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人、奇事、奇书
——《奔腾的大江》一部水电人的青春之歌
□ 果 丰
(一)
一口气读完了作家灿川新著的长篇小说《奔腾的大江》,我不禁掩卷而思。童年时,在小镇读书的一幕幕情景犹如一场场电影,在我的脑海里回放。
作家灿川是我的发小同窗。上世纪七十年代,在那个长白山深处的风情小镇里,有一座二层高大的红楼,它像布达拉的宫殿一样神圣,坐落在镇中心环形公路的山坡上。上课的铃声响过,教室里一张张课桌后面坐着童年时的我们,同学们系着鲜艳的红领巾,把手背在身后等待上课,教室里立刻唱响了童稚动听的歌声……
那时,我们班每年都选出一名男班长和一名女班长。每一年的女班长都非她莫属。在我的印象中,童年和少女时代的她纯真漂亮,性格安静,有点小倔强。她从不花枝招展,穿着朴素整洁、得体大方。我猜想她在家肯定是个乖乖女。在班级里,她是老师的得力助手,不但学习成绩突出,做班务还很认真,特别有原则。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她是同学们心中当之无愧的“校花”。
那个年代,每家生活都很艰难,学校买课外书不要求每人都买,需要报名。有一次,老师让报名买《文学描写辞典》,我清楚地记得全班只有六名家庭条件好的同学购买,其中就包括她。她很喜欢作文课,也许这就是当初朦胧的文学梦想吧。当飘着墨香的书发到手上,坐在我前排的她忽然转身让我看书中的一段内容。记忆里,这是我极少与女生说话的其中一次。
上了初中一年级不久,我就辍学了。1990年,我离开白山小镇远走他乡。在这期间,我和同学们之间仿佛隔着一个“黑洞”,基本失联。直到2014年冬天,我回到家乡,在商场购物,偶遇儿时的一个同学,她拿出不久前同学聚会的纪念册给我看。那次聚会,老白山的同学们几乎都去了,唯独我缺席。
翻看着同学纪念册,我感慨不已。到2014年,我已经离开白山二十多年,一张张笑脸变得熟悉又陌生,童年时光的影像虽时常环绕于脑,但照片里的许多同学我却叫不出名字。可班长灿川,依旧是我印象中最深的一个人。通过同学的介绍,我了解到班长灿川在南方生活,是监理工程师,建造师,出版了几部工程类的书籍。这不禁让我暗暗佩服,班长不愧为班长。
春节前,我回到北京。一天,要好的发小发来视频通话,我在手机屏幕里面看到了班长灿川。因为有了微信,灿川建了发小同学群。在群里“老白山”是我们常聊的话题,在她的倡议下,当年暑假,我们老白山的同学们相聚白山湖、一起游览了长白山天池。
在这之后,我逐步了解到她这些年来的神奇经历,并亲眼所见“奇人”是怎样炼成的。她在网上创建了《春风朗读大学》,用高等院校的教案常年如一日地带领大家自学古典文学、诗词歌赋。她的目标一旦确立,就会锲而不舍,一往直前。
水电一局德高望重的王德珍老师,专门撰文历数她的奇迹,称她为“奇人”:
工程上:一级建造师资格证书,全国监理工程师资格证书,安全生产培训师资格证书。已经出版建设工程书籍七本。
文学上:永吉星星诗社会员,《世界诗人》微刊签约诗人;诗歌散文作品发表在纸质《谷雨》《齐鲁诗歌》《长安文苑》等期刊;诗歌散文被收录在《新世纪吉林市作家作品精选永吉卷》《创世纪诗典.中国当代诗歌选集》《中国当代优秀作家散文选》《中国当代优秀诗人诗选》中;长篇小说《一名女总监的奋斗历史》在新浪网发表;创作了《没有硝烟的战场——工地让女人走开》《妈妈的教诲》等长篇纪实文学。
艺术上:绘画拜中国美术研究院的研究员、国画花鸟画家张顺仁为师,学习花鸟及山水画;曾跟毛秀清老师学习油彩刀画;曾跟一级画家蔡鸿华学习工笔画。
成就上:中国华夏万里行画家,思乐水墨艺术研究院副院长、蒙城庄子书画研究院画家。她的中国水墨画《梅花》,在2018年的新加坡拍卖会上获得优秀奖。
“她是干一行爱一行,干一行成功一行。在搞工程建设期间,硬是在男人称霸的建筑施工领域杀出了自己的一片天,走北闯南,从白山松水,到江浙大地,都是风生水起。”王德珍老师如是说。这句肯定的话,是对她这些年人生道路上走向成功的高度概括。
当我与班长有了诸多接触的这几年,我欣喜地发现灿川已然成了很多领域的佼佼者:在文学诗歌领域,她是作家和诗人;在美术领域,她获得《人民书画家》称号;在工程领域,她是一级建造师和全国监理工程师,出版了七本工程系列书籍;在情感研究领域,她读过很多心理学的书籍。除此之外,她还一直探索儒家、道家与佛教的系统思想体系,并开始系统实修实证。一个人涉猎这么多领域,且都取得了一定的成绩,是需要怎样坚定不拔的毅力和一个多少G内存的大脑、花费多少时间和精力呢?然而,这些让常人望而生畏的高峰,都被她无休无止地、日以继日地、一个个地征服于脚下。你说她是不是一个“奇人”?
正所谓“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这就是工程师、作家、诗人、书画家、心理践行者,集才华、智慧、气质于一身的灿川。她所创造的神奇,是通过多年来的不断进取、不断努力、不断攀登、苦学厚积、一朝勃发的结果。
当我与班长有了诸多接触的这几年,我欣喜地发现灿川已然成了很多领域的佼佼者:在文学诗歌领域,她是作家和诗人;在美术领域,她获得《人民书画家》称号;在工程领域,她是一级建造师和全国监理工程师,出版了七本工程系列书籍;在情感研究领域,她读过很多心理学的书籍。除此之外,她还一直探索儒家、道家与佛教的系统思想体系,并开始系统实修实证。一个人涉猎这么多领域,且都取得了一定的成绩,是需要怎样坚定不拔的毅力和一个多少G内存的大脑、花费多少时间和精力呢?然而,这些让常人望而生畏的高峰,都被她无休无止地、日以继日地、一个个地征服于脚下。你说她是不是一个“奇人”?
正所谓“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这就是工程师、作家、诗人、书画家、心理践行者,集才华、智慧、气质于一身的灿川。她所创造的神奇,是通过多年来的不断进取、不断努力、不断攀登、苦学厚积、一朝勃发的结果。
(二)
作品中的白山小镇在现实中有很多奇人轶事,也有很多奇异的风景,这些都是灿川笔下取之不尽的素材。最吸引我的还是“奇事”。在《奔腾的大江》中写到的蟾蜍石,也是我童年和同学去过的地方。
当时,我们正是爱幻想的年纪。我最要好的一个同学,总把珍藏在他家天棚上的“禁书” 借给我看。《红楼梦》看完后,我突发奇想:这块蟾蜍一样的石头是不是女娲补天剩下的那块?青埂峰是不是平顶山?老恶河是不是灌愁海?姜老道是不是那空空道人?小小的年纪,却对这一方水土充满了好奇。到现在,我也不敢肯定这里有没有住过神仙,因为白山湖这个地方确实美丽又仙气飘飘。
白山水电站的建设第一次下马后,一群60后在这个寂静的林海小镇出生了,他们是新一代“老白山”。当时的小镇真是美极了,后来因第二次水电建设而搬迁到此的新住民就没有如此幸运,未能看到当初仙境一样的美景。
据老人们回忆说,就连桦甸县城也没有白山小镇的楼房多。在我童年的记忆里,白山的大楼风格独特,而且都是崭新的建筑。局大楼和苏联专家楼是后来的土建楼;俱乐部旁边是宾馆;在医院大楼下面,也就是后来消防队的地方是一个美丽的人工湖,湖面上建有凉亭,清澈荡漾的湖水中又分深水区和浅水区,深水区是大人游泳划船的地方,浅水区是孩子们的天堂。冬天的时候,有人在湖面上滑冰。
在上世纪六十年代,还有一个很现代化的奶牛场建在后来白山镇政府的地方。小时候,父亲领我去过,宽阔高大的厂房里,奶牛们安静地站在半尺高的木板台上。饲养员穿着工装,脚穿崭新的高腰大靴子,正在把地面用水冲洗得干干净净,场景和年画上画的一模一样。
当时,除了七栋房之外,东升路是居民区最集中的地方。靠山向阳的一面是水电局的家属住宅区,是相对集中的一排排平房,灿川童年的家就住在这儿。淘气的同学们跨过小院的木头杖子,偷过她家青涩未熟的李子。
一条平坦的沙土公路像衣服上的拉链从上到下的,把东升路沟的住宅区和对面山下的小河分开。塔头甸子里春季的鲜花水灵灵的,特别美丽。夏天,小伙伴们在小河里洗澡,秋天抓蛤蟆,冬天玩爬犁。
然而,就是这么一个与世无争的平静小镇,文革的时候却热闹了起来。运送给养的绿色“解放牌”改成了游行宣传车,车上的嘎斯炮和人们的口号声一天到晚响个不停。背着绿色挎包、内装“红宝书”的红卫兵小将们一夜之间抓出来很多“牛鬼蛇神”,因为“姜老道”曾经写了一首自嘲“个大吃不饱”的仿古体诗,”被指“攻击粮食政策”,当成反动派一天到晚地批倒批臭,惨遭折磨。
愚忠的小闯将们一下子打乱了小镇的平静,让昔日的美丽风景毁于一旦。人工湖上的凉亭被拆除填平。四海龙王庙被连根拔起,部分石料用来建粮所仓库,基座用推土机推到老恶河的滔滔江水之中……
我们小学五年级的时候,水电建设基本进入了高潮,不足千人的小镇一下增加到近两万人。白山的沟沟坡坡建起了一栋栋简易房,那时的居民区不是叫这个“沟”,就是叫什么“坡”。
“七六年截流,八零年发电”这是当时一局做为国家100个重点工程项目提出的口号。灿川写的故事就是从这个时候拉开了序幕。水电子弟学校经历了一段时期的学黄帅、反潮流之后,中央已经开始拨乱反正,高考就在我们这一届开始了。书中的水电子弟们的命运随着新时代的到来,也迎来了新的选择。
上世纪八十年代,改革之初,人们法制观念依然淡薄。随着国家的变革,我们也一天天长大,青年时期的我们有的进取,有的沉沦,有的人付出了惨重的代价。第三代水电子弟走出校门,走向社会,开始了与前辈们完全不一样的生活,面对人生都交出了不一样的答卷。
《奔腾的大江》以青燕、朝华、闵红、蒋文军、光阳、乐平为代表的水电子弟,克服身体和家庭等各种困难,通过自身的努力考上了不同的大学。她们在新时期的变革来临之际,用实际行动证明了自己的责任、担当和价值,不仅是勇气,更是那颗奋斗之心,为此,才能以坚定的信念、扎实的行动,融入奔腾的时代大江大河之中。
(三)
“艺术来源于生活,却又高于生活”。作家灿川把自己曾经工作的专业和水电建设场景融入到作品之中,在白山电站建设的大背景下,描述了当时白山小镇形形色色的生活,唱响了青年一代积极追求上进的新时代主旋律。作品没有高大上的脸谱化,也没有气壮山河的口号。灿川塑造的众多人物各具鲜明特色,他们有血有肉、有情感、有苦恼,无论领导或是普通人都是有着七情六欲的人。水电的上一代人,像蒋旭光、王文涛,他们奉献得多,获取得少。虽然家庭面临各种矛盾,但那种忘我的工作精神塑造得真实可信,水电人不愿服输的进取精神至今在一代代传承。
《奔腾的大江》可以说是一本“奇书”,奇就奇在既有儒家入世的“无为而无不学”思想,又有佛家道家的“盛世封山修行,乱世下山救人”出世理念。既有诗词,又有文章穿插其中,不同的读者可以悟出不同的道理。正所谓“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但愿每个人都能读出自己的感悟与意境。
书中的人物都有独立的故事,悲欢离合,直面人生百态。情节相互关联,环环相扣。其中胡凤俊和杨振中的爱情让人唏嘘不已。青燕的白马王子不是少女怀春时的光阳,而是冥冥之中老天安排救她一命的青年智力。
还有俊杰与小晨因为上一代恩怨造成的爱情悲剧;赵红梅因黑户不被知识分子家庭接受林里自缢;上世纪八十年代严打中,秦德铁因打架斗殴枪毙前的追悔莫及;赵颖父母用女儿终身幸福换亲的人性缺失;蒋学军离异后重新放飞找回自我;姜老道劫后隐于青山;王景南豁达人生无疾而终……人各有志,人们的人生观和出发点不同,命运自然各不相同。茫茫人海中,人人都有自己的选择,或造化弄人,或随遇而安,或淡然处之,到头来悲欢离合,人生成败,不知谁是英雄。难道这都是上天的安排,命运的作弄?书中每个故事都给人以警示和启迪,值得每个读者深思。
小时候,我在商店买过一副游戏棋,几个人都可以一起玩。骰子几个点就走几步。路线图上画的有的是“陷阱”,有的是“重来”,有的是“鲜花”和“掌声”。幸运的时候可以连续走几步,“前进三”或“前进九”,甚至越过障碍直达“终点”。但玩的时候,越是小心越是出错,到达终点总是磕磕绊绊。到了一定的年龄,经历过人生的一番风雨洗礼,我常想起这个游戏。假如人生有轮回,是否每次都要从这个“起点”开始,每次尽管走的路径不同,都绕不过人生的坎坎坷坷,曲曲折折?
看完灿川的长篇小说《奔腾的大江》,我幡然醒悟。我被青燕、乐平、蒋文军等同学的奋斗和追求所感染。他们的故事告诉我们:“人生之路有高就会有低,有直就会有曲。谁的人生,都不会一帆风顺。痛苦是常有的,遗憾是常见的。有的人于平凡中含着伤痛,有的人于痛苦中带着微笑,不同的人有着不同的情形。生命总是眷恋着坚定,厌倦着沉沦"。告诉自己,生活不完美,自己须完美。人生就如奔腾不息的江河,只要选准了目标,就要激流勇进,勇往直前,才能无怨无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