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24孝配图七绝组诗(下集)
文/刘光华(重庆野布)
13、怀橘遗亲
揣橘顽童本意真,垂髫稚子孝心珍。
襟怀百里归家去,笑语慈娘映日新。
故事:《怀橘遗亲》。三国时期的陆绩6岁时跟随父亲谒见袁术,袁术用橘子招待他们。因为母亲喜欢吃橘子,陆绩就把两个橘子藏在怀里,想拿回家送给母亲品尝。
14、扇枕温衾
扇枕温衾孝德彰,黄香九岁已名扬。
凉风轻拂炎消尽,暖气徐来冷亦忘。
故事:《扇枕温衾》。东汉的黄香9岁失去母亲,侍奉父亲极其孝顺:酷暑为父亲扇凉枕席,严冬为父亲温暖被褥。他这样做的目的是让辛勤劳动的父亲能够睡得安稳。
15、行佣供母
卑佣独子孝居先,背负慈亲走万山。
匪盗悲之皆敛迹,佣耕奉养永心间。
故事:《行佣供母》。东汉的江革少年失去父亲,侍奉母亲非常孝顺。他背着母亲逃难,恳求匪盗留下自己的性命奉养母亲。后来,他做雇工尽力供养母亲。
16、闻雷泣墓
闻雷泣墓忆恩慈,孝感心伤恨未迟。
西向难安臣子志,霆声每动泪蚕丝。
故事:《闻雷泣墓》。魏晋时期的王裒,父亲被司马昭杀害,他终生不向西而坐,表示自己永远不做晋朝的臣子。母亲生前害怕打雷。每当听到雷声,他就急忙到母亲坟前柔声安慰母亲。
17、哭竹生笋
哭竹寒冬笋破闲,孝心一片感天颜。
情深似玉除顽疾,德厚名高存泪斑。
故事:《哭竹生笋》。三国时期吴国的孟宗,为了给母亲治病,跑到竹林里,扶着竹子哭泣。天寒地冻,地面竟然裂开,长出几根鲜嫩的竹笋,而这正是孟宗年迈病重的母亲最需要的。母亲喝了竹笋做的汤,病体得以康复。
18、卧冰求鲤
卧冰求鲤孝心真,寒裂出鱼涛自新。
康恙继娘身已健,后来千古永留春。
故事:《卧冰求鲤》。晋朝的王祥,为了给继母治病,解开衣服,躺在冰上。冰自动融化,两条鲤鱼自己跳出。继母食用鲤鱼以后,病体痊愈。
19、扼虎救父
杨香十四气吞鸿,扼虎峥嵘拯父功。
夺命余生凭胆识,孝心一片动苍穹。
故事:《扼虎救父》。晋朝的杨香,14岁时跟谁父亲收割稻子。为了搭救被猛虎叼走的父亲,他用尽全力,扼住猛虎的咽喉,终于救出虎口中的父亲。
20、恣蚊饱血
夏夜吴童护父眠,光身饱血引蚊筵。
情怀一片与天阔,孝道千秋似月圆。
故事:《恣蚊饱血》。晋朝的吴猛,8岁就知道孝顺父母。夏天的夜晚,为了能让父亲安睡,他就赤裸身体,任凭蚊子叮咬吸血,绝不驱赶它们。
21、尝粪忧心
庚黔贡职甚清官,尝粪寒心父病残。
愿代仙亡求北斗,三年守制孝先宽。
故事:《尝粪忧心》。南齐的庚黔娄复,担任孱陵县令不到十天,忽然心惊肉跳,汗出如浆。他即刻辞官,回到家乡,发现父亲病危。他听医生说粪便如果味苦还有救,就亲口尝父亲粪便的味道。可父亲粪便味甜,这让他忧心忡忡。他乞求北斗星,愿意代替父亲去死。父亲去世后,他安葬父亲,守制三年。
22、乳姑不怠
乳姑不怠孝心芳,反哺情深犹海洋。
日月如梭光似箭,唐风照旧耀兰章。
故事:《乳姑不怠》。唐代崔山南的祖母唐夫人非常孝顺自己的婆婆。因为婆婆年迈无齿,唐夫人就用自己的乳汁喂养婆婆,像这样坚持了几年。
23、涤亲溺器
溺器躬亲敬孝诚,身居显赫未卑荣。
心随泪逐归家去,自念高堂养育情。
故事:《涤亲溺器》。北宋的黄庭坚,虽然身居高位,却每天亲自为母亲洗涤夜壶,尽心尽责。
24、弃官寻母
弃官寻母孝心坚,山水迢迢涕泪怜。
终得娘仪团聚日,人生至乐感神仙。
故事:《弃官寻母》。宋代的朱寿昌,为了找回被嫡母逼着改嫁的生母,丢弃官职,终于找到了生母,母子得以团聚。
注:配图是中国国画大师郭青保先生亲笔(“中国24孝”)。于2024年4月21日完成。谨致谢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