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0年,由于国家在资江中游修建起湖南最早与最大的柘溪发电水库,库区由于蓄水的需要,淹没了资江中游新化县山区不少农田。
于是经湖南省移民局批准,新化县一万五千余人积极响应国家号召,舍小家,顾大局,背井离乡,集中移民到南洞庭湖边——岳阳市湘阴县杨林寨乡。
孩提时候,每当盛夏之际,我与弟妹经常睡在房屋外面土坪上的木板门上纳凉。
晚上经常睡不着,于是
我父亲经常给讲我老家白溪镇清河桥龙庵塘里面的神话故事,我们听得津津有味,很快安然入睡。
这些神话故事,一直深刻在我童年里的脑海,久久无法忘记。
由于原来自己年轻时,一直在海南省新闻界工作了二十年,路途遥远,加之工作特别繁忙,根本无法回老家深度游玩一次。
2010年10月份后,我回岳阳市新闻界工作。
五年的三月份,正值春分之际,我终于回到一直梦寐以求的故乡湖南省新化县白溪清河桥村。
清河桥村,四处层峦叠嶂,清澈如碧玉资江从中流过,好一处人间世外桃源。
此时,正处于资江中游枯水期。
河床上水很浅很清,各种鹅卵石清晰可见。
溪水漫过无数小石头,形成大小不一的小漩涡,汩汩向远方流淌,在明媚的阳光下,绚丽多姿。
偶遇几位农家少女在清澈如碧玉的浅水滩中嘻戏。
农家少女的天真、古朴,美丽的脸庞上洋溢着无限的喜悦,还有 她们 那 久违亲切的家乡口音……所有这一切让我这位远方的游子瞬间陶醉与窒息不已。
此处资江两岸怪石嶙峋,黑黢黑黢的,有的似箕,似斗,似磨盘,似人……形态各异,惟妙惟肖,这大自然鬼斧神工之杰作,让我惊叹不已。
清河桥村一、二组隔资江相望。
从自至今,两组人来往,需要由木船相渡。
不过,前几年,现在国家相关部门已在这里修建起高大的清河大桥,市民来往更加便利。
站在清河大桥上远眺。前方中间一座巨大的山体被资江冲开。
大桥前方不远外,便是当地人称为的那神秘的龙庵堂巨洞。
我小心翼翼地沿着资江边高低不平的岩石路,大约十几分钟就到达了那里。
只见龙庵堂上面峭壁高耸,如一把远古时期的巨斧劈过。从江中正面看,悬崖上组成了一幅巨大的酷似大象的图案:两只眼、两只耳朵与一只长长的鼻子。
所以龙庵堂又称象鼻堂。
其实,龙庵堂不是一座庵堂,只山脚下江边一个深不可测的大型溶洞群。
据当地人代代相传,龙庵堂洞,洞内幽深,洞洞相连,蜿蜒盘旋交错,洞最深处大约有几十公里,但至今没有任何人能把这个洞的路径全部走完。
里面各种钟乳石柱、石慢、石笋琳琅满目。一步一景,让人目不暇接。
据传,里面一直住着一条巨龙。
远古时候,这条巨龙经常幻化成一只高大硕健的白马,走到对岸吃黎民百姓田野里的麦子,让当地人苦不堪言。
有一天,当地一位老百姓看见一只陌生的白马在吃他家的麦子,于是他愤怒地挥起自己的锄头打断了这只白马的一只角。
突然,这只白马腾飞而起,一股烟地迅速钻进了龙庵堂洞里。
面对这一神秘鬼怪现象,这位老百姓当时惊讶不已,内心极其恐惧。
于是,这位老百姓把自己遇到的这件怪事,告诉了与他相好的那位道士。
道士告诉他,这匹大白马正是龙庵堂洞里那条巨龙幻化而成。
其实,那位道士法力非常高深。他掐指一算,预感到即将有不好的大事要发生。于是他来不及吃晚饭,连夜立即通知白溪镇附近各中药店的郎中们说:明天上午,凡遇到只有一只耳朵,而另一只耳没有且受了伤的人来药店包扎看病的人,大家千万不能给这个人包扎耳朵根部与开药治疗。
否则,大家性命难保。
由于那位道士在当地百姓中威信极高,他的话,郎中们每个人坚决服从与照办。
果不其然,第二天上午,有一个神秘莫测的男人,他只有一只耳朵,还另一只耳朵没有而且耳根部在不断流血。他四处慌慌张张地到各中药店请求郎中们给他包扎耳根部与开药。
由于法师提前给各中药店的郎中们打了招呼,大家心照不宣,这样没有一个郎中愿意给他包扎耳朵根部与开中药。
原来,这条巨龙已在龙庵堂洞里修炼了上千年,法力不错,可以随意变换成人与物的模样。
原来昨天上午,它被那一位老百姓打断的那只马角,正好是它变化成人时一只耳朵。
看到所有药店郎中们不给它包扎受伤的耳朵根部与开药,于是这条巨龙非常气愤,它暗暗下定决心要报复人类。
第三天,它龙爪乱舞,呜呜巨大的响遍山野。
顷刻之间,天空乌云塞布,雷电交加,狂风呼啸,暴雨倾盆而下。, 很快资江上游突然洪水滔天,把当地老百姓的麦田全部淹没而且淹死了不少人。
无数老百姓哭天喊地,祈求天上的玉皇大帝赶快救救他们。
千百万老百姓的哭喊声一齐直冲云霄,加之那位道士也在做法事请求玉皇大帝救百姓于苦难之中。
于是,玉皇大帝大怒,因为没有经过他容许雷神下雨,任何各种神仙、菩萨等都不能擅自做主给人间下雨。
这条恶龙已经严重触犯了天规。
玉皇大帝直接命令雷神把条恶龙封在龙庵堂洞中而且在洞口加封了无数条巨大的神秘咒语铁链,让恶龙永远不能出洞,再去为害百姓。
如今,每当夏季时,资江上游大水茫茫。尤其在龙庵堂洞口处,浊浪翻滚,浪花飞溅,特别令人望而生畏。
原来是洞中这条恶龙在发泄内心无穷的怨气与巨大的愤怒。
往清河桥向白溪镇方向,大约步行10分钟路程,便是狮子山。狮子山不高,临江而立,酷似一只巨大的狮子而得名。
此处悬崖十分陡峭,从江面上不可攀,山上用石头堆砌的古墓遍地。
听我父亲讲过,他年轻时常用土雷在这里炸鱼。
原来,狮子山脚下临江边,有一个大洞,通往山下,不知有多深。这个大洞里面的鱼巨大而且不计其数。
我父亲与他同村人曾在这里炸出一条百多斤的大鲤鱼。
大鲤鱼炸伤后,沉入数丈深的河底,由一位水性极好的人,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才把这条大鲤鱼捕获。
一百多斤的大鲤鱼,在现在都极其罕见啊。
清河桥村,处湖南最大山脉雪峰山东麓,属梅山大地一隅。
这里习武成风,民风剽悍。
面对大碗的土制米酒,当地人如喝水一样,性格特别豪侠仗义。
梅山大地,据史载:“旧时不与朝庭通。”
二千多年以前,梅山蛮在这里构筑了自己城堡,创造出了辉煌灿烂的梅山文化。
他们特别呷得苦与霸得蛮。
梅山文化是湖湘文化的组成部分。
清河桥村,正如它的名字一样,这里河水清清;
清河桥村,正如它的名字一样,这里百姓纯朴。
请到清河桥村来,
古老的各种石头与吊脚楼在向您诉说,它们昔日的风雨与故事;
请到清河桥村来,神秘的龙庵堂洞正等待着您去探险;
请到清河桥村来,这里历史厚重,民俗风情独特。
清河桥村,我祖祖辈辈的繁衍生息之地;
清河桥村,曾留下了我父母年轻时候风采与我童年的记忆。
清河桥村,我一生魂牵梦萦之地。
故乡太小,但又很大。


作者简介:
张文波,现为湖南岳阳晚报新闻记者。
曾在海南省新闻界工作过二十年。
1989年加入海南省青年作家协会并取得作家证。
从事新闻工作已有三十四年了。
一生致力于新闻报道与文学创作工作。
曾在国家官方公开发行媒体发表三十二万字左右长篇小说《梅山深处 花花的故事》(与人合作);《滴露的山茶花》(与人合作)等中篇小说(每部五万字左右)三部;短篇小说《教授的女儿(与人合作)三部(每部三万字左右及诗歌散文一千多篇。
另外,发布的新闻稿件数以万计。
一生致力于新闻报道与文学创作工作。
在文学创作之路上,我永远在路上。
我的座右铭是:“做一个真正有信仰、有情怀与有骨气的男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