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简介:周英杰,男,1948年生于河南邓州。而立之年选握笔杆,以鲁迅为楷模呼出自己的心声。
2008年退休后迁居郑州,先后被多个伯乐返聘在清风网河南频道、清风杂志社河南通联站、河南广播电视台《风采河南》等栏目、《时代报告》专题部等媒体任副主任。
现返聘在世界同心会任国际广电传媒指导师、中国普法教育在线河南中心站和老兵频道编辑部主任、河南广播电视台《文化河南》、《武林风》任采编、《青年文学家》“独超文学社社长”、河南省报告学会会员、中华志愿者协会河南分会宣传部长、华夏文明促进会办公室等十余职。
巳著书20多部,其中最得意之作是开国领袖传记上下卷70多万字;孙中山和他孙子孙武彦传记三十多万字。
▎2024兰苑周英杰个人散文作品专辑 (第一辑)(3篇)
▎天生我才却与官无缘
周英杰
天下妙文都是有感而发,下笔如有神。无感难挤佳文。所以鲁迅感叹"命题作文苦”。鲁迅的崇拜者向中央领导建议:请鲁迅到延安任教育部长,领√导知人善任道:”鲁迅还是当作家的好。”
至于鲁迅能否胜任教育部长,咱不妄下结论。但可以肯定的是:他当教育部长对人类的贡献绝没玩笔杆对人类的贡献大。他就是任联合国秘书长,其贡献也无法与他留给世人的十六卷雄文媲美。
作家王蒙数次与获诺奖者陪跑,只差那么一点而与诺奖无缘,可见他的作品非同凡响。国务院任命他任文化部长,可只苦撑了两年,未届满即辞职弃官仍握笔。
被誉为文坛巨擘的二月河成名后,河南省委组织部找他谈话,想任命他任省文联主席。二月河拒之:“我不会管人,这是第一;第二我不会管事;第三我不会管钱。不能管人、不能管事、不能管钱,你叫我来干什么?想当这个文联主席的人多得很,但是我要告诉你一句:找一个文联主席容易,找一个二月河难。不用考虑了。”
1987年,我在邓州构林煤场当门卫时,在省市级以上报刊发表杂文5篇。当年9月19日,煤建公司经理曾贤孝把我招回公司谈话:”我在省里开会,省煤炭公司王经理也夸你有志于写作。公司支持你,准备调你回公司,不安排其他工作,每年的六月底和十二月底只给公司写份工作总结报告,剩余时间由你支配。”我不加思索道:“我写文是有感而发,有感时下笔如有神,一口气能写万儿八千字。可无感时一天难挤一页。给公司写总结报告难胜任。”
数月后曾经理把我调回公司,为我在大门口单独设间收发室,值班之余有充足的读写时间,心情舒畅。我对他至今还感恩呢。
我在公司收发室值班二年后的1990年5月5日,支书高梅云找我谈话:"公司领导们对你的工作和表现都很满意。我去郑州出差,有关领导还夸你有工作能力和才干,是个人才。人秘科已任命了人秘科长,想提拔你任副科长。曾经理可在会上任命。”
升任副科长是有诱惑力,起码季度奖和年度奖拿几千元,那可是我二年工资的总和。可人秘科是公司领导班子的御用工具,写总结、打报告、仰承旨意,接待上级领导,毕恭毕敬迎进送出,向上级汇报工作只能王婆卖瓜。这非我所长。思虑再三,第二天我找高支书婉拒。
1991年3月,公司支部研究决定在20多名要求入党的积极分子中发展3名预备党员。高支书又找我谈话:“公司想提拔你,可你不愿干。最近支部研究发展你为预备党员,支委们全都赞同。"
吸收我入党?这可是我梦寐以求数十年的夙愿。在文化革命中的1969年和1974年两次入党机缘幸临,支部和上级党委都表示要发展我入党,只因众所周知的原因而与党擦肩而过。
夜里辗转难眠、思绪万千。此前有两次入党机缘幸临,想入党几乎想疯而终成泡影。可自从我三十而立选握笔杆后,以鲁迅为楷模呼出自己的心声。若入了党还能遂心所欲的吐肺腑之言吗?鲁迅只因“有许多正人君子和革命文学家用明枪暗箭办我革命与不革命之罪”而终生不加入任何党派或什么团体;邹韬奋的誓言:“我自己向来不加入任何党派,‘仰承旨意’的事儿是我这副硬骨头干不来的!”还有刘宾雁写肺腑心声而被开除党籍……
我也知有多少人写了数十封入党申请书而未如愿,有人申请到八九十岁才如愿。孟锦云从1966年申请入党十年无果。她1975年任领袖秘书时,向领袖请示想入党。领袖表态:“我同意你入党。我同意。”她写了入党申请书,请领袖当介绍人,领袖说他当介绍人不妥。孟请中央办公厅主任汪东兴和另一个领导当介绍人。结果在党小组会上未获通过。直到11年后的1986年才入党。《党史天地》2016年4月下半月第43员;;……
我誓为民鼓与呼,若入了党,再吐肺腑心声时,须时刻考虑“党籍“!也会象孙猴子那样戴个紧箍咒,斩妖除魔还被师傅念咒语惩处。罢!罢!罢!要事业而不要紧箍咒!这一夜几乎失眠。
第二天上午,支部委员、人秘科长孙永朝奉支书之命拿着笔和稿纸找我写入党申请书,我婉拒。4月12日上午,已下定决心的我主动找高支书碗拒。卸下了包袱,顿感浑身轻松、愉悦!
我2008年退休后迁居郑州。先后被返聘在省会几家媒体任职。所到之处,领导和同事知我已著二十多部书(用特快专递寄给总书记多部),尤其是给开国几代领导人各写部一分为二评价他们功过是非的传记,就诚邀我给一些已功成名就的企业家写歌功颂德的传记,报酬可观,什么房子、车子、金钱……我统统婉拒。无感不动笔。
2019年,我奔波半年采访郑州俩个治癌专家,无偿著《李全国治癌传奇》和《袁希福治癌传奇》两部传记。分文报酬不收。还自贴七千元打印费。我乐意!
2022年8月29日于郑州
▎处女著作何时能上书架
周英杰
我写的第一部小说始于1981年11月(正离职在家当“黑人”)构思打腹稿,12月6日动笔起草自传体小说巜狂人传》。于1982年1月4日完稿,五万字。
1982年2月1日,我带上用复写纸复写的多份《狂人传》离邓,先去郑再赴京。在郑州面见河南人民出版社、《河南青年》杂志社、巜奔流》杂志社、《百花园》杂志社、《河南日报》社、《郑州晚报》社等多个编辑,联系发表或出版。均无果。
2月9日,我去省作协。一个年逾五旬的老人在接待室阅了自序、目录和部分内容,又听我说正离职在家读写,得出结论说我神经有毛病,劝我不要留郑赴京,回家安心上班……
在郑到处碰壁。我2月16曰离郑赴京。在京的8天内面见巜中国青年》出版社、《中国青年》杂志社、巜中国青年报》社、巜人民日报》社、《人民文学》杂志社、《人才》杂志社、《光明日报》社、《当代》杂志社、中国文联、中国作协等编辑及作家,先把书稿留下,约时间再去面谈。还面见周诲婴(鲁迅之子)、姚海田(姚雪垠之子)、作家孟伟哉等。
这次带稿去郑赴京奔波半月多,无功而返。1984年9月6日,我带上20多万字的古今中外名人名言录赴京联系出版,奔波8天无果。
1996年12月我涉足国家工商局批准的郑州康富德传销公司的传销(1998年4月国务院下令全国禁止传销),疯狂了一个多月,因旁线的误导和上线的暖昧,赔了5万多元,那可是我十多年工资的总和。
我奔波年余采访了6省500多传销商,著部《不堪回首传销路》。第一章是纪实,第二章是采访,第三章是小说。并打印各章共10余万字的精华。想出书而无门。后从报上悉人民医院的医生张天敏出部书。打算找她求指点。
我慕名去市人民医院门诊部面见张天敏。现从当天的日记里摘录几句:
1999年6月1日下午,我向天敏谈了写部巜不堪回首传销路》,想出书。她听我说要出书,热情道:“现在正好有个出书机会,内乡有个作家在吉林人民出版社申请要个书号,出书的作者越多,分摊的钱越少,20万字的书交2000元即可。”我激动道:“那我摘编20万字出书。”她要我先送万字内容看一下;2日上午,我把自序和第一章第9节“愁啊愁”第三章第4节“巧借传销东风欲暴富”共万余字留给她;4日上午,天敏见我的第一句“稿已阅,读后震撼人心〈连说两句),这是你的亲身感言,非简接感受。但就是没有人物,没有心理活动。如果这样写,题材可惜了。你这属于杂感、报告文学类。”我说:“我这几天之所以考虑近期不愿出书,就是想把这部书全改编成小说。”她说先不出书也行,以小说题材写出来更好。
著五部自传体小说。我所在的煤建公司于1994年被法院宣布破产还债。我成下岗工人。2006年迁居郑州,2008年退休。
从2010年至2015年,又著《文化大革命的洗礼》、《选握笔杆后的“黑人”生涯》、《破产前后》、《不堪回首传销路》(完整打印稿)、《情铸教育基石》共5部,每部30多万字。这是据我18岁至57岁亲身经历的五大磨难著的5部自传体小说。九成是亲身经历,一成是文艺加工。
我把这五部书送打印部打印装订成书,先后送给郑州多家出版社联系出书。全都退稿。理由正如張天敏20年前所指出的问题。其中一个编辑更是直言;“内容不错,有功底、有水平。但你写小说还不入门。”
又一个“不入门”。1980年我写百多首诗,挑选20首送北京巜诗刊》编辑部,一个年逾五旬的编辑阅后说:“你写诗还不入门”。从此没再写一首诗。写小说“又不入门”。从此不再写小说。
写诗和小说难入门,我就专写纪实文学,真人真事,有感而发。从2015年至2022年又著纪实文学十几部,论、杂文及随感第一、二集。2019年无偿给郑州俩个治癌专家各著部传记。巜李全国治癌传奇》经中间人联系,一家出版社阅后同意出书。中间人向我传话要李全国拿10万元了可出书,我婉拒。
耗时四十余年编著的最得意之作,是第一部纪实文学。写月1978年,初稿二万字。
从此我读书阅报刋围绕这两万言内容继续搜集资料。2015年5月开始编著这部书,8月完稿。29万字。
我送打印部打印并装订成30本,我把这些书分送和寄亲友,又把电子稿发给数十个亲友,拜托他们阅后指正。 我又把样书和电子稿分送郑州数家出版社联系出书。都因书名和内容敏感而退稿,异口同声道:不宜出版。其中有个女士明确表示:我们只出歌功颂德的书。
功夫不负有心人。第一次阅我这部书的河南省人民医院药学博士杨海涛,竞是我这匹犟马的伯乐。他把书荐给香港凤凰卫视生活周刊河南运营部的赵俊卿。赵阅后又荐给北京一家传媒公司陈总。陈总把书名改为《历史的天空》,联系京城数家出版社无果。2015年12月陈总联系香港出版。把10本样书寄来,29万字,定价58元。我又把数月内又搜集的3万字资料充实到各章节。2016年1月出版,印千本。
我收到千本书后,拿一本去郑州市文化执法大队咨询,答复;港书在内地属非法出版物,禁上书架。要想上书架,在内地出版。无奈,我把千本书除送亲友外,其余全捐给河南省各级(郑州市内)图书馆和一些大学图书馆。
为了书能上书架,我又托伯乐赵俊卿帮联系郑州出版社。
2016年7月31日,我把电子稿发给赵。8月15日赵电告:某某出版社同意出版,还印千本。我窃喜。21日赵又电告:干脆印2千本,能上书架,好销。9月8日赵电告:巳联系的两家出版社责编阅稿后都同意出版。到时只跟一家签合同。20日赵电告;两家出版社的领导都不签批。他说有点泄气。又说再托人联系。
21日赵电联高兴道:托人运作某某出版社成功,领导已签批,近日签合同。印2千本,定价68元。书号费、印刷费总计81500元。我喜不自禁的亢奋道:可以呀!我马上筹款。
9月24日,签订出版合同。第二天交付41500元,等二千本书印刷出来再付4万元。
唉!好事多磨呀!苍天仍在磨难我。多家出版社领导想出但都不愿签批,可能不愿担风险,必竞内容太敏感。这已签了出版合同至今6年过去了,最后因故又泡汤了。
数年内又有几个伯乐各自联系有关系的出版社,阅稿后都表示可以出版,可到最后都泡汤。数个省的出版商听说我想出书,先后登门联系要帮我出书,明言:须交至少5万元,印刷费另交。还有人张口10万。有书号能上书架。我应允,只要能上书架。可当他们阅了内容提要和目录,全打退堂鼓。
一些出版社编辑坦言;你这书十余年前易出,各地出版社出了些此类书,可近些年出书不易,层层审批把关。尤其是象你这内容敏感的书,更不易出。是呀,仅我书柜里就有十余年前出版的此类不同内容的各个版本的书。 时至今日,我对出书似乎没那么迫切了。在等待出书时机的同时,继续笔耕,一部又一部书完稿。等候喜鹊唱枝头。
出书,我有耐心和信心等。英国著名小说家约翰丶克里西勤奋笔耕,可投到出版社的血汉果却收到七百四十三张退稿条,堪称世上退稿最多的怀才不遇者。可他坚持笔耕不辍投稿不止。这块金字终于闪光,从处女作问世到他75岁去逝,共出版五百六十四本计四千多万字;69岁的爱尔兰作家肖伯纳1925年凭巜圣女贞德》获诺贝尔奖。可他曾遭遇过五部小说被60家出版社拒绝的磨难;还有……他们激励我永往直前,处女作不管再等10年甚至更长,总有上书架那一天,我坚信!因为正如那些大器晚成的作家所说:不怕成才晚,就怕寿限短。所以每当出版社退一次稿,我虽心里难受的不是滋味,但又自慰:又增加我几年阳寿!
古人云:语不惊人誓不休!我是书不惊世誓不休!要留给世人永远有价值的佳作!我的快感是书上架后,有人爱有人憎才是上乘佳作!
近期决定《历史的天空》暂不出版。其姊妹篇巜历史的碰撞》已完稿。再润色半年至1年定稿后,两部一个主题合为一书成精品。书名定《历史的碰撞》,约70万字。今年2023年,已75岁的我仍似青少年那样精神抖擞、永往直前!
2023年1月8日定稿于郑州
▎有生以来第一次
周英杰
说到第一次,每人一生都有诸多诸如从娘胎问世、背书包进校门、入少先队、入团、参加工作、处女作及处女著作问世……
本文所说的新创有生以来的两个第一次是把触角伸向海外。
从头说起:
2022年10月22日下午,在中华志愿者协会河南分会研讨会上,我结识孙宏民。参会者都互加微信。
今年2月11日(周六),国药集团河南运营中心举办财富论坛峰会,总经理孙宏民发函邀我赴会。
我对药学是外行,本不愿去趟这场浑水,那要浪费我半天宝贵时间。可其它几场活动都因故暂停,只当休息半天去散散心了,那天不论有我喜欢干的哪场活动不暂停,我都不会去涉药。大概这就是天意吧。
在这次“洗脑”盛会上,为了健身更为了发财(百万富翁不是梦的直销模式),我“脑子一热”花999元买公司产品成会员。
如今半年过去了,这次的“脑子一热”,出乎意料的“收获”说明“热”到点子上了:花千元换来的可是数万数十万难买的“心里想”:
一、从此和孙宏民成了终生好友;跟他干半年结缘诸多有识之士。
二、有缘结识有数层关系(同乡;她父是我三弟当高校领导的伯乐;她又是我三弟的学生;我俩如今又同室共事。)的王春玲妹。
三、在宏民、春玲创办的公司上班时,结识在同楼办公的河南华夏文明促进会秘书长周进堂,返聘我任该单位顾问兼文宣,大显身手助秘书长参于诸如筹办海峡两岸文化交流盛会等各项重大活动,还结识从省城到京城一些返聘在此的部、省、厅、处要员及海外华侨精英……
四、结缘前来和宏民、春玲当共创合作人的国际同心会:1、美业健康经济指导师晁青苗;2、教育总参李文本。
五、经晁青苗和李文本引荐:又创有生以来两个第一次:
自从5月12日结缘青苗和文本,多次倾心畅聊时悉他们是国际同心会员并任职及所干事业的真谛,顿感新鲜、好奇。尤其是悉台湾工党主席苏炳郎是大陆盛赞首肯的反独
促统急先锋、是联合国亲善大使又创办国际同心会并任总会长,萌发了结识苏炳郎之意。
当我向华促会周秘书长谈了苏炳郎其人其事,他颇有兴趣并从百度上搜看苏炳郎的信息,有意诚邀苏参加正筹备举办的海峡两岸文化交流会。就委托我跟青苗和文本联系,拜托他俩牵线搭桥促成我和苏联系最好加微信。我数次向青苗和文本表达想结识苏的心迹。请他俩向苏转达华促会邀他参加考察团的诚意。
我还托他俩向苏转达促进会顾问兼文宣周英杰(作家)想加他微息勤沟通。我还从发表的百篇随感里挑选巜处女作终问世》一
文和名片,托他俩转发给苏,算我的见面礼。
我给他俩发:我期待你俩送给我的大礼、厚礼!
我的诚意感动了他俩。6月21日,青苗把苏的微信名片发给我。我既激动又忐忑,苏是世界名家,我是无名小卒,加他微信能高攀上吗?他会接收吗?我几次想点添加好友而无勇气下手。
直到二天后的23日上午终于鼓足勇气出手点了添加好友。此后在度时如月的煎熬中期待着……
我多次看手机,焦盼奇迹出现。下午2点多,惊喜的看到苏已接收,并发来祝福语,还抱歉因开会刚看到我加好友的信息。又发:一世兄弟同心在。我的那个激动、兴奋啊……
我给他回:苏主席你好!我期待等你接收,终于盼来喜讯。我上午加你微信,这几个小时等盼你接收,度时如年啊!
我发给青苗:苗妹,万分感谢你的牵线,今下午已和苏会长加微信互聊,为咱兄妹今后携手并肩有了靠山,这是我今生诸多大喜事之一!
我向亲友玄耀:今生又一个第一次和海外名家加微信互聊,真够我激动些时日了。
苏主席又给我发来:1、巜接台湾回家》的影视纪录片,内有歌曲唱出14亿同胞共同心声:祖国统一,接台湾回家,谁敢插手就斩断魔爪。一个中国绝不讨价还价……大陆、台湾永是一家!2、在北京因国际大事,临危受命,正忙于海外工作中,同心同在!
我发给他:我有一见如故(照片)相见恨晚之感,不!来日方长!他回:相见不晚,传统文化对接上祖国文化,擎起红旗同心干,咱弟兄们都在!
周秘书长又委托我和青苗、文本联系,诚邀国际同心会河南分会长王保红来商谈合作事宜。我催问他俩多次,皆因王会长事多特忙,一直未定下来。
直到8月6日,我再次催他俩邀约王会长,并说王会长若走不开,我和秘书长去拜访。稍后青苗回复:王会长回复说明天推掉其它活动在办公室等候。我听后甚是激动、兴奋,约了几个月,明天就能面聊了。
7日上午,青苗开车拉上文本及我和秘书长去企业家俱乐部。早已等候的王会长把我们迎进会客室。
王会长首先介绍了她所从事的事业及任职:欧盟中国委员会〈河南)首席代表;国际同心总会副会长(河南丿会长;国际同心会企业家俱乐部主席;河南省王氏宗亲副会长;中国低碳产业投资中心国际委员会主任;河南宇航航天应用技术研
究院主任;河南省中欧文化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等职。还办有实体公司,以商养企。
周秘书长也介绍了华促会的工作及宗旨。重点谈了正筹办今秋海峡两岸文化交流盛会。
双方又恰谈具体合作事宜。
我这次有幸见到王会长,尤其是当我听她介绍国际同心会总会长苏炳郎发起成立以“诚、信、忠、勇”为信条,其宗旨是以传统文化促进中国人大团结,倡导海峡两岸及世界和平,为两岸和谐的未来,为后世子孙的福祉,你我一起同心用心,让两岸更高庶,世界更和平;让两岸及全球的中国人心手相连,共绽亘古的光辉……听到此,我萌发了加入同心会、为两岸为世界和平尽微薄之力。
同时我也萌发了从今始搜集王保红这位巾帼女杰的拼搏资料,在她为事业拼搏更上几层楼、有更大建树后,无偿为地写部传记。
当天晚上我心急难耐的向王会长提出申请加入同心会,当一名光荣的会员。她回复:国际同心会热烈欢迎你,我们同心致远航。随后发来入会申请表。我又是激动兴奋的速填好表发给她,在职业栏的后边写了:退休后被多个伯乐返聘在数家省媒任职;已著二十多部书。
她回复:已发总部待审核通过。同心会热烈欢迎您!
递上申请七天后的8月13日,王会长和晁青苗同时发来苏炳郎总会长于11日签发并盖章的聘我荣任……〈见附上的荣誉证书)。
感恩总会长苏炳郎和副总会长王保红俩个伯乐的赏识。我也定会不辱使命
这是我近日开创的又一个第一次冲出国门、冲向世界……也是我握笔数十年结的一个果!
继续拼搏再摘硕果!
2023年8月13日于郑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