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同做梦的新娘”
——读一组诗友相聚的诗歌随笔
作者:邓德林
4月,是一个韶城居民难以忘怀的月份,韶城经历了两场洪水的袭击。
4月,是一个五月诗社诗友难以忘怀的月份,诗友欧琳和賴年华分别从国外和香港回来探访五月诗社的诗友。
据《韶关日报》2024年4月22日报道:
4月7日北江发生2024年第1号洪水,系我国今年主要江河首次发生编号洪水;4月20日发生今年第2号洪水。昨日降雨仍在持续,上午10时,北江韶关站水位52.36米,与警戒水位仅差0.62米。北江告急!汛情就是命令,责任重于泰山。连日来,全市广大党员干部、抢险人员主动担当作为,挺身而出、迎难而上,积极投身抗汛抢险第一线,筑起一道抵御洪水猛兽的铜墙铁壁,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公众号《诗的红三角》分别于2024年4月22日、2024年4月23日发表了桂汉标、唐学连、邓妙蓉、赖年华等老师的诗歌,用诗歌记述了这次诗友相聚的活动。诗中怀念曾经过去的岁月,表达此次相聚的激动之情,展望明日灿烂的未来。
我谈谈这几首诗的感想。
第一位诗人是桂汉标老师写的诗。《诗聚风雨中》:
街道被淹,店铺进水,/生命在急流中颠簸喘息,/绿皮火车停运,旅客受阻,/危难处闪耀桔红色的传奇……
从万里之外,归访桑梓,/携欧风美雨染浓了的乡思,/天涯之远无阻心心相近,/柔韧纽带正是这五月的诗。
岁时催人老,四月又风雨,/不老该庆幸:风雅盈俗世;/人生如旅如寄呵,永恒的/许是充盈天地间的浩渺真挚……
这几句话,描述了诗友相聚的天气。其中“生命在急流中颠簸喘息,/绿皮火车停运,旅客受阻,/危难处闪耀桔红色的传奇……”,人在公路行走,雨水已经漫过膝盖,甚至无法穿越,要用冲锋艇将人载到别处。可以窥见天气的恶劣。偏偏还有“危难处闪耀桔红色的传奇……”,这就是我们所见的救援人员,冲锋在抗洪救灾第一线的情景。
一位诗友“从万里之外,归访桑梓,/携欧风美雨染浓了的乡思,/天涯之远无阻心心相近,/柔韧纽带正是这五月的诗。”诗友为什么会“从万里之外,归访桑梓” ,是因为“柔韧纽带正是这五月的诗”。桂老师感叹:“ 人生如旅如寄呵,永恒的/许是充盈天地间的浩渺真挚……”
第二位诗人是邓妙蓉写的诗。《拾诗》:
你从几千公里回来/我从几百公里赶回/回到我们出身的地方/回到你出发的原点/这里太多太多的忆记
这一刻/武江水涨了/差点溢出/拥抱着我们的拥抱
始终会有诗行的港湾/明天/远方还有优美动人的诗/让我们继续起航
邓妙蓉把诗友回韶关亲切地称做“回到我们出身的地方/回到你出发的原点/”,因为“这里太多太多的忆记”。两位诗友都是从韶关走出去的。自然对韶关的感情会深一些。
诗人没有忘记,韶关正在遭受洪水的侵袭。“这一刻/武江水涨了/差点溢出/拥抱着我们的拥抱”。
邓妙蓉对诗人的未来充满了信心。诗人“始终会有诗行的港湾/明天/远方还有优美动人的诗/让我们继续起航”。更符合诗人的身份。
唐代王勃的《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中写到“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意思是说:莫在岔路口上分手之时,像多情的少年男女那样悲伤得泪湿衣巾。
邓妙蓉说:“明天远方还有优美动人的诗/让我们继续起航”。这一句,意义就更加深远了。
第三位诗人是唐学连写的诗《风雨玫瑰》 (2024年4月22日写于赖年华姐姐从香港归来之后):
谷雨之后/你如光如火/从维多利亚港而来/圆一场 非血缘的亲情
六十岁还是年少的闯劲/没有直通车 绕道深圳/不能通讯 陌生的人/再大的风雨 也阻挡不了/你相聚的决心
为了一声叹息/你就坚持三十七年不改诗心/那你我的姐妹情分/该是一辈子的约定/我何其有幸
唐学连短短的几句话,就将本人与赖年华的交往描写出来了。赖年华“你就坚持三十七年不改诗心”,赞颂了赖年华持之以恒的毅力。“那你我的姐妹情分/该是一辈子的约定”, 唐老师与赖年华的交往,就是建立在共同的爱好基础上的。
唐学连12年前写的《思念飞渡——献给年华姐姐》 :
将相约折叠在等待中用诗做嫁衣/当五月的锣鼓响起/我们同做梦的新娘
唐学连的想象力何其丰富,她们的嫁衣裳是用诗歌“一针一线”编织而成的。她们都有一个相同的梦想,那就是实现中国梦。“我们同做梦的新娘”!女孩子通常都向往穿上嫁衣裳,走向神圣的殿堂。作者给大家描绘了一个美好的景象。读这首诗歌,就是一个美的享受过程。
第四位诗人是赖年华写的组诗《诗随狂雨涤归心》 (2024年4月23—24日回韶返港后补记)。
《順風車之思》:
粤港直通車/重重摔了一跤/栽倒在骤袭来的洪流中/疫情 張牙舞爪/吞噬時代吞噬习惯/吞噬苦心經营的繁華
《酒店梦宿》:
雷在暴雨的起哄下/親吻我湿透的臉脥/伞早已亢奮張開/收不攏的是忧愁滔滔
《訪友路忧》:
結识十年有余/應邀盛情難却/雨曾說過我祇給龍王面子/山洪一聽/不请自來
天呀粤北水患由来已久/如今追求的盛世風光/我担心 是否/忽視上下左右紧密疏通/城市管理 是否/该让芸芸众生不再/常怀隐忧
赖年华写的以上几首诗 叙述了这次回韶的经历。
她可能后悔的是,没有查看天气预报。如果知道下的是大暴雨,她会不会将日程改期呢?“粤港直通車/重重摔了一跤/栽倒在骤袭来的洪流中”。尽管路程有狂风暴雨,尽管困难重重,作者没有修改日程,她要见老朋友,就是老天下刀子,她也义无反顾往前走。
她见证了韶关广大党员干部、抢险人员主动担当作为,挺身而出、迎难而上,积极投身抗汛抢险第一线,筑起一道抵御洪水猛兽的铜墙铁壁,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我相信,经过对比,赖年华看到了韶关的发展,当然,她对韶关也提出了一点希望: “是否/忽視上下左右紧密疏通/城市管理 是否/该让芸芸众生不再/常怀隐忧”。
但愿下次回韶,看到的又是新的风貌与气象。
诗友之间的分手只是暂时的,我们的友情是永恒的。何况如今通讯方面这么发达,见字如见面。这里,信件不需要再像古时候,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一封信件,要几个月才能送到当事人手中。只要心相连,路途再远,也是相近的。
朋友,祝你一切顺利,期待再次与你相聚。
(2024年4月25日)

(图文来源于诗的红三角,责任编辑:桂汉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