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艺六进】汉中市文联,汉中市民协,汉中市国学研究会,汉中市张骞文化研究会一行在城固县张骞实验学校隆重举办以文化传承为主题的文艺“六进”活动。
文/孙庆华

4月27日,由汉中市文联、汉中市民协、汉中市国学研究会、汉中市张骞文化研究会主办,城固县张骞实验学校承办的巜文艺“六进”、文化传承活动》,汉中市部分国学专家教授,张骞文化研究专家教授、民俗文史专家以及城固县张骞实验学校师生代表共500余人参加了此次活动。

首先由城固县张骞实验学校常务校长林超致欢迎词。她说,举办此次活动对于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讲述的“只有全面深入了解中华文明的历史,才能更有效的推动中华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更有力的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优秀传统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传承和发展的根本。如果丢掉了,就割断了精神命脉”。“每一种文明都延续着一个国家的精神和命脉,既需要薪火相传,代代守护,又需要与时俱进,勇予创新。”我们一起重温总书记的这些重要论述,更好的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校园,进课堂。积极倡导全民阅读,促进学习型社会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也是张骞实验学校开展丰富多彩的“天汉书香 全民阅读”系列活动的重要举措,对于学校“书香校园”建设,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培养中华传统文化素养,提高阅读和写作能力都具有重要促进作用。

汉中市国学研究会主席王继胜出席活动并讲话。他说:“经市张骞文化研究会、汉中市国学研究会、汉中市民间文艺家协会于2024年3月14日对城固县张骞实验学校实地考察,学校各方面工作非常出色,特别是在传承张骞文化、优秀传统文化等方面做出了不懈努力,大家有目共睹。学校的优秀传统文化和张骞文化气氛浓厚,传承弘扬工作取得新的进展,并开展常年性国学讲坛讲座和活动,弘扬了以仁、义、礼、智、信为主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为内容的传统国学思想,优秀传统文化。坚贞不屈、矢志不移的张骞精神”。

汉中市张骞文化研究会副会长,陕西理工大学图书馆馆长蔡云辉教授讲“今天我们为城固县张骞实验学校授予《国学文化传承基地》和《张骞文化传承基地》,其目的就是通过优秀传统文化基地建设,让优秀传统文化进校园,进课堂。以实际行动发挥好优秀传统文化育人功能。主题是文化协会与学校携手,强强联合,更好的实现“立德树人”的育人目标。以多重形式让广大青少年更好,更直接的感知,接受中华传统文化的熏陶。培养广大青少年的审美观,价值观,增强其民族自豪感,更好的延续中华文化血脉”。

城固县张骞实验学校党支部书记李慧玲讲话,她讲话重点阐述了张骞实验学校多年以坚持以党建引领全校各项工作,本着“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宗旨,开创了城固县张骞实验学校高质量发展的新篇章。


接着由汉中市国学研究会副主席,原市政协科教文卫主任周茂兴宣布汉中市国学研究会给城固县张骞实验学校命名文件,并由市国学研究会副主席李斌颁发牌匾。由汉中市张骞文化研究会副会长蔡云辉宣布汉中市张骞文化研究会给城固县张骞实验学校命名文件,由汉中市张骞文化研究会副会长曹刚颁发牌匾。
活动最后由张骞实验学校师生展演了精彩的诗歌朗诵和武术表演,城固县张骞实验学校学生朗诵诗歌《少年中国说》,张骞学子吴亚斌、杨欣蕊朗诵《与经典同行传华夏文明》。张骞学子姜如芳朗诵《我的偶像——张骞》。张骞实验学校武术队的《龙马精神》将活动掀起了新的高潮。赢得全场嘉宾学校师生热烈的掌声。



在参观学校教学及文体活动中,专家教授发现了张骞实验学校有三个好,1,几百个学生男娃女孩几乎没有小胖墩2,学生们几乎没了戴眼镜的,3,学生们个个走路带风,脸上有笑颜,十分有精气神。我听了这三个好,心里明白,张骞实验学校从1994成立之初,在抓好文化课学习同时,①首先强调在校学生要吃饱吃好,②坚持锻炼上好传统武术课,文明其精神,野蛮其体魄。③讲授传统文化,培养良好的学习生活习惯。方才有了学生如此良好的精气神,如此优良的校风学风。



本次活动由城固县张骞实验学校常务校长林超主持,参加本次活动的有市国学研究会王继胜主席,市民协曹刚主席,城固县张骞实验学校董事长王靖程,市张骞文化研究会副会长蔡云辉教授,陕西理工大学原文学院长李清河教授,市技术学院李青石教授,汉中市作协朱军副主席,市国学研究会副主席周茂兴,李斌,市民协秘书长余永福,副秘书长孙庆华,市民协办公室主任王斌,城固县民协主席叶甲文,城固县张骞文化研究会会长,乡贤会会长许黎明,城固县作家协会负责人李刚,张骞实验学校党支部书记李慧玲。及多名汉中文史专家、学者参与此次活动。
2024.4.2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