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篇小说连载
第六卷 最后的胜利
韩济生
第86回 截住鬼子(一)
成千上万的群众如潮水般地涌上街头,载歌载舞,欢呼雀跃,互相传递着胜利的消息。很快地,又传来好消息,聊城和堂邑之间的道口铺据点也被我军拔掉了。堂邑的解放,使聊城、冠县、阳谷的鬼子彻底孤立,他们成天缩在几个乌龟壳里,被人民包围在汪洋大海之中。
韩行又把主要精力投放在解放聊城之中,他和潘小安商量后,还要做做赵洪武的工作,如果能把赵洪武拉到八路的阵营中来,对解放聊城能起到相大的积极作用。韩行和王秀峨巧妙化装,装扮成进城买东西的农民,夹杂在进城出城的老百姓之中,再入聊城执行任务。
还没进聊城城里,就有鬼子、伪军设卡站岗,他们设置了一道道关口,妄图阻止抗日人员混入城内。韩行和王秀峨有良民证,混在人群里头,连过了两关。韩行再看聊城,不禁有了新的感慨,俗话说,欲控制鲁西北,必先控制聊城。聊城地处鲁西北平原腹地,位于京杭大运河和济郸公路的交汇点上。这里地势平坦,交通便利,是鲁西北政治、经济、文化中心,自古以来的军事重镇。
宽阔的环城湖水围绕着四四方方的城郭,巍峨的光岳楼矗立在城区东北角,西北有绿云楼,东南为魁星楼,古城城墙周长3.5千米,四面有以特制巨砖与三合土修砌夯筑而成的高达四丈二尺的城墙,墙体上宽6米,底宽9米。城设四门,东为“寅宾”,南为“南薰”,西为“纳日”,北为“锁钥”。 北门为直向重门,其余东、西、南皆为扭头门。
何为扭头门,就是东、南、西门皆筑有瓮城。瓮城就是城门外边,有一个数百平方米的正方形砖墙,但门却留在一边,不是正对门。譬如东门的瓮城,一般留在南边,出了东门向南拐才能走到城外,这叫东门向南扭,所以也叫扭头门。
城门之上,门楼高耸,城墙四角,皆有一炮楼,控制城墙。门楼与角楼之间又各有一小炮楼,城上外沿为犬牙垛口,内外沿之间,两辆马车可并驾齐驱。现在的聊城,在日本人和汉奸多年的惨淡经营下,可谓固若金汤,易守难攻。
聊城军统站自从被日本人端了老窝后,积重难返,赵洪武虽然做了许多努力,但规模和人员素质比原来差远了。赵洪武已不敢在城里抛头露面,他只是在四关不停地变换着做个小买卖,以掩护自己的职业。
韩行和王秀峨也不用再进城里,在北关的一个豆腐房里,见到了赵洪武。小小的豆腐坊,只有两个人开,门口雇了一个卖豆腐的,赵洪武只在屋里加工豆腐。这时候的他,正在一个豆腐磨房里,右手抓住磨盘把手,不住地摇着,左手抓住泡好的豆子,往磨盘眼里续着,在他的不断摇动下,上下磨盘之间不住地往外冒出白白的豆浆。
他一眼就瞧见韩行和王秀峨进来了,忙打着招呼:“马上完,马上完,磨完了这些豆浆咱再说话。”
韩行见他,这才短短几年的功夫,苍老多了,但是他还在坚持着自己的“事业”。韩行一边和他联起手来磨豆浆,一边对他说:“大哥呀,你真老多了,注意身体呀!”
赵洪武连声说:“身体吗,还可以,小车不倒只管推。要说老呀,四弟也老得不轻呀,这才几年啊,模样大变了。”
赵洪武看了一眼王秀峨,心里又升起一种怜悯之心,对韩行说:“我说四弟呀,不是大哥批评你了。五妹成天跟着你风里来,雨里去的,是不是你也应该为她操点儿心呀!男大当婚,女大当嫁,不能把王秀峨的一辈子耽误了。”
韩行一想也是,王秀峨跟着自己吃苦受累的,可这几年,脑袋拴在裤腰带上,命都顾不过来,哪还有心思替她考虑婚姻大事。想到这里不免心里产生一种内疚,遂对赵洪武说:“大哥说的极是,我有责任啊,耽误了五妹这么些年的幸福。”
王秀峨淡淡一笑,说:“婚姻的事情,我还是比较在意的,可是这些年来,一直找不到合适的。与其找不到合适的,还不如孤身一人。”
王秀峨和韩行微妙的关系,赵洪武怎么会不知道,都到了这个年龄,赵洪武不得不劝劝王秀峨:“人啊,有些事情是不能强勉的,自从王天雷兄弟走了后,如果四弟不和陈苹结婚,我看你俩倒是天生的一对。可是四弟已经是有家室的人了,该断的也就应该断了。”
赵洪武为什么对王秀峨说这些话呢?自己作为大哥,多少天见不一面,而且现在又逢战事,也可能这回不说,下一回再也找不到机会了。王秀峨脸一红,心里的苦楚只有自己知道,天雷走后,暗恋着韩行,可是韩行偏偏又和陈苹是夫妻命,自己成了剃头挑子一头热。王秀峨不愿意再和赵洪武谈起这些伤心事,赶紧避开话头说:“大哥呀,想我弟兄五人结拜为异姓兄妹,你、二哥,四哥,我还算放心,只是三哥倪时迁,不叫人省心,不知他现在混得怎么样了?”
赵洪武叹了一口气说:“这个倪时迁啊,当初是嫌八路里苦和累,吃不好穿不好,投降了王金祥,王金祥被打败后,又投降了日本人。在日本人那里还算吃香,成了聊城鬼子司令部里的特务队副队长。现在就不好说了,日本人马上完蛋,倪时迁的日子恐怕不好过了。”
韩行骂道:“这是他咎由自取,自毁前程。在八路军里多好,虽然生活艰苦点儿,但是弟兄们在一起,说说笑笑,多热闹啊!现在倒好,活该!日本人完了,他也跟着完蛋。”
赵洪武说:“是呀,话是这样说,可终归替他惋惜。挺好的一个人,一步不慎,步入歧途啊!”
王秀峨说:“我还是有些不明白,要说吃苦,骷髅帮里吃的苦比抗日多多了,可他都能撑下来。为什么凭他的性格,就甘心投日本人呢?”
韩行说:“这就叫能考验人一时,不一定能考验人一世,画虎画皮难画骨,知人知面不知心啊!”
三个人为了倪时迁的事情,各有各的看法,扼腕叹息了一阵子。
豆子已经磨完,赵洪武用围裙擦了擦手,给韩行和王秀峨倒上了一碗热豆浆,这才拉起了正题。赵洪武说:“在这里,我还要感谢一下四弟,要不是四弟,李小丫混进我们军统站,已经翻了一次船,恐怕还要翻第二次船。”
韩行说道:“这是应该的,你我联手共同抗日,就不要客气了。在这里,我还要给大哥说,现在日本已快完蛋,大哥对自己的前途不知道有没有什么想法?”
赵洪武淡淡一笑说:“还有什么想法啊,我们在等待着时机,对日本人的最后一击。”
韩行又开导他说:“有没有想到,大哥和我联起手来,走共同的事业。”
赵洪武一听,这是四弟在游说他加入八路军的队伍啊,想了一会儿说道:“人各有志,不能强勉,四弟信仰的是共产党,我信仰的是三民主义,这是两股道上跑的火车——走的不是一条道。”
韩行是穿越的人,知道不久以后,国共大战的最后结局,于是对赵洪武诚恳地说:“大哥呀,日本人赶走后,如果国共再起干戈,你认为谁胜谁负?”
“那还用说吗?”赵洪武说:“肯定是国民党胜,XXX败。”
韩行连连摇头说:“非也,非也,别看国民党的军队多,武器好,可是已经烂到底了。别看共产党的军队少,武器差,但是和国民党相比,政治清明,顺应民心,军队能打仗,也就是符合了大多数人的心理追求和幸福指数。要按我的推演,共产党必胜,国民党必败。”
赵洪武摇了摇头,说:“你的这种推演,我不敢苟同。”
韩行笑了一下说:“历史就是历史,谁也改变不了历史。我还是请大哥考虑一下,与其将来做国民党的殉葬品,还不如早对自己的政治前途做出抉择。”
赵洪武一看韩行还是坚持着自己的政治观点,也来了个以进为退:“我说四弟呀,如今日本人已快完蛋,你也该结束自己的使命了。我这边,盼着你回来主持大局呢?”
韩行笑了,这样的大事,自己确实做不了主,得等着组织说话,只能含蓄地说:“我到底何去何从,得听从上面的指示。”
到底这个上面,是国民党的上面,还是共产党的上面,韩行没有再说,赵洪武也没有再问。既然这一步谈不下去了,韩行还要谈联合抗日的事情。“大哥呀,做事做了,吃饭吃饱,日军的情报还要及时提供?”
“那是噢,”赵洪武说,“我们弟兄俩还要精诚合作,完成对日的最后一击。”
作者简介

韩济生,笔名:沃土、沃土456、 沃土789。山东省作协会员、山东散文学会会员、国际诗词协会会员、山东省青年作协会员、济南周三读书会成员。《都市头条•济南头条》签约作家、17K签约作家、奇迹作品签约作家、喜马拉雅人气作家。


刘般伸,特型演员,著名书法家。
有需要刘般伸先生书法作品或者莅临现场演出鼓劲加油的请联系《都市头条·济南头条》。
刘般伸先生毛体书法作品欣赏



艺术热线:
13325115197


史志年鉴、族谱家史、
各种画册、国内单书号、丛书号、
电子音像号、高校老师、中小学教师、
医护、事业单位晋级
策展、推介、评论、代理、销售、
图书、画册、编辑、出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