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七彩云南游》
——再见西双版纳,再见七彩云南(7)
宋厚健文
澜沧江的夜晚,一次永久的思念和回忆,让我夜不能寐,浮想联翩……
2024年4月4日清明节,是我们游览观光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的最后一天,也是西双版纳游的第三站。这一站只有半天的游览参观内容,下午我们旅游团队一行23人就将乘坐旅游大巴返回昆明,结束我们七彩云南游的全部行程。
在景洪“福寅酒店”用过早餐后,我们收拾好自己的行李,7点半钟准时乘坐旅游大巴前往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景洪市嘎洒镇曼峦典村参观游览。
景洪市嘎洒镇曼峦典村农业专业合作社成立于2022年1月10日,注册地位于云南省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景洪市嘎洒镇曼迈村委会曼乱点村45号。经过20多分钟的车程,我们乘坐的旅游大巴驶进村口,下了车,该村村委会委派的接待人员玉旺早在村口迎候。哨哆哩(傣家对美女的称呼)玉旺身穿浅蓝色筒裙,头带发簪,腰间扎着白银腰带,身体修长,皮肤白皙,举止端庄,笑容可掬地走上前来,看上去三十五、六岁、可蔼可亲的样子十分讨喜,她的介绍讲解非常全面,特别的精彩,尤其能够打动我们的心灵。
首先,她向我们介绍了傣族文化中存在着一种对女性的尊重和重视,这种文化特征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1.家庭角色与地位:
傣族家庭中,女性拥有较高的地位,男性在家庭中扮演的是“嫁入”的角色,需要提供丰厚的嫁妆。
2.社会习俗与家庭信仰:
在傣族社会中,男性在某些情况下甚至不被允许上桌吃饭,这反映了女性在社会中的主导地位。傣族男性在结婚后,如果连续生男孩,会面临社会压力,而生育女孩则被视为荣耀。傣族男性在成年后通常会进入寺庙成为和尚,这一习俗视为提升个人文化和教养的重要途径。

3.教育和文化传承:
尽管傣族男性在家庭和社会中的地位较低,但他们也会接受教育,尤其是汉语,这是随着时间推移而发生的变化。傣族尊重女性,认为女性是生命的创造者,这种观念在文化中得到了体现和传承。
4.婚俗与家庭责任:
傣族的婚俗习惯独特,如“丢香包”和“卖鸡肉”等方式来选择伴侣,反映了女性在选择伴侣上的主动权。婚礼通常举行三天三夜,体现了傣族的热情好客和淳朴的个性。男性在结婚前需要为女家做三年苦力,这反映了男性在家庭责任方面的角色转变。
综上所述,傣族文化中确实存在重女轻男的倾向,这种倾向体现在家庭角色、社会习俗、宗教信仰以及婚俗等多个方面。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和社会的发展,傣族男性的地位也在逐渐发生变化,尤其是在教育和文化传承方面。

接着,哨哆哩玉旺带着我们走进村子,结合当地的实际状况和社会发展,为我们详细地介绍了傣族的风土人情:
1.少数民族风情浓厚:
傣族作为中国南方的少数民族之一,有着独特的文化积淀。在民族服饰、民族音乐、民族舞蹈等方面,傣族都有自己的独特的风格。
2.崇尚自然,尊重传统:
傣族人崇尚自然,尊重传统。他们生活在山区和热带地区,以耕种为主,栽种水稻、红米、玉米等。另外,傣族人还擅长于制作手工艺品,如金银首饰、传统草帽、傣族竹编等等,这些手工艺品绝大部分保留了传统的制作工艺。
3.勤劳、热情:傣族人勤劳勇敢,热情好客。由于他们的地理环境较为恶劣,因此他们也更加努力地开垦土地,铺设道路,建设水利。傣族人在民生方面也非常注重,尤其是在对待客人的方面。
傣族自古以来就是一个讲究礼仪的民族,外地人到了傣家,主人会主动打招呼,端茶倒水,用丰富的饭菜来款待。傣族视孔雀、大象为吉祥物,民间故事丰富多彩,傣族人民喜欢依水而居,爱洁净、常沐浴,如女爱洗发,故有“水的民族”的美称,过去傣族普遍信仰南传上座部佛教和原始宗教。傣族大多有日食两餐的习惯,以大米和糯米为主食,通常是现舂现吃,很少食用隔夜米,习惯用手捏饭吃。

4.多姿多彩的节日文化:傣族拥有丰富的节日文化。他们的传统习俗有很多,例如:年节、撒水节、月望节、傣历节等等,每个节日都有着其特定的意义和庆祝方式。其中,撒水节是傣族的传统节日,每年的4月13日至15日,在这个节日里,人们会用水向陌生人猛泼水,祈求幸福吉祥。
总之,傣族的风土人情充满了丰富的文化内涵。在长期的历史过程中,傣族沿袭了自己的传统、崇尚自然、尊重传统,保留和传承了独特的文化风格。这种独特的文化风格,不仅为傣族带来了独特的人文魅力,也为我们带来了无穷的启发。
在不知不觉的介绍交流中,我们旅游团队一行23人随哨哆哩玉旺来到她家所居住的小院,小院共计二层,一层是库房,二层是全家人生活居住的地方。整个院落虽然不大,但收拾的十分得体,干净、整洁,让人感到格外的温馨。傣家人民风淳朴,乐善好施,过着路不拾遗,夜不闭户的和谐生活。我们在楼下换好鞋套,随着主人上了楼梯,走进二层中间的接待客厅。主人用时令的水果、砌茶(诺丽果)热情地招待我们。

她为我们介绍了傣族人乐善好施的传统主要来自宗教信仰。她说:一个民族要有信仰。共产党依靠小米加步枪,打败了国民党反动派,就是靠的信仰和信念。我们傣族人活的很通透,相由心生,命由心成。这里是长寿村,平均寿命90多岁,最大的104岁。我们傣族人的信仰主要是南传上座部佛教,这是佛教的一种分支,也被称为小乘佛教。南传上座部佛教强调因果报应、生死轮回和自我解脱的概念。所以,傣族每个寨子都有自己捐钱建的寺庙。我们傣族人的一生都在修寺庙,家里多余的钱都用来捐自己的寺庙,帮助那些需要帮助的人们。她的整个讲解生动、饶有情趣、有理有据。哨哆哩玉旺的介绍中还提到了许多傣族人的养生之道和药材知识。
最后,哨哆哩玉旺带我们参观游览了曼峦典村农业专业合作社,这里的民族工艺品购物中心展示着合作社生产加工的各种白银饰品。俗话说:“真金不怕火炼。”这里的白银保真和纯度是很高的,质量上都有保证,购买的白银饰品当场使用高达1000度的火焰烧,其烧过的白银擦试后雪白如初。该合作社为集体所有制 ,作为社员我们挣的是工分,哨哆哩玉旺告诉大家:“我们社员2点以前吃的是公家饭,2点以后才做自己的事。”

关于傣族人的乐善好施,正如哨哆哩玉旺在微信朋友圈所言:“清晨的布施是最开心的事,祝愿我们所做功德会给一切好友生平喜乐安康每一天。”
曼峦典民俗旅游村,是一座和谐、富于情趣的旅游村。这里风光秀丽、景色迷人。村里专门为游客组织各种丰富多彩的傣族民俗活动,游人可在这里随时领略傣族泼水节的狂欢,参加傣族特有的隆重婚礼仪式,加入到傣族“卜少”(姑娘)与“卜冒”(伙子)之间互表倾慕之情的丢包活动中,或投身于傣族舞蹈的行列里,尽情欢乐。
曼峦典民俗旅游村位于景洪城西七公里的流沙河南岸曼弯典傣寨旁,是近年辟建的旅游娱乐场所。曼峦典傣寨一侧有座傣族佛寺,佛寺旁建有一幢三百多平方米的傣族风俗楼阁,楼阁前为人工开凿的池塘,池中莲荷盈盈,放养的观赏鱼游弋其间,池塘上架设有曲形的竹篱桥和几幢傣式竹楼,楼中设有卡拉0k酒吧,游人可在此一展歌喉。
民俗旅游村内设民族工艺品购物中心,出售傣族锦帛、筒裙及黑陶器皿、字画等民族、民间工艺品。民俗旅游村内环境优美雅静,簇簇竹林倒映在池塘水面上显得和谐、富有情趣。
历史文化符号,是一座城市的独特印记,更是一座城市的根与魂。复兴、传承、发扬傣文化,推动版纳经济,带动各相关产业共同发展,以乡村振兴、城乡融合发展为使命,为景洪创造大量的就业机会和巨大税收增幅。曼峦典——景洪市的城市之眼,傣家的会客厅,世界傣文化的旅游目的地。
天上的福气,人间的脸面。结束了曼峦典美丽乡村的参观考察,我的心情久久地难以平静。从前村寨建在流沙河边,傣语称“达尚憨”,寨名称“曼达喃”,后来叫“曼峦典”起村寨名称,从很久以前佛祖西游到本村,村寨人给佛祖布施斋饭,比其他村寨早,准备齐全,从此就称“曼峦典”。
后来有一位老人叫叭呀西里罕香带领本村群众迁移到这里,刚搬到这里时有30户人家,有125人,村寨迁移到这里时,公元1890年,傣历1251年至今,现村寨共有175户,人口有820人。以上这段文字是2016年2月26日曼峦典村民小组记载着的“曼峦典村寨史”。
参观游览结束,我们怀着依依不舍的心情告别这座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景洪市最为美丽的乡村——曼峦典民俗旅游村,心情豁然开朗,保护传承优秀传统文化,促进民族团结进步发展这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责任和使命。
再见了美丽的西双版纳,想念这里的每一天每一秒每一个瞬间,不想说再见。美丽的西双版纳,有美丽的好姑娘,美丽的西双版纳,有美丽的绿孔雀。美丽的西双版纳,是我向往的地方,美丽的西双版纳,是我梦中的天堂。密密的丛林深处,有着无尽的宝藏,清澈的小溪里有甘甜的泉水,好客的主人哎,热情把我们来邀请,多情的傣家女,跳起动人的舞蹈,熊熊的篝火周围,坐着慈祥的老人,年轻的少男少女唱起嘹亮的歌谣,广袤的星空下群山连绵回音缭绕,飞扬的水花中无限回味这份美好。
再见了西双版纳,
再见了美丽的姑娘。
再见了西双版纳,
再见了美丽的绿孔雀……

都说一个人的丽江,两个人的大理,一群人的西双版纳,《七彩云南游》的第一天落地春城昆明,安顿之后,去看看高原明珠的滇池风光,在这里喂一喂海鸥;第二天乘车前往昆明石林景区,感受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倾听云南女神阿诗玛的美丽传说;第三天,乘车(也可坐动车)前往大理,累了就在大理古城休息,晚上逛逛大理的大街小巷,梦回南诏再见风华;第四天乘坐私人游艇,观赏秀丽的洱海风光,再乘敞篷车打卡沿路美景,龙龛码头百亩花海,束河古镇都不要错过。晚上住在双廊海景房;第五天出发古城丽江,逛逛丽江古城,这里鲜花遍地,到处都是小桥流水人家;第六天登顶纳西“神山”玉龙雪山,欣赏梦幻的雪域美景,打卡人间仙境蓝月谷;第七天,前往异域风情的西双版纳,最好住在告庄附近,到野象谷,与大象一同穿梭在热带雨林之中,晚上回到告庄,夜游星光夜市,在夜景斑斓下,怎么拍照都好看;第八天前往原始森林公园看壮观孔雀放飞,随后到傣族园看泼水狂欢,泼满全身幸福终生。晚上,乘坐豪华游轮畅游澜沧江,欣赏大型舞蹈演出《勐巴拉娜西》和异域风情的泰国红艺人歌舞表演,美丽的澜沧江,华灯映照下,如诗如画的江水让你遐想联翩、心旷神怡、流连忘返、美不胜收;第九天结束行程,返回昆明,晚上街边享受特色烧烤,感受烟火气息;第十天圆满结束《七彩云南游》全部行程。
2024年4月5日,我和夫人圆满结束了《七彩云南游》9晚10天的休闲旅游度假,乘坐CA1445航班顺利返京。
再见了,美丽的七彩云南,七彩云南,让我们一起走过的足迹,留下最美好的回忆。
作者简介:宋厚健,1959年7月4日出生,北京人,中共党员,政工师。
1985年8月毕业于北京广播电视大学中文专业;1985年8月至1988年8月在中国文学函授大学中国文学专业学习。曾先后在人民教育出版社印刷厂、司法部、中国华侨旅游侨汇服务总公司、中国资源卫星应用中心工作,现在中国四维测绘技术有限公司,退休干部。
《文学月报》杂志社签约作家,《白鹭文刊》杂志社签约作家,青年作家网签约作家、青年作家网文学联盟知青分盟副主席。曾参与《毛泽东图书辞典》、《人镜丛书》等图书编辑撰写工作。责任校对了《瞿秋白与鲁迅》等图书。荣获全国文学大奖赛多项大奖。在报刊杂志发表多篇文章。
“伟大征程杯”红军长征出发90周年征稿链接
https://m.booea.com/news/show_3577621.html&
﹌﹌﹌﹌﹌﹌﹌﹌﹌﹌﹌﹌﹌﹌﹌﹌
大赛投稿邮箱:
942251831@qq.com
纸刊投稿邮箱:
bailu6698@163.com
投稿、订阅微信: mengjian20002012
征稿体裁:现代诗、散文诗、散文、诗歌评论、古诗词赋、报告文学、闪小说、中短篇小说
扫码添加主编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