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读|李云刚
公鸡打鸣,叫醒晨曦,月亮躲藏
我在情绪雾化的微信诗群里读诗
打结的风滞留心中
读余怒,读刘川,读胡弦,读龚学敏
读林莉,读海男,读荣荣,读安海茵
读李白,读杜甫,读王维,读苏东坡
闷骚的气流,漫游穿行于
古代。现代。当代。思想与思想的碰撞
让每一首诗的眼睛明亮起来
六点三十分,红日攀升
一束耀眼的光,穿透郁抑的胸腔
在我的文本和杯盏里闪放
2024.04.28晨
李云刚的这首诗《早读》,以清晨为背景,展开了一场跨越时空的诗歌阅读之旅,既有对传统经典的致敬,也有对当代诗人作品的品鉴,展现了诗歌作为精神食粮的力量,以及它如何在新的一天开始之际,点亮心灵,激发思考。
开篇“公鸡打鸣,叫醒晨曦,月亮躲藏”,以日常而又富有画面感的场景,奠定了清晨宁静而充满生机的氛围。接着,“我在情绪雾化的微信诗群里读诗”,揭示了诗人清晨的活动——在社交媒体的虚拟空间里寻找诗意,这反映了现代社会获取文学体验的新方式。
随后列举了一系列诗人名字,从“余怒、刘川、胡弦、龚学敏”等当代诗人的名字,到“李白、杜甫、王维、苏东坡”等中国古代文学巨匠,这样的列举跨越了时间与风格,体现了诗人广泛而深厚的文学修养,以及对不同诗歌风格的欣赏与接纳。这不仅仅是一串名字的罗列,更是对诗歌精神传承与创新的致敬,表明无论时代如何变迁,诗歌总能触动人心,激发共鸣。
“闷骚的气流,漫游穿行于古代。现代。当代。”这里的“闷骚”或许指的是诗人内心深处的激情与独到的审美追求,在阅读过程中自由穿梭于历史长河,体验不同年代诗人的情感与思想。这种跨时代的对话,使得“思想与思想的碰撞,让每一首诗的眼睛明亮起来”,意味着每一次阅读都是新旧思想的交融,让诗作焕发新的光芒。
最后,“六点三十分,红日攀升,一束耀眼的光,穿透郁抑的胸腔,在我的文本和杯盏里闪放”,用自然界的光明象征性的突破了内心的阴霾,寓意着诗歌如同晨光,具有驱散抑郁、启迪心灵的力量。这束光不仅照亮了诗人的文本世界,也温暖了他个人的情感空间,预示着一天的美好开始。
整首诗以早读为线索,串联起对诗歌艺术的热爱、对文化的尊重以及对生活态度的积极展望,是一次心灵的洗礼,也是对新一天满怀希望的迎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