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性众生相
特约作者:饶晓辉(江西)
过去, 在我们的认知里,能有钱存在银行的人,一般来说都是生活富裕之人;而要向银行借贷或从他处转借钱的人,都是生活过得拮据的人。也就是说,有钱存银行和从银行借款,应该是两种不同的群体。可如今的事实呢!完完全全地颠覆了我们的三观,恰恰相反。

不是么?有图有真相。最近在网上看到的这张图,就很现实客观地反映了当下社会的真相。一群能从银行借钱的人,而且是成百上千万的借,他们一个个人模狗样、西装革履,围坐在高档餐厅,享受着山珍海味。而一群能将辛辛苦苦挣点血汗钱,将其存进银行里的人,却衣衫褴褛地蹲在地上,就着馒头,吃着糠腌咸菜。
乍一看去,你的第一反应,是不是愤怒?是不是悲哀?凭什么为银行提供资金来源的储户,就活该遭到这样的对待。而在银行贷款欠钱的人,反而像大爷一样被供奉着?很多人发出灵魂拷问:公平吗?答案是肯定的,不公平,可你能奈我何?
我曾在广东认识的一位老总,由于经营不善,生意一落千丈,以致于银行几千万的借贷,还款成疑。其实,像他这种在许家印等人的面前,还是“小巫见大巫”中的冰山一角。这张图让我想起了那些在烈日炎炎的高温下,一砖一瓦堆砌高楼大厦的建筑工人。他们起早贪黑不分昼夜,拼死累活,却买不起自己亲手建造的高楼的一个平方。而那群看起来没吃过一丝苦,没出过一份力的人,却富在其中。残酷的现实,好像不公平,让人扎心。
人性众生相,总会让我们普通人,不由自主地把自己代入到那波最底层,最苦难,最弱势的群体当中,然后拉起对强势方的仇恨。总会让我们习惯于看见并放大自己的付出,却看不到对面的人,在风平浪静下的掩盖下,其实也在卖力地划动双脚。这张银行存钱与欠钱的照片,之所以能掀动人们的情绪,无非就是大家看到,那些欠钱的人,反而能一掷千金,大吃大喝,而存钱的人,却在勒紧裤带,省吃俭用。
“太不公平了!”可事实上,他们只能看到了表象,却从来不去思考本质,只看到了“自我”,却看不见别人,这就是人性最丑陋的一面。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里,有一个词叫“平等”。真的,这个世界上,其实没有那么多不平等。而这个“不平等”影象的背后,折射出来的就是人性。


作者简介:饶晓辉,笔名:筱野,网名:竹林听雨,江西抚州东乡区人。1981年10月至1985年10月在福建厦门某部服役。1982年开始文学写作,先后在《解放军报》、福州军区《前线报》以及厦门、泉州等新闻媒介发表稿件。1992年南下广东汕头,就职于一家工艺进出口公司,任公司中层管理。期间,在《羊城晚报》、《汕头日报》、《特区晚报》等发表各类稿件千余篇,并被南方报业集团《汕头特区晚报》聘为特约记者。都市头条采菊东篱文学社执行副社长、特约作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