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个人的奔跑》 作品连载
第一章 被季节框住的记忆
夏
风从哪里来
作者:李 霁
主播:朔方的雪
一
成为北戴河人的愿望在许多年后的一个夏天实现。
搬迁的汽车刚刚驶入海滨林场,风突然间清爽起来,我感到很惊讶,风从哪里来?仿佛曾于溪水中洗濯过似的,朗润而纯净。
风迎面扑来,让我分外沉静。倘若此时问我禅悟了些什么,便是在无欲无求之中悄悄与风融合了。
风成全了我,也赋予了我超脱,我仿佛凌驾于精神之上,于广博中求得渺小,于渺小中看到精髓,于精髓中找出缺憾,于缺憾中发现深远。风徐徐荡过,拂去历史肩上的尘埃,今宵梦影,旧时月色,一 如沉积的珊瑚浮出水面,露出婆娑的景象。北戴河的历史贯穿于这里的每一景、每一处,再至上的也不会冷落这里的山水。可能是过 于繁盛,反而觉得有些抽象,不那么真实,但是风却跨越时空,浸 染着传奇,延续着文化,把所有观光者的情感统一起来,皈依于大彻大悟的理性了。

二
一些雾飘来,一些雾散去,背牛顶静静地站在自己的历史里, 站在我的目光之外。风捎来潮湿的花香,几乎所有的空间,哪怕一棵小草的情绪,也被这芬芳征服。
山道在沉醉中蜿蜒,两旁簇生的原始林木闪出野葡萄成熟的小脸,偶尔有松鼠与我不期而遇,很难得见到人,我独自消受着山中的清寂。
脚下忽然平实,眼前一屻峭壁挡住去路。扯索向上攀援, 一阵冷风吹来,我不由得打了个寒战。我发现旁边的陡壁上同样匍匐着一条断断续续的柏木长梯,浸透在无数凄风冷雨中,依然保持着它不变的风骨。
我猜想,曾经援引而上的那个人是谁?是修炼的道士,是辟 谷的隐者,还是返朴归真的诗人?当他在半山腰歇脚擦汗,是否想 到,许多年以后,会有一个人在逝去的光阴中想象着他的生活,体会着归隐的深味。

三
傍晚望着窗外的星子,开始有些担心,明日的天气不会搁浅我看海的心情吧?
在我,一贯奉行认真与执着,计划好的事、承诺过的话,但凡有一丝牵绊,便会寝食难安,除非付诸于行动,心才会安稳下来。
还好,天随人愿。
海,湛蓝,不同的只是心境,把敏感的心隐藏,生活也就简单多了。原想这一次可以很坦然地面对,很从容地享受,但此刻生命历经的沧桑感一下子喷薄而出,如同海底深处迂回的暗流,不经意旋出海面,惊涛骇浪般宣泄着情感。
如若浪是海的声音,那么暗流就是海的心语,它迸发、超越、叛逆,源源不断扑向海岸。岸,使它幻想拥抱阳光的希冀,其实它 很难真正逾越至岸,它低估了潮汐的力量,绵延的沙滩阻挡了它的脚步,除了怅然回退,就只有等待,这一等,怕要等待千年。
暗流的激情对于广褒的大海来说只是片刻的涟漪,放纵过后旋即归复平静。然而,前进中的理想和回退中的遗憾,或者说是一次今世爱和来生缘的轮回,唯有暗流上演得如此悲壮。
人生即如此,假如不去攀登,又怎知无限风光在险峰?而上了高峰,却见风景委于山底,总不能亲近。看来,注定要不断地来来回回,才能追寻那一片只属于你的美景。
作者:李霁,秦皇岛市文学创作院院长,秦皇岛市作家协会主席,河北省作家协会理事。《海韵》杂志执行主编。国家二级作家。著有散文集《一个人的奔跑》。作品曾入选《全国知名作家走进秦皇岛》《当代人》《散文百家》《河北作家》《中国自然资源报》《河北日报》等。报告文学《大山里的牧羊人》荣获河北省文联“喜迎党的二十大——新时代 新征程 新故事”主题文学征文一等奖,并入选2022年度河北文学排行榜。策划主编了《秦皇海岳》小说散文诗歌卷、《木兰花开——第一书记扶贫手记》《潮水在倾情咏唱——走进北戴河新区》等文集。
主播:朔方的雪,本名李文艳,曾任某大型国企和国家级开发区播音员,青少年口语传播教师,社会艺术水平考级(主持)专业教师,橦声学堂网络平台教育机构讲师、教学部负责人兼橦声电台台长。一个对有声语言艺术痴迷者,酷爱朗诵,希望用声音给文字插上翅膀,传递美好,传播正能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