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科学家的故事,颂建设祖国的英雄”(二)
《邓稼先的故事》
文字整理:慧日长辉
邓稼先是中国核武器研制的功勋开拓者。
1924年,邓稼先出生在安徽怀宁一个书香门第之家,他并没有走父辈从政和艺术研究之路,而是致力于科学领域的探索和研究。邓稼先考入西南联大后,成绩一直名列前茅。1948年赴美国进行核物理方面的学习,仅仅用了23个月时间,就通过了论文答辩,获得博士学位。

邓稼先的学术造诣吸引了美国社会各界的高度关注,在他还未毕业的时候,许多知名企业纷纷抛来了橄榄枝,承诺给予其高薪和优良的生活科研条件,不少科研机构和高校也加入了争夺他的行列,但都被他一一婉拒。 因为邓稼先一直关注着祖国的建设发展,特别是新中国的成立,他要成为祖国的一块砖,为建设祖国贡献一份应有的力量。

美国当局百般阻挠邓稼先回国,但在新中国政府及时有力的帮助下,他在1950年终于回到祖国。一回国他就受命研发核武器的任务,常年扎根于西北荒漠之中,在恶劣环境和艰苦生活条件下,克服困难,努力工作,1964年10月16日,中国第一颗原子弹实验爆炸成功,就在全国人民为之欢呼雀跃的时候,邓稼先和他的研究团队立即投入到氢弹的研究和试爆工程之中。

1967年,我国第一颗氢弹爆炸成功。1984年中国第二代新式核武器试验成功。
由于长期的超负荷辛勤工作,特别是长期受到核辐射的影响,邓稼先的身体健康每况愈下,患上多种重病,仅在1985年就进行了两次大手术,1986年7月29日,邓稼先因病去世,享年62岁。

邓稼先一生致力于科学研究和国家建设事业,为国家和人民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他不仅是一位杰出的科学家,更是一位爱国者和民族英雄。他的离世让人们深感痛惜,他为祖国建设的奉献精神和崇高感人的事迹将永载史册,激励中华儿女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