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墓 碑
文/铁裕
乱草丛中,有一座苍老、残缺的墓碑歪斜着。依稀可见的墓志铭告诉人们,它历经三百多年的沧桑岁月了。
三百多年,该是历经了多少代人了吧?而这块墓地埋葬着的,有许多老死的奢望、企盼、梦想?有多少追求、思念、憧憬?又有多少悲伤、痛苦、凄凉?
三百多年来,是人们来阅读墓碑?还是墓碑在阅读世事的沧桑?
我独独的想,人们为什么要为亡人树碑呢?是为了纪念亡人?是彰显亡人的身份、地位?是啊,你看那些墓碑,有的卑微、低贱;有的雍容、华贵;有的气势、恢宏;有的肃穆、静立;有的目中无人、不可一世;有的恭谦内敛、默然无语;有的高耸孤傲、霸气轻狂。
树碑,或许是因各种原吧?然而,无论如何,墓碑就是墓碑,它只是由一块,或是数块冰凉、冷峻、无情的石头构成;只是人们的一种纪念形式;只是一种对亡人的无尽忧伤。
苏轼诗云:
诵诗相挽真区区,墓碑千字多遗余。
墓地里的松树似乎在回忆,或是沉思。唉,三百多年,可是经过了无数的风风雨雨,领略了多少世态的炎凉,见识了多少风云的变幻,目睹了多少诞生与死亡。

我静坐于墓地,思索着人生。思维沿着昔日来路狂奔而去,时而流连在坎坷的路上,时而奔跑在荒山野岭;时而涉入汩汩流淌的溪水;时而停留在残阳、冷月下;时而又缠绕于枯树、老藤;时而又冲向辽阔的旷野、遥远的天涯;时而又涉过一条条江河,爬上一座座山岗。
思维如鸟在猎猎飞荡,似乎要把逝去的亡人作一次凭吊,对往事作一次温渥;似乎要把人生作一次概括、描述、思悟,或是作一次新的畅想。
在墓地思索人生,不是创新,但却有一种意境。那是将生与死合在一起的思辩;那是对亡人最直接的怀念和追忆;那是想象那个世界最近的地方;那是审视这滚滚红尘的最特殊的位置。静思今生、来世,不禁教人反省、顿悟、感叹、冥想。
那清幽幽的溪水,日夜不停地向前奔流着;
生是奔流的方式,死则是一种离别的过程;
诞生只能有一次,死亡是一种无限的永恒。
无论路途怎样坎坷,我们都无怨无悔地行走在人生这个亘古而漫长的旅途上;哪怕挫折连天,凤凰涅槃;哪怕疾病缠身,痛苦相随;哪怕忧郁如潮,泼洒一地。我们苦,我们累;我们恐惧,我们懦弱;我们忧愁,我们心碎。但是面对人生的无常,我们无法回避,我们还得继续。虽然我们害怕离开这个世界,但我们还得直面无常。
有许多痛苦,我们无法言说。人生中的许多失意与落魄,真是无可奈何。谁能守住百年孤寂?谁又能悟透百年之沧桑?
有人跌跌碰碰往前闯,得到的竟是遍体的鳞伤;
有人辛辛苦苦地奔忙,得到的竟是一身的残妆。
生就是这么回事,死就是这个结局。何苦操心?何必惊慌?
既然人生苦短,为什么有的人还要浪费生命?还要在人生的路上迷茫、彷徨?

我看着这些墓碑,心不禁评然跳动。疑虑重重:树上一块碑,就可以永垂不朽?就可以向后人昭示其生前的丰功伟绩?就可以向后人显示自己显赫的地位、高贵的身份?但后人又会怎样对其评说、思想?
突然,我想起方回的一首诗:
独乐人闻新法新,定应翻作独愁人。
墓碑一仆党碑立,已觉园花埋战尘。
我默然的静坐着,眼前仿佛看到许多诗人在吟咏着墓碑。
何梦佳望着一块墓碑,眼里依稀看到多少红尘过客来来往往,似在读着墓碑上的墓志铭,又似在感叹人生之无常,他吟道:
北行多少生还客,休向梯云读墓碑。
灵澈在荒草丛中,见到一块墓碑,他思悟着人生,无限感慨:
古墓碑表折,荒垄松柏稀。
白居易在看到李白墓后,遂赋诗一首:
采石江边李白坟,绕田无限草连云。
可怜荒垄穷泉骨,曾有惊天动地文。
但是诗人多薄命,就中沦落不过君。
许浑在路过秦始皇陵墓时,似乎觉得他威仪天下的雄风早已沦落成历史的尘埃,霸气不在,尊严不在,唯有一堆黄土,他感慨万千:
龙盘虎踞树层层,势如浮云亦是崩。
一种青山秋草里,路人唯拜汉文陵。
而贾岛在山中看到故友之坟,也不禁伤感、吁嘘,他感到人生苦短,生死无常,不禁哭吟:
京索先生三尺坟,秋风漠漠吐塞云。
从来有恨君多哭,今日何人更哭君。
想着这些诗句,我默默地想:这个世界只有开始,没有结尾;只有荒凉,没有苍翠;只有忧伤,没有愉悦;只有野草的疯生猛长,没有寂静;只有孤独的相守,没有蝴蝶的起舞;只有瞬间的草草下葬,没有永世的欢畅。
一阵昏鸦的啼鸣,打断了我的沉思。我重新凝视着墓地,是那样的清冷、空旷;是这般的神秘、诡异。坟墓,犹如人生的一个个省略号,在大地上慢慢的延伸着;而那像感叹号的墓碑,则长年累月的感叹和询问着。哦,感叹不完的人间情结,询问不尽的人生琐事,都随着光阴的流逝而化作一朵朵沧浪。
然而,逝水沧桑,有几个人会去思悟那墓碑上的碑文?又有几个人会静下心来感悟着人生的无常?
2024年4月25日。


作者简介:铁裕 云南人笔名: 一荒玄。系《散文阅读》专栏作家,《作家前线》《世界作家》《霖阅诗刊》《江西作家文坛》《仙泉文艺》等多家平台的特邀作家。1996年开始散文创作,先后在《柳江文学》《华商时报》《合肥日报》《中央文献出版社》《清远日报》《工人日报》《边疆文学》《昭通作家》《昭通文学》《昭通日报》《中国青年报》《鹤壁文艺》《文苑》《乌蒙山》《作家驿站》《世界作家园林》《网易》《名家访谈》《一点资讯》《凤凰新闻》《首都文学》《作家》《江西作家文坛》《中国作家联盟》《中国人民诗刊社》《湖南写作》等报刊、杂志、平台发表诗文五千多篇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