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有人为这片土地讴歌
——长篇历史小说《风月同天》简评
尘 清
淮安是有故事的地方。公元前486年,吴王夫差开邗沟,沟通南北水路,淮安成了军事重镇,扼水陆交通之咽喉,至今已有二千多年历史。南宋时,淮安为宋金对垒前线。著名的抗金女英雄梁红玉、抗日名将左宝贵、抗英名将关天培均为淮安人。淮安历史上不光名人辈出, 更重要的是她在国家政治、经济以及民生保障中占据的重要地位。明清以来,漕运作为国家的经济动脉,朝廷税收的重要保障,实为国运所系。而黄河,淮河与大运河在这片土地上的自然冲突与纠集,又催生了延绵数百年的河工治理,筑堤保湖、抗洪保民更是举全国之力、感天动地。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的洪泽湖大堤,见证了一座悬湖的前世今生和淮水安澜的民生期待。明清时期的漕运总督衙门、河道总督衙门均设在淮安,先后70余任,足见官家对淮安这座运河之城地位的重视。
这段历史期间发生了多少或悲壮或哀婉或悬疑或美丽的故事,对淮安社会经济人文的发展演变又产生了多大的推动和影响?而这些影响又体现在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
留住故事才能留住历史。今天,我们欣喜的赏读到陈冬梅老师的长篇历史小说《风月同天》,她带着我们走进历史尘烟,再现了漕运和河工治理的壮阔与艰辛,细致地描述了盛极一时的运河之城的繁华与富足,以及由此演绎的缤纷繁复的生活故事,弥补了淮安这段重要历史鲜有文学文本承载的缺憾。
我以为冬梅的这部《风月同天》起码完成了以下四个任务:
一个是完成了运河文明特别是漕运以及河工历史的文学记录。运河文明是当下炒作的一个热点问题,但参与各方的关注点不在运河文明本身,其间地域现实利益考量是主要方面。淮安因为近现代经济发展滞后,在多方角力中处于弱势地位,甚至连淮扬菜在江苏美食的主导地位都被动摇。《风月同天》通过对运河文明发生发展的细致描述,再现了漕运盛事以及以淮安作为漕运枢纽的核心地位作用。作者用较大的篇幅详写了漕运盛况(第十四回)以及淮安榷关作为国库税收重要来源的史实,还原了淮安在运河文明演化中的现实地位(第十七回)。至于黄河、淮河、大运河自然冲突引发的水患和河道治理,是中国近代史上的重大事件,作者在书中多有提及。特别是水患给江淮百姓带来的苦难以及封建官僚的贪腐与不作为,更是通过人物、故事和画面作了深刻的描写与揭示。
这一节是本书着墨的重点,体现了作者现实主义和人本主义的写作精神,同时也寄托了作家悲悯情怀和对这片土地和人民深深的爱意,是本书文本价值的重要方面。
再一个是完成了对盛极一时的淮城历史风俗风貌的人文再现。淮安作为运河四大名都之一,国家漕运和河道治理的指挥部所在地,历史上曾经高官满座,万商云集。以河下和清江浦商埠为核心的商业集散和市民集聚地,演绎了长达几百年的旧式城市繁荣景象。在这些繁华景象的大幕后面,就是老淮安风俗风貌的日常呈现。《风月同天》以文学文本的形式,沿着有据可考的历史脉络,带着我们走进了老淮安的这段历史,全方位全场景地领略了处于繁盛时期的淮安社会生活图景。不仅有官场的权力倾轧,官员的运道沉浮,权力的恣意奢豪,科考的是非曲直;也有商界的诡异与争斗,商人的酬酢与周旋,漕帮教阀的生态,江湖是非与恩怨情仇;大户人家的富足与讲究,升斗小民的困苦与挣扎,花街柳巷的营生,走马行船的凶险;还有老淮安市面的繁华景象,城市格局的渊源考究,淮式民居的源头历史,节庆节日的行仪讲究,市民百姓的生计境遇。
世态百相,饮食男女,尽在其中。这是《风月同天》给我们的又一阅读感受,读者可以细细品来。
再次是完成了对淮安地域文化的文学艺术表达。关于淮安的地域文化,有三个显著的特点。一是商业氛围浓厚。由于长期的商埠贸易,淮安是南北交汇的商贸中心,商贾云集,百业兴旺。商业文化已浸入到淮安人的血液之中。《风月同天》正是围绕淮城的官场和商场的交集纠缠展开敍事的脉络,对商道和商业文化有详细的演绎与描写,这里不再赘述。二是崇文重教。由于经济文化一度兴盛,淮安人深谙教育对继承和光大祖业、开拓事业以及培养人才的重要性。兼之封建社会以仕取人,小说中对科考及科考制度有详尽的描写,书中虽然只写了徐、成等大户子弟围绕科考的沉浮得失,实际上仅河下古镇一带,历史上有记载的进士及第的才俊就有几十位,是名副其实的状元之乡。作者生于斯长与斯,耳濡目染,感受良多,对淮安的人文环境有亲身体悟和崇敬,因而在文本中也处处关照和传递故事环境的文化氛围和人文气息,对她而言既是源自内心的热爱,也是责任使命。三是独具特色的淮安饮食文化。《风月同天》讲的是发生在淮安的故事,自然离不开淮安人的生活。作者对江苏美食名片——淮扬菜进行了深入研究,并在书中多次浓墨重彩加以推介。淮安美食起源于淮安人民的日常,食材多为本地水陆产品。淮扬菜以新鲜、清淡、造型雅致、营养丰富著名,为中国主要菜系之一。经典的淮扬名菜都来自淮安人民的生活实践,都可以在这片土地上找到素材的源头,后经名师大厨精研细作,辅之以色香味及造型而登堂入室,声名远播。淮安美食作为地域文化的重要标志,为本地人民津津乐道,作者也不例外,她在文本中数次描述淮扬名菜的做法与吃法,营造了令人垂涎的美食诱惑,并引入历代文人雅士赞美淮扬菜的诗词佳句,将淮扬菜带入了品评与审美的境界。
值此淮安市被评为世界美食之都之际,《风月同天》的面世无疑又是淮安美食文化的另一张名片。
最后,顺带谈一下章回体小说的文本价值。《风月同天》采用中国传统的章回体,这是中国人讲故事的沿袭。我国著名的四大名著均为章回体,并形成了严格的行文规制。我们高兴地看到,作者继承了中国古典文学的行文章法,并在书中成功地塑造了一系列人物形象,难能可贵。这说明章回体文本仍然没有远离国人的阅读习惯。值得注意的是,章回体小说有其特定的语境和讲述风格,小说在这方面略有微瑕,这也是现代人进入古典语言表达的共同障碍。管见,与作者商。
写于2021年11月27日
作者简介:
尘清,张建龙,江苏省作家协会会员,淮安市作协顾问,诗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