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二十四孝配图诗
作者:刘光华(重庆野布)
一
七绝·孝感动天
刘光华
孝感青天颂舜贤, 躬耕历下德云连。
唐尧禅让皇权立, 高义千秋万古传。
故事:《孝感动天》。虽然父亲瞽叟、继母和异母弟弟象千方百计想害死舜,舜却丝毫不记恨,依旧孝顺父亲,关爱弟弟。舜的孝行感动了天帝。大象和鸟来到历山,一个帮他耕田,一个帮他除草。帝尧把两个女儿嫁给他。登上天子之位以后,舜仍然尊敬父亲,把象封为诸侯。

二
七绝·戏彩娱亲
刘光华
白发娱亲映晚晖, 斑衣舞袖乐无违。
春秋楚地传佳话, 七十犹能戏耍归。
故事:《戏彩娱亲》。春秋时期,楚国的隐士老莱子孝顺父母,用美味佳肴奉养父母。为了让父母开怀大笑,七十岁的他经常穿着五色彩衣,手里拿着拨浪鼓,像孩子那样戏耍;为了不让父母担心,他摔倒时装出假装摔倒的样子,躺在地上,像孩子那样啼哭。

三
七绝·鹿乳奉亲
刘光华
鹿乳尊前孝意浓, 深山觅野步匆匆。
险遭射杀终无悔, 一片丹心映日红。
故事:《鹿乳奉亲》。春秋时期的郯子,为了疗治年迈父母的眼疾,披上鹿皮,进入深山,钻进鹿群,挤取鹿乳,奉养双亲,差点被猎人当作麋鹿射杀。

四
七绝·百里负米
刘光华
百里田粮孝老忙, 充饥野菜志怀娘。
做官犹念双亲好, 愿奉高堂不废荒。
故事:《百里负米》。孔子的弟子子路,早年家中贫寒,自己吃野菜充饥,却从百里之外背负米回家奉养父母。做官以后,他经常怀念已经去世的父母,渴望为父母尽孝。

五
七绝·啮指痛心
刘光华
啮指伤情孝意深, 曾参背草急归心。
家来远客娘无措, 数说期儿解困寻。
故事:《啮指痛心》。孔子的弟子曾参少年时在山上打柴,忽然觉得心疼,知道母亲遇上难题,就赶紧背柴回家。原来是家中来客,母亲不知所措,用牙咬手指,盼望自己回来。

六
七绝·芦衣顺母
刘光华
芦裳顺服孝心坚, 继室虽严意未迁。
劝父宽容消戾气, 终归合阖乐团圆。
故事:《芦衣顺母》。孔子的弟子闵子骞生母早逝,继母虐待。冬天,继母棉衣给两个已出儿子,给闵用芦花填充的衣裳。父亲知道实情,要休妻。闵子骞却替继母求情,父亲依从了他的请求,继母也改过自新,待他如亲生。

七
七绝·亲尝汤药
刘光华
垂身剪药孝心郎, 帝奉恭勤奉老房。
味剂初尝情切切, 怜诚德耀满朝堂。
故事:《亲尝汤药》。汉文帝在母亲薄太后患病的3年时间里,经常衣不解带地侍奉母亲。汉文帝总是先亲口尝过母亲所服的汤药,才放心让母亲服用。

八
七绝·拾葚异器
刘光华
春桑孝践意相融, 葚拾充饥志更雄。
黑赤分明存敬爱, 高风自古耀苍穹。
故事:《拾葚异器》。汉代末年的蔡顺,在兵荒马乱的年月,拾取桑葚充饥。赤眉军士兵问,为什么要把两种桑葚分开盛装,蔡答对方:自己吃红色的桑葚,母亲吃黑色的桑葚。赤眉军送给他两斗白米和一个牛蹄,表示敬意。

九
七绝·埋儿奉母
刘光华
埋儿奉母孝难全, 金现心惊意转迁。
天道酬恩终有报, 地曹感德享延年。
故事:《埋儿奉母》。东汉郭巨为了不影响对母亲的供养,就想埋掉刚刚降生的男孩。挖坑时,郭巨发现了一坛黄金,上面写明是老天赐给郭巨的。郭巨得以孝敬母亲,抚育孩子。

十
七绝·卖身葬父
刘光华
卖身葬父孝成箴, 天帝欣之感至心。
一月织罗三百锦, 人间云上郁钦钦。
故事:《卖身葬父》。东汉的董永为了换取亡父的丧葬费用,卖身为奴。天帝之女奉天帝之命,来到人间,一月织锦三百匹,帮他还债。
十一
七绝· 刻木事亲
刘光华
刻木尊崇感至诚,双亲遗像敬皆生。
妻针雕体遭休弃,孝道流承万古名。
故事:《刻木事亲》。东汉的丁兰,自幼父母双亡。因为铭记父母的养育之恩,他用木头刻出父母的雕像,像父母生前那样恭敬地侍奉木像。他的妻子用针扎木像,丁兰休弃了她。

十二
七绝·涌泉跃鲤
刘光华
跃鲤喷龙孝践泉, 姜诗庞氏美名延。
清风拂面长江水, 明月当空照二贤。
故事:《涌泉跃鲤》。东汉姜诗和妻子庞氏都很孝顺。婆婆喜欢喝长江水,庞氏就经常到长江边取水;婆婆喜欢吃鱼,庞氏经常做鱼给婆婆吃。一次,大风劲吹,庞氏取水迟归,被姜诗逐出家门。庞氏寄居在邻居家,把辛勤纺纱织布换来的积蓄托邻居送给婆婆。婆婆让姜请回庞氏。庞氏回家,院里喷涌出口味与长江水一样的泉水,每天从中跃出两条鲤鱼。

十三
七绝·怀橘遗亲
刘光华
揣橘顽童本意真, 垂髫稚子孝心珍。
襟怀百里归家去, 笑语慈娘映日新。
故事:《怀橘遗亲》。三国时期的陆绩6岁时跟随父亲谒见袁术,袁术用橘子招待他们。因为母亲喜欢吃橘子,陆绩就把两个橘子藏在怀里,想拿回家送给母亲品尝。

十四
七绝·扇枕温衾
刘光华
扇枕温衾孝德彰, 黄香九岁已名扬。
凉风轻拂炎消尽, 暖气徐来冷亦忘。
故事:《扇枕温衾》。东汉的黄香9岁失去母亲,侍奉父亲极其孝顺:酷暑为父亲扇凉枕席,严冬为父亲温暖被褥。他这样做的目的是让辛勤劳动的父亲能够睡得安稳。

十五
七绝·行佣供母
刘光华
卑佣独子孝居先, 背负慈亲走万山。
匪盗悲之皆敛迹, 佣耕奉养永心间。
故事:《行佣供母》。东汉的江革少年失去父亲,侍奉母亲非常孝顺。他背着母亲逃难,恳求匪盗留下自己的性命奉养母亲。后来,他做雇工尽力供养母亲。

十六
七绝·闻雷泣墓
刘光华
闻雷泣墓忆恩慈, 孝感心伤恨未迟。
西向难安臣子志, 霆声每动泪蚕丝。
故事:《闻雷泣墓》。魏晋时期的王裒,父亲被司马昭杀害,他终生不向西而坐,表示自己永远不做晋朝的臣子。母亲生前害怕打雷。每当听到雷声,他就急忙到母亲坟前柔声安慰母亲。

十七
七绝·哭竹生笋
刘光华
哭竹寒冬笋破闲, 孝心一片感天颜。
情深似玉除顽疾, 德厚名高存泪斑。
故事:《哭竹生笋》。三国时期吴国的孟宗,为了给母亲治病,跑到竹林里,扶着竹子哭泣。天寒地冻,地面竟然裂开,长出几根鲜嫩的竹笋,而这正是孟宗年迈病重的母亲最需要的。母亲喝了竹笋做的汤,病体得以康复。

十八
七绝·卧冰求鲤
刘光华
卧冰求鲤孝心真, 寒裂出鱼涛自新。
康恙继娘身已健, 后来千古永留春。
故事:《卧冰求鲤》。晋朝的王祥,为了给继母治病,解开衣服,躺在冰上。冰自动融化,两条鲤鱼自己跳出。继母食用鲤鱼以后,病体痊愈。

十九
七绝·扼虎救父
刘光华
杨香十四气吞鸿, 扼虎峥嵘拯父功。
夺命余生凭胆识, 孝心一片动苍穹。
故事:《扼虎救父》。晋朝的杨香,14岁时跟谁父亲收割稻子。为了搭救被猛虎叼走的父亲,他用尽全力,扼住猛虎的咽喉,终于救出虎口中的父亲。

二十
七绝·恣蚊饱血
刘光华
夏夜吴童护父眠, 光身饱血引蚊筵。
情怀一片与天阔, 孝道千秋似月圆。
故事:《恣蚊饱血》。晋朝的吴猛,8岁就知道孝顺父母。夏天的夜晚,为了能让父亲安睡,他就赤裸身体,任凭蚊子叮咬吸血,绝不驱赶它们。

二十一
七绝·尝粪忧心
刘光华
庚黔贡职甚清官, 尝粪寒心父病残。
愿代仙亡求北斗, 三年守制孝先宽。
故事:《尝粪忧心》。南齐的庚黔娄复,担任孱陵县令不到十天,忽然心惊肉跳,汗出如浆。他即刻辞官,回到家乡,发现父亲病危。他听医生说粪便如果味苦还有救,就亲口尝父亲粪便的味道。可父亲粪便味甜,这让他忧心忡忡。他乞求北斗星,愿意代替父亲去死。父亲去世后,他安葬父亲,守制三年。

二十二
七绝·乳姑不怠
刘光华
乳姑不怠孝心芳, 反哺情深犹海洋。
日月如梭光似箭, 唐风照旧耀兰章。
故事:《乳姑不怠》。唐代崔山南的祖母唐夫人非常孝顺自己的婆婆。因为婆婆年迈无齿,唐夫人就用自己的乳汁喂养婆婆,像这样坚持了几年。

二十三
七绝·涤亲溺器
刘光华
溺器躬亲敬孝诚, 身居显赫未卑荣。
心随泪逐归家去, 自念高堂养育情。
故事:《涤亲溺器》。北宋的黄庭坚,虽然身居高位,却每天亲自为母亲洗涤夜壶,尽心尽责。

二十四
七绝·弃官寻母
刘光华
弃官寻母孝心坚,山水迢迢涕泪怜。
终得娘仪团聚日,人生至乐感神仙。
故事:《弃官寻母》。宋代的朱寿昌,为了找回被嫡母逼着改嫁的生母,丢弃官职,终于找到了生母,母子得以团聚。

作者简介
刘光华,网名野布,工作生活于重庆。法学副教授,大学经济法研究生学历,中国律师协会会员,荣获双师型教师,爱好诗词类,重庆市诗词学会会员,原法律顾问,学院诗词协会副会长,有作品专辑或散见于有关诗刊微刊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