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起了葛亚红
文′魏增刚
前几天,我在扫路的间隙就想到了葛亚红。
我们在烦乱的生活中想到过去的一些好的正能量的朋友,幸福之感便油然而生了。
我是1998年春末进入宁波亚利电池公司包装车间的。我们的车间主任是施亚珍,她高中毕业,30岁吧,中等身材挺干练的一个人,时常留着短发,我起先叫她施主任,她让我们都叫她亚珍姐。小组长是葛亚红,她24,25岁,高中毕业,微胖,有1.65米高。
我起先同骆益平校5号碱性电池。骆益平,初中毕业,个子不高,23岁左右,偏瘦,人挺能干的,干活挺迈力的。
小组长一天没有啥固定工作,时而量量电池的电量,时而记一下废品,我们中间有人如厕了她便帮我们干干活。
那个时候我干活手慢,亚红没有少帮我的忙。时间长了,我们便熟悉了。她也喜欢看书,也知道商洛有个作家叫贾平凹,也知道西安是个大城市。
由于我们能谈的来,一次上班期间,亚珍姐从她办公室走入车间半开玩笑半说:小魏,你看包装车间这么多姑娘,给你找一个!看我们亚红咋样?你是大专毕业,亚红是高中毕业,你们年龄差不多的。听到亚珍姐的话,我与亚红都羞得没有说出一句话。
我们其实也说过。在上夜班(白班常常从早上7点干到下午5点,夜班常常从下午5点干到第二天早上的5点6点)的时候,漫漫长夜,我们没有少说话。我说过我的家世,说过故乡,说过高考落榜上了民办大学。她也说过她的父母是农民,她有一个弟弟在西安交大上大学(本科)。她说我这人挺实在的,挺好的,有文才,但人太正直了往往怀才不遇。她说,我在宁海要打下江山(扎根买房),十分困难,如果带个宁海的姑娘到商洛也不现实。那个时候商洛是比较穷的,宁海发展较好,尽管宁海是浙江最穷的一个县城。
我的身体素质并不十分好,人不滑头,没有一技之长(我大专学的是市场营销专业,在包装车间干操作工)在那个竞争激烈节奏快又多雨的沿海县城,要立足是不可能的。
记得我刚去宁海,去中国银行办存折,柜台的一位阿姨见我实在,说要给我介绍个对象,是高中毕业,后来就不了了之了。
我们宿舍的陈鹏,1.72m左右,江西人,师范毕业,说不愿在故乡教书,就来宁海打工了,在正极车间搞统计,同正极石墨乳车间的操作工王小青恋爱了(听说后来结婚了,定居了宁海)。为什么他追到了女友?就因为他“滑头”,也可以说,社会适应能力强吧!随便说一下,我们宿舍的另外一个人:宋燕秋,安徽人,初中专毕业,也喜欢文学,在《安徽晚报》发表过一篇写故乡夏天的散文,他在公司编辑过公司的厂报《豹王天地》(起先叫《亚利镜视》),在自动化车间筛过粉(活挺脏的,每天上班戴口罩,戴帽子,要洗澡),后来在宁海县及县城周边销电池了。他人也活泛,是公司的“采花大盗”。
亚红其实挺实在的。也许正因为实在,可能就把自己局限了,她不可能跟我回商洛。而且,时间长了,我们之间熟悉之后,便没有感觉了。她说,我们是有缘无份的。在《年轮》中吴振庆救过张萌,但是他们因为有缘无份,没有走到一起;我上大专时,与我的几个同学也是擦不出爱的火花。
那个时候我写文章(发表在厂报上)表扬过车间的女工友,遭到男工友的嫉妒;骆益平常常说下流的话,让亚红指责过;我与车间主任质检员一块参加了辩论赛,我获得了优秀辩手,奖品是一把伞……
1999年,由于劳累我身体不好,患了心率不齐的毛病,吃了好多药见效并不明显,亚珍姐调我校7号电池。骆益平与葛仁真校5号电池,葛仁真当时40多岁,他媳妇去日本打工了。校7号电池,尽管工资一月少了150块钱左右,但是劳动强度小多了,一月工资1000块钱是有的。我起先同鲍三群校7号电池,我的手同样慢,三群手快,抢着帮我干了许多活,电池常常掉到了地上,亚珍姐便数落她,让我们把机器调慢点。三群结婚离厂后,我与王巧云合作了一段时间,她也是高中毕业,干活也是不紧不慢的……
那个时候,宁海人挺务实的,所以大家都抓了经济了,工友们一天忙忙碌碌的,没有说谁看起看不起谁的,大家一块相处得也融洽,之间没有勾心斗角的现象。
我在1999年中秋前辞了职,主要还是身体吃不消了。走时亚珍姐买了一把鲜荔枝送了我。我离开车间时,祝福亚红能找到一个好的对象,亚红曾多次在我面前提到过我在正极干质检时的师傅张伟旵,张伟旵人也挺好的,也给我过许多帮助,我走时他也送了我,我希望他们俩能结合。我告诉工友,要做好防护,因为光电它是有毒的。
他们的名字我是不会忘记的。他们曾是我的同事,战友。骆益平喜欢唱“穿起了大头皮鞋,想起了我的爷爷”的歌曲……每当我唱起这首歌的时候,便会想到他,想到他也便会想到亚珍姐亚红三群巧云来。
我在故乡种过庄稼,大专毕业,在户县跑过业务,在宁海打过工,在西安开过商店跑过业务拉过摩的,现在干环卫。尽管我是大专毕业,有人说我适合教书,但是我一直在基层从事着体力劳动。走南闯北的我,喜欢体力劳动,喜欢劳动人民,是普通劳动者中真实的一员,与劳动人民结下了不解之缘,也总是被他们呵护着帮助着,体会到了社会主义大家庭的温暖。路遥说过,这个世界是普通人的世界,普通人的世界也是平凡的世界,也是永远伟大的世界。我相信。

作者简介:魏增刚,男,49岁,毕业于西安乡镇企业大学市场营销专业。爱好文学,一直笔耕不辍,出版随笔散文《脚印》一书。在《陕西工人报》《商洛日报》《长安》《作家故事》《作家摇篮》《扶风百姓网》《扶风微传媒》《炎帝故里论坛》《于都诗词》《乡土蓝田》《吉瑞墨香文化传媒》《城市头条》《西府文学》《新新文学》《岚山诗话》《商洛作家》等十余家报刊杂志网络平台发表诗歌散文1000余篇。最喜欢路遥鲁迅的作品。西安市电视剧文学村村民,西安市未央区作家协会会员,西安市作家协会会员,陕西省散文学会会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