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闻宇关于:"美术作品,书法作品,如果本人文化修养不济,或者人品低下,其字画也就缺了钙质,上档次是没有可能了"。所言一矢中的,直逼命门。足见散文大家目光何等犀利!
我之所以这样说,首先是杨闻宇通过长期调查研究,搞清了当时社会的主要矛盾是清政府的反动统治,同广大民众要求变革之间矛盾,而秋瑾同包围她的清军之间是次要矛盾,次要矛盾要服从服务于主要矛盾。杨闻宇文章称主要矛盾为大节,次要矛盾为细节。细节与大节是有机的统一体。在理论上完全符合马克思主义的辩证法和方法论。杨闻宇在他大节与细节文章中,把一个人的气节操守看作大节,把生死关头,紧要时刻,率先出现并不起眼的事称作细节。並说细节往往是大节先行官。还以秋瑾为例具体说明。在秋瑾知道清军将至,是包围捉拿她的情况下,毫无惧色,不躲避,不转移,反而痛快沐浴之后,换上一袭白衫,端坐楼上,严肃静寂地等待抓她的清军出现。`充分显示了质本洁来还洁去,视死如归的大无畏精神。杨闻宇还根据一个人大节不好,细节也不会好的推论。对周作人在整个国家都处于民族危机的乱世之中的时候,先后出任汪伪北大文学院院长,华北教育总署办等职。还三次南下慰问当时所谓的日本勇士。曾遭抗日青年锄奸团刺杀,被国民党判处有期徒刑14年的行为,做了客观分析认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他给周恩来总理写信,希望人民政府能使用他,经毛主席批准,这个文化汉奸,做了希腊文翻译工作。但文化汉奸是他晚年最致命的心病,1961年写了三千字的文章,将他被锄奸团刺杀说成是,他触怒了日本人,而遭到日本人刺杀,将自已打扮成准烈士的形象。其在细节上玩弄手腕的行为被识破,阴谋未能得逞。这再一次充分证明了杨闻宇所言的正确性。同时也告诫我们祸患常起于忽微,在观察人、了解人、认识人方面,决不能忽略关键细节。
现在我们再回过头来看看,人品与书法成就的关系,中国书法绘画,同京剧,瓷器,刺绣等一样属于国粹。是中国人民在长期的具体实践活动中,不断积累,总结提高,逐步形成的智慧结晶,饱含有中华民族精神。集实用,观赏,收藏等多种功能于一身,具有很高的文化艺术价值,是中国特有的文化遗产!
书法,是汉字的书写艺术,是汉字使用过程中不断改进逐渐形成的。据史料记载,我国从西周开始就形成了汉字雏形。以后在实践中不断改进,逐步形成了甲骨文,金文,石鼓文…到秦朝统一文字,形成小篆在全国推广,得到大的发展。进入汉代发展较快,形成了隶书。经魏晋南北朝,中国书法形成了篆,隶,草,楷四种文字书写方法。隋,唐又使揩书成为官方正式文体。元明清及以后各代完善了书写方法,使汉字的书写创造出章法,筆法,墨法,结字等一系列方法,成为汉字书写规范要求。同时,也派生出纸,墨,筆,砚文房四宝,书法家也顺势而生。各级书法组织机构应运建立,並经常开展评比,交流活动。这样就使汉字由单纯的使用向观赏,表演,交流多向发展。使书法文化属性又具备了艺术,商品,经济等多种属性并存。也成为产生腐败现象的土壤,为一些品行低下,投机钻营,弄虚作假,等丑恶现象打开大门!其中不乏杨闻宇所说之类的人和事。中国历史上最典型的莫过于宋代宰相蔡京。他聪明,贪婪奸诈,24岁步入仕途,遊走于新旧两党之间,追随宋徽宗赵佶当上了宰相。蔡京书法有姿媚豪健,痛快沉着特点,文学皆臻高品,因其投宋徽宗所好,大搞花石纲,闹得人民苦不堪言,成为当时人称六贼之首。被历史和人民唾弃!他的堂兄弟蔡襄,公正为人处事,深得人民拥戴,是被公认的宋代著名书法家,载入史册。 以上事实充分说明,人品是指人的气节和操守,是人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俗称,是为人的一生把关定向的。所以人品好是做好一切工作的前提和基础。人的才艺只有在正确的人品导引下不断取得成就,否则将一事无成,甚至被社会唾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