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编者按:历时两年多,作家、画家和编辑是如何将一首诗,改编成一本堪比国际经典的原创图画书的?
把诗歌改编成图画书,高洪波新作《图书馆之夜》有何独特之处?
提起中国作协原副主席,著名儿童文学作家、诗人、散文家高洪波,熟悉他的人都知道,无论是业界交流还是新书发布,但凡他参加的行业活动,经常一时兴起就题词或作诗,不失为圈内的一桩雅事。
更有意思的是,中国和平出版社(以下简称“和平社”)最新推出的原创图画书《图书馆之夜》,即是由高洪波在几年前参加深圳少年儿童图书馆(简称“深圳少儿馆”)举办的“图书馆之夜”活动的诗作《图书馆蘑菇》改编而来,是他对这项举办多年的奇妙儿童阅读之夜的纪念和礼赞。

《图书馆之夜》 作者:高洪波/文,李海燕/图
出版社:中国和平出版社
出版时间:2023年5月
从诗作改编成图画书的想法诞生到图画书出炉,历时两年多时间,作家、画家和编辑经过多次线上线下会议讨论和不断打磨,只希望孩子们通过读这本书,爱上图书馆,爱上读书,找到阅读的快乐与意义。
一个与阅读有关的故事
时间倒回到8年前,那是一个特别的节日——一年一度的“4·23世界读书日”。南国的三角梅开得正盛,位于深圳市福田区红荔路1011号的深圳少儿馆,策划了一个名为“图书馆之夜”的主题活动:邀请了100组家庭在馆里搭帐篷,每顶帐篷上挂着一盏阅读灯,孩子们可以在这里看书、画画、写字、朗诵、考古、做实验……第二天天亮的时候,孩子们把被褥折好,共同朗诵一首诗歌,迎接新的黎明。



就是在这里,诗人高洪波起了诗兴——那一顶顶似蘑菇的帐篷,一盏盏暖黄色的灯,一双双明亮的眼睛,一个个写在心愿卡上的梦想……在这里,孩子们被阅读的芬芳滋养,无尽的天真和烂漫汇聚成星辰,照亮了图书馆,让它真正变成了天堂的模样。
于是,他写下了那首《图书馆蘑菇》:
图书馆之夜,温馨又开心的经历,
存储于我童年的快乐记忆,
梦起与图书宝贝的一次趣味相逢。
在穹顶的星空下,
我们搭起天蓝色的帐篷,
也搭起一个灿烂的梦境。
钻进帐篷的时刻,
我好像进入时空隧道,
步入童话山洞,
我的眼睛和心灵幻化成星星,
闪闪烁烁,大音希声。
就这样,在南海边的童话之城,
我画出了一匹飞奔的红马,
骑着我的红马进入森林,
我采摘浆果和大朵的蘑菇。
蘑菇太多太多,
篮子太小太小。
更神奇的是这些蘑菇,
它们会像云朵一样变化,一眨眼变成了数不清的帐篷。
图书馆之夜,
盛产传说和童话。
当黎明叫醒我们的时候,
夜色和晨曦握手。
我夹在它们中间,开心地说:
我就是一朵图书馆的蘑菇。
真正给孩子的图画书
2020年12月的一天,和平社社长林云看到这首《图书馆蘑菇》,她第一时间和高洪波先生联络,表达了将这首诗做成一本原创图画书的想法。“作品中诗意的语言充满童趣与幻想,既有意境又有深意,契合了我们做图画书所需要的故事与结构。”
诗歌改编成图画书,有一定的难度,文字不多,怎么分镜?考虑到节奏,要适当增加一些文字,增加的文字能不能得到作者的认可?对编辑团队来说都是考验。
与此同时,编辑也开始寻找合适的画家,最终找到了以梦幻风格见长的李海燕。她看过文字后,非常喜欢。对于哪些内容用画面表现哪些用文字表现,画家和编辑进行了多次沟通和实验。
为了给画家提供更多的参考,编辑找到了深圳少儿馆的工作人员,请她拍了一些图书馆内部和活动的照片。


受疫情影响,大家的交流大多通过线上进行,今年2月,趁着北京图书订货会,编辑跟作家、画家终于进行了第一次面对面的交流,后面的进度也快了起来。
和平社打造的“小白鸽图画书”系列推出的《别让太阳掉下来》《叶子里的春》多次获奖,版权输出法国、日本等国家。为了让这个故事得到最好的呈现,和平社图画书编辑部花费了大量心血。先是结合诗的主题和意象,找到了绘画风格温暖、灵动、奇幻的李海燕担纲插画。在出版过程中,编辑参与了前期资料收集、人物形象设定、插图风格确定、分镜处理等各个环节。

如今呈现在读者面前的这本《图书馆之夜》,用诗意的语言、唯美的画面表现和奇妙的想象力,展现了孩子们在图书馆搭帐篷过夜的精彩场面和无限遐想——从钻进帐篷的那一刻开始,小女孩仿佛进入了时空隧道:骑着红马奔向城市,路过小镇,进入森林,越过草原,踏过海浪,与古今中外许许多多的经典故事中的人物相逢……置身于奇幻的场景中,让看过的小读者不自觉地产生一种感受——自己也想做一朵图书馆蘑菇,在书的海洋里尽情地吸收着营养,获得成长的勇气和力量。

李海燕表示,之所以将图画书主角设定为一个小女孩和一匹红马,是因为她认为一本给儿童阅读的书,主角就应该是读者,当他们拿起这本书的时候,就被引导着走进了这个故事,进入了一个“陌生”的空间。小女孩就类似于小读者,而红马则像一个强大的守护者,他们互相帮助、相互陪伴。
同时,为了让孩子们更有代入感,画家设计的小女孩形象,让人一看就是一个邻家小姑娘——她身穿白色连衣裙,梳着一个小揪揪,头上戴着蓝色的小星星发夹,普通、单纯、天真。

在中国儿童中心举办的作品首发式上,中国出版工作者协会原副主席、资深少儿出版人、作家海飞说《图书馆之夜》是一本非常难得的、优秀的儿童读物。他对这本书给予了高度评价,“第一,这本书充满了诗情画意,并且图文并茂,是一本高质量的图画书;第二,这是一本有大视野的图画书,里面的文学元素、社会元素等非常多,家长需要看过这些国内外的经典童话,才能引导孩子阅读好,对家长也是一个考验;第三,我们一直在讲图画书创作要走向星辰大海,星辰大海不仅要写天上的、海里的故事,而且要写思想境界开阔、能跟国际接轨的内容,《图书馆之夜》这本书跟国际上的好书相比,一点都不差。”


用设计巧思呈现诗意绘本
对于图文“合奏”讲故事的图画书来说,好故事是前提,图画如何与文字互文和互补,更是关键一环。为了表现出小女孩奇妙的一夜经历,讲好一个梦境与现实、虚与实的童话故事,图画作者李海燕设计了两个世界:前面几页描绘的是现实世界,也就是进入梦幻之前,这部分页面四周留白较多;从小女孩画了一匹红马,红马来找她开始,故事进入了梦幻的世界。而这部分基本没有留白,“因为神话或童话故事里,往往比现实生活更丰富多彩,画面展示也要更绚丽饱满”。

进入梦境的第一个画面,是小女孩在盘古的指引下打开通往“书的世界”的大门
小女孩骑着红马环游传说和童话中的世界,经过了城市、小镇、森林、草原、湖泊、大海,一路遇到神话传说和童话世界中的人物:盘古、尼尔斯、快乐王子、阿拉丁(飞毯)、睡美人(纺锤)、黑猫警长……在看过41个古今中外有名的故事或角色,经历过跌宕起伏的情节后,小女孩最后回到图书馆。这样的设计是为了告诉读者:阅读就像一场未知的冒险,人人都可以在其中体验丰富的世界,在不断的经历中学会善良、勇敢,分辨是非,并获得成长的意义。


在李海燕看来,“无论是小孩还是大人,看书时都有一种想要寻找宝藏的好奇心,成年人会寻找成年人的宝藏,小孩会寻找小孩的宝藏,阅读一本书就像一个寻宝的过程。”为了增加读者“寻找与发现”的乐趣,她还在作品中设计了不少巧思:比如,故事开始时是冬天,画面的气候随着故事发展逐渐变暖,场景也从城市向大自然过渡。再如,图画书前环衬上的小朋友看起来很安静,后环衬中他们一夜醒来,充满活力、生机勃勃,让人好奇他们度过了一个怎样神奇的夜晚?
正如童书作者、译者、研究者与推广者、中国首位“艾瑞·卡尔荣誉奖”获得者阿甲在评价此书时所言:“书中所体现的寻宝的过程,当作者讲述、读者倾听以及去体验的时候,双方才算合作完成了这部作品,真正实现了创作闭环。”
好的图画书终将走向世界。国际儿童读物联盟前任主席、中国出版协会常务理事、中国阅读30人论坛共同发起人、生命树文化促进中心理事长张明舟在看到这本书时表示:“在童话世界里,人类是一家。这本书的立意是在图书馆,而书中又有全世界的童话故事,极其丰富,它具有走向世界的天然的潜质。优质的作品是培养各国儿童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的最好的载体。希望这本书能够给到世界各地更多小朋友的手里,将来组织多语种的孩子们共同度过一个图书馆之夜。”
前不久的北京国际图书博览会(BIBF)上,马来西亚的出版机构对本书表现出浓厚的兴趣,初步达成了版权引进意向。
2023年的暑假已经开启,和平社与悠贝亲子图书馆合作开展《图书馆之夜》绘本深度立体营销,放大作品价值,让更多的小朋友看到,也让小朋友沉浸式地体验和感受到这本图画书的生动和美好。接下来,预计在全国至少13个城市举办《图书馆之夜》主题活动。
文章来源于出版商务周报 ,作者特别敬业的商务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