石的阴谋,于是,他以超人的胆识,不顾个人安危,深入虎穴,决定亲赴重庆谈判。1945年8月28日下午3点36分,毛泽东、周恩来一行乘坐军用飞机从延安飞抵重庆。头戴灰色拿破仑帽、身着中山装的毛泽东走出机舱的身影,永远载入了历史史册。
来到重庆后,在1945年“重庆谈判”期间,周恩来考虑到毛泽东的安全,向时任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政治部部长的张治中借桂园使用,桂园便成为毛泽东、周恩来等中共谈判代表在国共两党谈判期间的主要活动场所,毛泽东、周恩来在此多次会见各党派和社会各界人士,白天常来这里办公和会客。后来著名的《双十协定》就是在桂园客厅签署的。1945年10月10日, 国共两党在桂园签署了著名的《政府与中共代表会谈纪要》(即《双十协定》)。因此,桂园于1977年被辟为重庆谈判纪念地, 2001年被列为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我们追寻着革命先辈的足迹,不忘初心,让我们在实现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征途中,奋勇向前吧!

作者简介:张家祥,笔名祥云,网名祥云笼罩。诗人、作家。曾是大型国企机关干部,职业经理人。工商硕士学历,毕业于哈尔滨理工大学在职研究生,教授级高级政工师。现为中国音乐文学学会会员,黑龙江省音乐文学学会会员,中国煤矿作家协会会员,黑龙江省作家协会会员,中国诗人作家网认证会员,中国登山协会户外指导员,黑龙江省登山协会裁判,鹤岗市户外登山协会名誉会长,鹤岗市音乐文学学会副主席,中国散文学会北戴河创作基地文化传媒中心常务副主任、文学院副秘书长,签约作家。创建[北彊杜鹃]【秦岛韵声】【运河之春】“都市头条”有声文学平台并任总编,曾任鹤岗市艺术馆交响管乐团秘书长,市文联【春雨】副刊社社长、总编,创办了【中国北疆写作朗诵精英协会】并编辑发表有声文学作品千余件。多年笔耕不辍,代表作有诗集【墨海浪花】,散文集【忆语流年】(均由北京团结出版社出版);中篇小说【死亡防线】由春雨副刊专辑发表;近年来,撰写的【抗联故事新编30集】、【海南风情录30集】、【燕京漫步百景辑120篇】、【远山的呼唤100篇】、有声文学【夜幕下的死亡防线30回】等小说、散文、游记在各级网刊发表;歌曲【独轮车之歌】、【重阳夜话】等6首歌词被编入鹤岗百年优秀歌曲集第二辑。摄影作品【独轮车的风采】获得市摄影比赛一等奖;有多首诗歌在黑龙江省【书香龙江】平台发表;有三首抗疫歌曲由北京市通州区文化馆作为优秀歌曲在网络平台展示。经常在【北方文学】【春雨】【金鹤】[稻田文学]【朗读时间】等地方媒体、刊物及网站发表文学作品。喜欢文学创作和编辑,喜欢唱歌、户外徒步登山运动及旅游。从不难为自己,谦和乐观随性
箫笳简介 :鹤岗市图书馆优秀志愿者,自幼酷爱影视配音,喜爱有声书的演播. 愿以书养心、以音悦耳、简单生活、恬静自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