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瑞玉(韶关散文诗学会 )
今天中午,曲江区马坝镇德米农庄的老板请我及十几个朋友吃饭。老板非常热情,把农庄的主要美食呈现在我们的饭桌上,让我们品尝到该农庄最好的美食,一起吃饭的朋友无不称赞农庄新鲜地道的食材和高超的厨艺。老板告诉我们,农庄花重金请来了顺德市星级酒店的大厨,厨艺杠杠的,农庄常常座无虚席。
酒足饭饱后,有人提议去拗笋,问我哪里有笋可拗?我马上打电话给犁市黄竹的朋友,问他,这个时候可有笋拗?朋友说,现在正是毛笋出土的时候,想拗笋可以过来,并愿意带我们上山拗笋。
大家听说有笋可拗,纷纷叫我带路去黄竹。于是,三台车共14人到了黄竹的双头厂村小组。朋友本来要去仁化赴宴,看我们来了,热情地把我们带到了毛笋出土最多的山上才回家,然后才出发去仁化赴宴。
拗笋的队伍中,有一名十岁的小姑娘也兴高采烈地随我们上山,要去体验拗笋的快乐,她要写一篇体验拗笋作文。
小姑娘兴冲冲的随大人一起上山,上山没走几步,只听小姑娘惊恐万分的哇哇大叫,“蜘——蛛,蜘——蛛”!原来小姑娘刚上山就遇上了蜘蛛。小姑娘天生怕蜘蛛,在山上巧遇蜘蛛,吓得小姑娘狂奔下山。蜘蛛把小姑娘吓得瑟瑟发抖。而大人们知道真相后,一个个笑到泪奔。好在朋友没有走远,我叫朋友带小姑娘先回朋友家,我们继续拗笋。
没过多久,我们从竹山下来,收获参差不齐,少的有五六斤,多的有十几二十斤。刚从山上下来时候,一个个都是狼狈相。雨水与汗水掺杂让人湿身,头上、衣服有钻山粘上的落叶,衣服脏了,我用手机捕捉到有人逢头垢面的样子,表情似哭似笑,大家都说我拍的好,我也暗自得意。
我们把笋倒在朋友的家门口,把笋壳剥了,把笋壳留在当地做肥料,把竹笋带回家,减轻了带笋回家的负担。
大家一边剥笋壳,一边说笑,拍照,录视频,笑声不断。我主演卖笋的小品,买卖双方讨价还价,有模有样,赢得了一片欢声笑语。
晚上,我们在农庄吃饭,边吃边聊。虽然拗得的竹笋不值多少钱,但值钱的是拗笋的心情和体验劳动的快乐。
2024.4.2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