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当代诗人作家超然
原创首发散文
从“棣花古镇”走出来的名家大师
作者\超然
去年“五·一”放假前的一天上午,我在《作家摇篮》文学群里发现孙亚玲女士转发的,关于举办以“我在平凹老家等你”为主题的“棣花古镇杯”全国旅游文学大赛启事的有关信息,参赛之意油然而生,我想写一篇散文。首先想到的是,确定什么样的题目、又写什么样的内容呢?
曾记得我在蓝桥初中当校长期间,借蓝关古道去过黑龙口,去过商洛城,但并未去过贾平凹先生的家乡商洛市丹凤县棣花镇。于是,我决定在“五·一”放假期间去,去的过程中一边游览、一边采风。这样做,就不愁没有题目和内容来写了。
“五·一”放假后,我约了一位朋友,他开着私家车载我一块去。由于是第一次去,沿途人生地不熟的,所以我俩边打听边行驶。好在一路顺风,早晨从蓝田县城出发,下午两点左右就到达目的地。
刚一下车,我就感觉到暮春时的“棣花古镇”,环境清爽清新清静、舒适宜人,山好水好、人杰地灵……这里是康养仙境,这里是文学高地。正所谓“秦岭最美是商洛”,确实名不虚传……在环视中我才发现“平凹之家”“平凹老宅”“贾平凹文学馆”三个引人注目的门牌。
在走进“贾平凹文学馆”、看到贾先生那一部部馆藏经典名著的一刹那间,我的脑海就浮现出了征文参赛作品的题目,即《走出“棣花古镇”的名家大师》。兴奋之余,我在心里说:对,对对对!就写名家大师贾平凹其人其事吧!

(一)
我并未专门研究、梳理过贾先生的生平经历及其文学心路历程,只是零哩零碎地知道一些。
据说他出生在“棣花古镇”一个耕读传世的农民家庭,从小受严父慈母的影响,他勤奋好学、积极向上。上高中的时候就开始写诗写散文,并开始投稿。高中毕业后因一次偶然的机会,他走出了自己的家乡“棣花古镇”,跨进了西北大学的门槛,攻读文学系中文专业。大学深造结束后,他基本上长期定居在西安,成为专业作家,几乎每隔两年就会写出一部长篇小说。这在陕西乃至全国的作家群里,都是罕见的。
我认真阅读过他的许多长篇大作,譬如《浮躁》《废都》《白夜》《怀念狼》《秦腔》《高兴》,还有《带灯》《山本》《暂坐》《秦岭记》,等等。其中《秦腔》荣获茅盾文学奖,《高兴》被改编成电影在全国放映。与此同时,他曾兼职陕西作家协会副主席、主席乃至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等,主编纸刊《美文》和《延河》。基于以上文学成就,才奠定了他在文学界那“名家大师”级的身份和地位。

(二)
树长的再高再大,始终不会脱离扎在土地里的根;风筝飞的再高再远,永远不会摆脱系着它的线。“棣花古镇”,就是“名家大师贾平凹”的根和线、脉和魂。这从他创作的许多长篇小说里的情节、人物和环境等,都能看得出来。
《秦腔》,以清风镇(生活原型就是“棣花镇”)的农村生活为题材,主要反映了夏家两代人即夏天义、夏天智与夏雨、夏风不同的人生经历、感悟以及性格、命运,揭示了农村“上学难”“看病难”“养老难”等跟农民直接有关的社会热点难点问题,而勤劳善良、多才多艺而又酷爱秦腔、大胆挑战爱情风险的女性人物“白雪”,给我留下了刻骨铭心的印象。
《高兴》,看似是以城市生活为题材的作品,其实是对农村农民生活的拓展和延伸,反映了许多从清风镇走出去的农民,在西京城打工而变成农民工的人生经历与感悟以及性格与命运。其中主人公刘高兴这一人物形象塑造得比较丰满,他精于心计、善于做事、热爱生活、喜欢整洁而又颇具爱心以及责任感正义感,且有儒雅风度……
《山本》和《秦岭记》,主要写作者在秦岭山脉里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想和所感所悟,当然其中离不开贾先生在秦岭以南即商洛、丹凤以至“棣花古镇”的生活经历与积淀。
《废都》里的人物庄之谍、《白夜》里的人物夜郎、《高兴》里的人物刘高兴,以及《带灯》中的人物元天亮、《山本》中的人物麻县长、《暂坐》中的人物羿光……其实他们身上都有“贾先生的影子”。

(三)
“树大招风”“枪打出头鸟”。此话不假。
当贾先生著作等身、在文学创作方面取得卓越成就的时候,他被美誉为文学陕军中的“三驾马车之一”、“三匹黑马之一”(其中还有路遥和陈忠实)(我以为如今还可增加另一个即陈彦,变成“四驾马车”),他在陕西乃至全中国全世界都有了知名度和影响力。于是,一些人就害红眼病,嫉妒、诽谤、诋毁乃至抹黑、打压的语言行为接踵而至。
有人说,他是“农民作家、草根作家”;有人说,他是“流氓作家”;有人说,他为他的女儿贾浅浅的求学、就业创业等事“走后门”,以权谋私,徇私舞弊……
试问:贾先生以三农问题为题材搞文学创作,有什么错?在作品中为了塑造人物形象,写人的吃喝玩乐、七情六欲等自然属性即人性,有什么错?为女儿贾浅浅的求学、就业创业以及文学梦的实现,操点心、办些事,又有什么错?……让我奉劝世人,请别动辄就把贾先生作为文学人的一些很正常的行为上升到政治层面或者道德层面,别有用心地加以渲染、小题大作乃至扣帽子、打棍子!因为“金无足赤,人无完人”,更何况“文革时代”早已一去不复返了!
当我在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参观“贾平凹纪念馆”的时候,恍然大悟:贾先生才真正是从“棣花古镇”走出来的名家大师,西安古都就是他的第二故乡。
当我去商洛丹凤棣花镇旅游、发现贾先生在其老宅旁建造的“贾平凹纪念馆”的时候,如梦初醒:贾先生似乎从“棣花古镇”走出去而又返回来了,因为这里有他难以割舍的乡愁记忆,这里也是他这位蜚声海内外文坛的“大师”级中国当代作家的根与魂……
写于2023年5月7日
修改于2024年4月18日
(大约2000多字)
作者简介
超然(笔名),实名郝文鹏,男,汉族,1959年10月出生,陕西省蓝田县桐花沟村人。中文大专学历,中级语文教师,从教36年,兼职过初中教务主任、副校长、校长、党支部书记,曾结集出版教育教学论文集《教坛拾贝》。2009年开始文学创作,迄今已拥有多种体裁的文学作品近200万字,散见诸多纸刊和网媒,并结集出版文学作品综合集《文苑撷趣》、小说散文合集《岁月留痕》、诗歌集《诗风鹏韵》。现为蓝田县退休教师,世界汉语作家协会.诺贝尔文学研究院终身院士、世界诗歌作协.中国诗人作家网文学理事,名篇.金榜头条新编现代诗诗社社长,中华诗词学会会员、陕西省作家协会会员、陕西省散文学会会员,也是诸多网媒文学组织的认证会员或签约作家或文学顾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