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们一见面说完“你好”以后,下面再说什么?
——题记
这几天,深圳一直下着暴雨,窝在家里哪也没去,认真研读了几本关于家庭教育的心理学专著,受益匪浅。尤其是读了《重生:摆脱父母控制的命运》一书,让人脑洞大开!
作者埃里克-伯惠师承弗洛伊德和荣格的心理学,创造了沟通分析理论。在本书中,作者认为,每个人的命运都是由每个人童年时代的“人生脚本”所决定的。所谓的“三岁看大,六岁看老”就这么来的。因此,我们每个人未来的成功与否,跟他的兴趣和天赋潜能开发究竟有多大关系呢?需要我们认真的思考。
那么,每个人的人生脚本又是由什么决定的呢?
作者认为,每个人人生脚本的书写,需要具备五大要素——
1、父母亲的引导;
2、健全的人格发展;
3、童年的决定。
4、受到某种成功或失败模式的刺激;
5、立场坚定(我称之为“三观”塑造决定人生的方向)。
这让我茅塞顿开,为我的课程《如何从小对孩子进行人生的三大规划》(升学规划、职业规划和成长规划)增加了新的核心内容。尤其是作者对神话故事、童话故事的心理学解读,为每一个孩子撰写独特的“人生脚本”提供了心理学的依据。让我通过世界三大童话大师的经典作品从小对孩子人生正确的“三观塑造”和品格教育再一次找到了理论依据,无论是《灰姑娘》《小红帽》,还是《白雪公主》或《青蛙王子》都是我们从小为孩子们书写的“人生脚本”而已。
除此而外,作者在书中提出一个核心观点,人与人见面之后,说完“你好”之后,下面再说什么?这个问题会让我们深度思考如何突破人与人之间的沟通障碍。
《塔木德》说过这样四句话——
1、我的是我的,你的是你的,这是普通人。
2、我的是你的,你的是我的,这是愚蠢人。
3、我的是我的,你的也是我的,这是坏人。
4、你的是你的,我的也是你的,这是圣人。
这四句话是我给智慧父母们上课时经常用的一种开课方式。表面上就是“你我”两个字,说起来好像绕口令,却道出了人性的善恶,具有深刻的哲理。如果顺着这个思路下去,用作者的心理学沟通分析理论来解读“你我”两个字,我们还可以读出更加深刻的人性解读涵义——
1、“我好,你不好”——居高临下,傲慢无礼之人;
2、“我不好,你好”——压抑、抑郁和悲观主义者;
3、“我不好,你也不好”——无力感,具有精神分裂或人格障碍倾向;
4、“我好,你也好”——成功者心态,英雄或公主的自我定位。
如果把这种人生自我定位再延伸到“你我”和“他们”关系的人性探究角度,更能深刻的洞悉人性的幽暗与善恶美丑。但解读起来就又复杂了不少——
1、“我好你好他们也好”——这也是一种民主和睦相处的理想状态,宣扬的是“所有人相亲相爱”。
2、“我好你好他们不好”——这是一种戴有色眼镜的势力眼或煽动者的自我定位,宣扬的是“谁需要他们?”
3、“我好你不好他们好”——这是一种煽动者和不满者的自我定位,宣扬的是“你们这里的人,和别人相比差远了”。
4、“我好你不好他们也不好”——这是一种单纯傲慢者的定位,是孤独又自命不凡的批评者,宣扬的是“每个人都要仰视我,崇拜我和爱戴我。”
5、“我不好你好他们也好”——,这是一种自我惩罚的圣人或受虐狂的定位,纯粹的抑郁症患者。宣扬的是“我是这个世界上最没用的人。”
6、“我不好你好他们也不好”——这是一种自我矮化和奴性的定位,卑躬屈膝的工作只是为了混口饭吃。
7、“我不好你也不好他们好”——这是一种奴性的嫉妒心态,有时可能是一种政治行为,宣扬的是一种“他们讨厌我们,是因为我们不够富有”的心态。
8、“我不好你不好他们也不好”——这是一种愤世嫉俗者可悲的定位或宿命论和原罪论的定位,宣扬的是一种“我们都是一无是处的人”的价值观。
总之,人性是非常幽暗和复杂的,如何才能找到人性的希望、光明和力量,是我们终生的事业。

贺雄飞简介:
著名出版家、作家、教育家、思想家、梦想家、青少年人生导师、内蒙古民建会员、内蒙古公众演说与口才协会会长、《塔木德》智慧创新教育体系创始人,“智慧启学”和“问题导学”教学模式创始人,HET教育模式创始人,“五感立体式教学法”创始人、“雁过拔毛读书法”创始人,曾主编“草原部落黑马文丛”系列图书,拥有全世界最大的中文研犹私人图书馆。中国犹太经济与文化研究中心研究员,中国教育学会家庭教育专业委员会第12届委员会理事,CECU-50人独立经济学家之一,清华、南开、厦门大学客座教授。
责编:唐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