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钟长鸣牢记历史 白发红颜再谱新篇
宋元明
近日,泰安老干部“本色”宣讲团党支部围绕“铸牢中华民族命运共同体意识”组织参观红色展览进行课题调研。近日,山东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等部门联合发出《山东社科论坛2024——泰山文化与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征文通知》。本色支部为搞好这次课题调研及论文撰写,于4月18日先后赴肥城市安驾庄及岱岳区祝阳、泰山区省庄等地,实地进行调研。
18日上午,本色支部书记、原市委党史办主任牛之营,本色支部组织委员、原泰山景区副主任吕继祥,本色支部宣传委员、原市委党史办调研员宋元明等,先到肥城市安驾庄镇升家庄村“泰西回民抗战记忆馆”参观。肥城市委统战部、肥城市委党史研究中心及安驾庄镇负责同志陪同活动。

升家庄村是回族抗战英雄米英俊的家乡。“泰西回民抗战记忆馆”,展示了从1938年春回族青年米英俊、金晓邨等建立抗日游击小组,到改编为回民连、回民基干大队、回民大队期间,泰西回民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英勇抗战、先后进行大小战斗300余次的光辉事迹。同时,反映了回族教师、学生、工人、农民、医生、阿訇等,积极参加到抗战洪流,还建立了抗日宣传队、抗日救国会、回民抗日学校,乃至抗日后勤产业等。通过参观调研,了解了泰西回民为民族的解放和新中国的建立做出的重要贡献,立下的不朽功勋。
继之,参观了马家埠村丁家庙民俗馆和红色博物馆。通过实地参观、听取讲解,本色支部成员进一步熟悉了肥城市、安驾庄镇对红色文化的保护传承和资源利用等情况。在对该镇用好红色文化资源、传承红色文化基因,坚持文化保护传承创新等工作给予赞扬的同时,提出了一些建设性建议。下午,本色支部成员在泰山学院教授金坡博士引领下,参观了四处红色纪念馆。一是赴祝阳镇陈良村参观祝阳烈士陵园中的《岱岳革命史展览馆》。这是一处国家级抗战纪念设施、遗址,陵园中安葬着原泰安县348余位抗战烈士。2013年区委区政府投资对陵园实施了扩建提升,建有“岱岳革命史展览馆”。牛之营主任介绍了支持并参加展馆建设的过程,并和大家一起参观。
二是赴祝阳镇梭庄小学,参观大梭庄纪念馆。民国时期,大梭庄为泰安县第四区。地处泰北抗日根据地祝山区的中心地带。抗日战争时期,有300余户人家,2000余人口的大梭村庄。有87人参加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其中回民63人。被誉为“战斗堡垒村”、“小苏维埃”,也被称为“胳肢窝里结了个大西瓜”。近年在省市统战系统支持指导下,以梭庄红色革命史为内容,在梭庄小学建立了“筑牢中了“筑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红色教育基地(称“红石榴项目”)。通过参观,我们了解到革命战争年代回族群众的革命贡献,更加体会到当前深化民族团结进步教育,“筑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从而实现“四个与共”,即:休戚与共、荣辱与共、生死与共、命运与共的现实意义。
三是赴省庄镇岳庄村,参观“岳庄红色记忆馆”。岳庄历史悠久,红色资源丰富。抗日战争时期,是泰东回民抗战的中心。金光同志是泰东回民抗战的领导人。1941年,泰东和泰西两支回民队伍合编为回民基干大队。在党的领导下,金光与金晓邨等,建立了泰西回民抗日救国会、抗日地下交通线、龙山军鞋厂、泰西汶阳合作社等。谱写了一曲曲可歌可泣的红色革命故事。参观后建议该村要立足自身红色文化底蕴特色,统筹推进红色文化保护利用和传承发展。
四是赴省庄镇岗上村,参观“岗上红色记忆馆”。这个村,出来一个“红都名医金茂岳”。金茂岳出生于岗上村中医世家,1927年考入齐鲁大学预科,学习妇产科知识。1937年“七七事变”后,参加红十字协会医疗队,后经林伯渠介绍,到达革命圣地延安,在中央医院工作。8年中,他曾为李讷等三千多“红孩子”接生,多次为毛泽东等中央领导治病。毛泽东、周恩来、朱德等都曾为其题词。建议深入挖掘传统文化的多重价值,传播更多承载红色文化、中国精神的价值符号和文化产品,让更多文物“活”起来。
通过参观学习,本色支部成员决心适应新形势,服务新发展。在筑牢中华民族命运共同体建设中,结合本地少数民族光荣革命历史搞好课题研究,助力筑牢中华民族命运共同体建设,为振兴中华民族而发挥余热。
正是:
翻开尘封沉重历史,岁月峥嵘遍地硝烟。
回汉儿女并肩作战,勇斗鬼子伪军汉奸。
星星之火燃遍泰岳,英雄儿女无愧泰山。
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紧跟时代再谱新篇。





刘般伸,特型演员,著名书法家。
有需要刘般伸先生书法作品或者莅临现场演出鼓劲加油的请联系《都市头条·济南头条》。
刘般伸先生毛体书法作品欣赏



艺术热线:
13325115197


史志年鉴、族谱家史、
各种画册、国内单书号、丛书号、
电子音像号、高校老师、中小学教师、
医护、事业单位晋级
策展、推介、评论、代理、销售、
图书、画册、编辑、出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