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军民的浴血奋战和世界正义力量的共同努力下,中国人民经过艰苦卓绝的八年抗战,直到一九四五年八月十五日,日本侵略者终于宣布无条件投降,中华民族终于取得了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为了缅怀革命先辈的丰功伟绩,吴中区人民政府便在这里建造了新四军太湖游击队纪念馆。
众人沿着台阶而上,但见纪念馆门前广场矗立着几幅抗战期间描绘军民团结一致抗敌的石刻雕像。纪念馆分三个篇章,展现了新四军太湖抗日游击队初建、重建,扩建时期的曲折历程。馆内不仅陈列了新四军战士用过的生活用品作战工具,信件等,还再现了抗战时期的芦苇沟,通信船以及联络站,让人身临其境,仿佛回到了当年的新四军浴血奋战烽火燃烧的抗战岁月。走进纪念馆,首先展示在众人眼前的是新四军太湖游击队的初建重建扩建的全程简介。北侧便是新四军太湖游击队所有人员名单,以及职务编号藉贯。旁边是二百余名革命烈士的名单。中间陈列着游击队当年用过的生话用品,枪支弹药等。还有日军遗留下的未爆炸的炮弹迫击炮等;再往里走,还分别陈列着地下通信船和联络站样本。图片中还详细介绍了谭震林,陈立平,薛永辉,张振东等新四军以及太湖支队领导成员的生平简历和革命事迹和为抗日事业所作出的杰出贡献。
三个篇章中重点介绍了太湖游击队初建,奋起抗日斗争,反击日伪扫荡。太湖游击队重建,坚持反清乡斗争,太湖县委转移苏西,恢复锡南武装斗争。太湖游击支队扩建,夺取苏锡抗战胜利;扩建为太湖县总队,参加战略反攻,对日寇最后一战,夺取抗战胜利。贯彻双十协定,太湖总队北撤。最后由薛永辉率部为太湖县留守处,坚持秘密斗争,直到解放。但听顾晓明介绍说:“太湖游击队的事迹,广泛流传于沿太湖地区人民的口中,同时记述于吴中区和苏州无锡党史资料中。在人们心中,太湖游击队是永远值得记取和尊敬的革命武装。太湖游击队全称“新四军太湖抗日游击队”,后扩建为“新四军苏浙第二军分区太湖县总队”。它是在抗日战争中,由中国共产党领导新四军直接指挥的一支活跃在太湖地区进行抗日救国的人民武装,先后成为新四军“江抗”,新“江抗”,新四军第六师第十八旅,十六旅以及人民解放军的一部分。
抗日战争时期,苏州是日伪统治的中心。国难当头之际,大湖游击队义无反顾地投身于抗日救国大业,英勇战斗在日寇铁蹄践踏下的江南水乡,历经磨难挫折。同志牺牲了,仍前仆后继,队伍打散了,再重新组建,充分体现了太湖儿女的英雄气概和顽強意志。据初步统计,太湖游击队先后有二百多名指战员为国捐躯,为中华民族的独立和解放作出了重大贡献。太湖游击队是插在敌人心脏的一面血染的抗日旗帜,是吴中乃至苏南人民的光荣和骄傲。”众人怀着无比崇敬的心情缓缓走出纪念馆,随后来到北侧的图书室,黄嘉明和钱佳慧首先购了两本书:一本叫《烽火太湖》,另一本叫《太湖游击队》;许珍妮也购了一本《苦难与抗争》。
作者简介:朱钧贤,江苏省作家协会会员,出版《一个女人三个帮》《太湖英雄传》长篇小说,发表《决战太湖滩》《爱的波涛》《苏州人在香港》等网络小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