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春韭——游走在舌尖的美味
文/耿志平(甘肃)
阳面的菜园里,韭菜露了头,我期待着它长高,就像小孩子盼望新年的到来。

这得有足够的耐心,眼睁睁看着它一天长不到一厘米,是那么弱,那么柔,像新发的柳芽那样嫩黄,过不了几天就变成了绿色,仿佛在一夜之间就华丽转身。
韭菜终于可以割了,好一畦春韭。刀刃在韭菜上发出“噌噌”的声音。有人说初春的第一茬韭菜不能吃,我才不管那么多。摘好,淘洗干净,切碎,与香菜和小米椒用盐醋凉拌起来,夹在刚出锅的热蒸馍里,韭菜那种特有的味道在嘴里回味,先美美地吃两个蒸馍再说,再喝一碗热气腾腾的小米粥,一顿早餐就完美收官。

韭菜常常用来包饺子,做它当然少不了它的黄金搭档——鸡蛋,最好选用农家土鸡蛋,韭菜淘洗干净,困干水分,切碎,鸡蛋打散,放在油锅里不停用筷子搅,等成熟了就成了碎块,不用切,放凉与韭菜混合,也可以放点虾米,放上姜粉,花椒粉,等包的时候放盐(以免出水),搅拌均匀,就可以包了。形状可以根据自己惯常的手法,麦穗形、元宝形……不一而足。水开,下入饺子,中间添一次水,等饺子飘起来,就熟了。韭菜饺子少不了灵魂料汁。蒜泥,香菜,辣椒面(有些人喜欢油泼辣椒),放上盐,醋,酱油,搅拌起来,用小碗或者吃碟舀两小勺,蘸着吃,超级美味。
韭菜还可以做韭菜盒子,配料可以任意搭配,我喜欢用鸡蛋。有人用粉条碎,豆腐,韭菜。把面粉用开水烫,和成软一点的面团,切成大小相同的剂子,擀开,把馅料放在面皮一边,捏严,也可以捏花边,当然这需要一定功夫,电饼铛预热,刷油,放入饼胚,在饼胚上刷点油,电饼铛上面灯灭翻面烙四五分钟,两面金黄,就可出锅,咬一口,香味浓郁,韭菜绿,鸡蛋黄亮,特有的味道在弥漫,让人百吃不厌。如果春天不吃几顿韭菜盒子和饺子,就感觉错过了好多美味。

韭菜还可以炒熟拌面条吃,洋芋卜拉,苜蓿卜拉,菠菜卜拉都离不开炒韭菜。没有它就感觉没有“主心骨”,就少了那份滋味。当然还可以用韭菜做酸汤面,吃搅团也少不了它。不要看不起眼的韭菜,它可是西北人春天餐桌上不可缺少的一道菜,而且久吃不厌。
等到六月份,韭菜就老了,不好吃了,民间常说:六月韭,驴都不瞅。可是它的苔鲜嫩,和肉炒了,别有一番风味,也特别受欢迎。
九月份,最后一茬韭菜特别抢手,喜欢吃腌韭菜的人,每年都会买些,或者从老家拿。捡好,淘洗干净,晾干水分,切成五毫米左右的节,放在盆子里,撒上比平时做菜多的腌菜盐,拌起来,放一晚上,等杀出水分,捏干,把水沉淀一下,把韭菜放在干净无油的玻璃瓶或者坛子里,倒入沉淀好的清的韭菜水,压瓷实,也可以放些新鲜红辣椒丝,搭配颜色,既好吃又有食欲。冬天吃洋芋糊糊面的时候,放一点,特别下饭。也可以给咸韭菜里放点熟油辣子,加点醋,夹蒸馍。我上高中住校的时候,差不多每个同学都这样吃,现在冬天新鲜菜多了,吃的少了。

韭菜没有靓丽的外表,普普通通,但它却丰富了我们的生活,增加了食欲,让人们在春天里品尝了那一口别具一格的美食美味。喜欢它不需要理由,就像喜欢一件物品,一个人。让我们在烟火气里,与家人,朋友团聚,共同体味生活的乐趣和美好。因为喜欢,所以回味!

作者简介:耿志平,七零后,原籍甘肃镇原人,定居黄河象故乡合水,爱好读书写作,有文章在《九天文学》杂志和公众平台发表,都市头条实力作者,数十篇作品被都市红榜和热点精华推荐收录。写作出道不到半年,以文章朴实多彩受到读者关注,现为都市头条认证编辑,文学社执行副社长,网红作者之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