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江北水城,大美聊城。运河名城,山东临清,江山如此多娇,运河浪花真好。每篇文章阐明一个道理,每首诗歌突出一个主题,雅俗共赏,怡情益智,启迪人生。请大家分享。


【编者按】生活是文学创作的源泉。孙利老师用心书写人生,文章选材得当,文笔流畅,贴近生活,充满时代气息,有平凡故事,有人家温度,有世间亲情,朴实无华接地气,娓娓道来,耐读耐看,图文并茂,养心养眼,敬请大家沏一杯清茶,静下心来阅读孙利老师记录生活的优美散文《我家住在羊头锅胡同》
【原创首发】
我家住在羊头锅胡同
文/孙利(山东)

雨是有故事的,随着每一声滴落,就是一段故事的开启。
清晨,一场秋雨浙淅沥沥,我一身洁白,撑起一把雨伞,走进了小巷。
小巷清幽,早起的人们偶尔从我身旁匆匆而过,有骑车的,步行的。我走在这里,感到一股熟悉的气息扑面而来,仿佛从一个长长的梦中醒来。
我一手撑伞,慢慢往前走,呵!胡同中那棵老槐树依然健在。它历经沧桑五十年有余,深褐色的枝干依旧苍劲有力,如狂龙巨蟒般盘旋着,挣扎着,伸出仅有的绿叶,争先恐后地汲取着雨水的滋养。

树下,有一些石凳,已经被老伙计踢得歪歪斜斜,显出一副颓败之势。当年这可是大人孩子们必争之地。
我家这个胡同叫“羊头锅胡同”,胡同不宽,不到一丈。里面有一半的人家从事宰羊、卖羊肉的营生,所以只要进了胡同口,大老远就能闻到羊肉味。
再往里走,就到了我家。我家有三间北屋,两间东屋,一间西屋,院子不大,种了一棵榆树。记得小时候爸爸妈妈上班,家里老是没人。每天放学,我进门的第一件事,就是扔下书包去碗厨里掰半个馒头,一边跑一边咬,一眨眼就没了影。这里的胡同是大胡同套着小胡同,就像迷宫一样,我是窜到哪家在哪家玩。
我轻轻推动自家大门,却怎么也推不开,只能透过门缝往里看。只见院子里长满了半米高的杂草,榆树也已经衰老,低着头,一副与世无争,无奈于现状的样子。
连天雨幕寒风起,眼看着秋天即将过去,但它终究还是要回来。而永不回头的,是那些在时光里越走越远的亲人。在这个季节里,摘一朵黄菊寄给思念的亲人,最适合不过了。
父亲已离开十几个春秋,每到这个季节我就倍加思念。看着老槐树下一朵朵盛开的寒菊开始衰败,逐渐失去光泽,萎缩成一团团,这让我联想到父亲因疼痛而纠结的脸庞。都说,天冷是为了提醒你,亲人的温暖有多重要。今天,我又一次感到寒冷,却得不到父亲的半点叮咛。
不管你愿不愿意,从出生的那天起,所有的人都在与你渐行渐远,纵然怎样深情地挽留,也改变不了实事。就像十几年前的那个秋天,父亲躺在病床上,无论我们怎么呼唤,怎样虔诚祈祷,父亲的生命终究离我们远去。如此突然明白,我们每个人只是时光长河中的一滴水,总要迷失,互相告别,互想遗忘。所以在这里我只希望父亲在那边没有疾病,一切安好。

我家前院是叔叔家,在我小时候叔叔就去了外地,房子空着没用,就租给了一个外地人。
这个外地人是一个孤零零的老头,在我们这里干着收羊皮的生意。街坊邻居称呼他为蔡大,我们这群孩子也就跟着这么喊。蔡大额头上有一道道皱纹,皱纹连着眼角,一笑脸上开满了花,给人一种慈眉善目、和蔼可亲的感觉。他也确实对我们胡同里的孩子很友好,尤其対我更是好上加好。
蔡大家里有很多水缸,缸里泡满了各种羊皮。他每天忙忙碌碌,从缸里捞出羊皮,反复地用刀刮蹭羊皮上的油和肥肉,直到刮干净为止。刮完以后再洗,洗完了再凉,如此反反复复好几遍。几天后一张张毛绒绒、柔柔软软、白白净净的羊皮便挂满了院子。不知道的人走进来,会以为蔡大养了一院子羊呢。
听蔡大说他家就住在草原上,到处都是洁白的羊,远远地看过去就像一朵朵白云。
蔡大每天都要清洗羊皮,弄的满院子臭气熏天,尤其到了夏天气味更大。本来院子里有棵柿子树,它的枝条却疯了似的往外长,估计也是被迫无奈的吧!
我倒不是特别嫌弃他院里的气味,因为我从小喜欢羊,喜欢它身上的膻腥味,我感觉那里面有一点淡淡的甜。因此每天放学,只要家里没人我就待在蔡大家,有时也帮他抬抬水,晒晒羊皮。
蔡大的手由于长期浸泡在药水里,变得又黑又瘦,而且天一冷就裂成了八瓣。即便如此他都舍不得给自己缝一副羊毛手套,意外的是在一个冬天我却收到了一副暖暖的毛手套。

我带着羊毛手套到处炫耀,一天邻居二娘逗我说:
“这手套又暖和又漂亮送给我行吗?”
“这怎么能行,这是俺大给俺做的,就这一副,怎么能给你?”
“哎呦喂,叫得这么亲,你小子干脆给人家当干儿子算了。”
“好呀!当就当,我这就给爸爸说去,我要天天戴羊毛手套,还要穿羊皮袄。”
我的话很快就传进了蔡大的耳朵。
有一天,他挑着担子碰见我,笑着说:“娃呀!你要给我做儿子吗?”
“对呀!”
他张着嘴继续大笑,额头上的白发,也随着笑声一起抖动。
“为啥呢?”
“我要穿羊皮袄。”
“行,你现在还小,等长大了,我就做一整张羊皮的皮袄给你穿。”
听了蔡大的话,我心里美急了,只等着自己快快长大。
这以后,蔡大就更疼我了,每次赶集回来都给我带些小礼物,有时是一块糖、一把红枣、一块烤地瓜。而且见到我就摸摸我的头,乐呵呵地给我量身高,并且还专门给我找了一个平整的地方,背靠着墙壁画上道道。有一次他指着墙上的道道跟我说:“你看这么多天过去了,还没有长过它,你要再不长,就见不到我喽!”听到这里我心一颤,看着他头上的白发,还真担心他会生病。
不知为什么从此以后,见到他我就能想到死,想到他会在某一天突然离开我。
有一年,我们这里大集,我想着蔡大肯定会早早出门,我想去送他,所以也早早地来到大门口。
院内那棵柿子树的树梢,挂着为数不多的小柿子,经早晨的太阳一照,好像里面点了一支蜡烛,红得透亮。我正看的出神,门吱扭一声打开了,我走近一看,挑担子的并不是蔡大。

我非常失望又很诧异,闷闷不乐地回到家,一句话也不想说。
后来听大人讲蔡大回到老家没过多久就去世了,生意让给了他的儿子。我不相信意外来得这么突然,有好几次偷偷地站在门口,望着树梢上那几个孤零零的小火柿子,希望蔡大能突然出现。柿子探出墙外挂在门前,给人一种喜庆的感觉,可是我却没有等来蔡大。回头再看看胡同墙上画的那些道道,我哭得很伤心。
等我长大以后,我总感觉除了母亲以外,再没有谁像蔡大那样朴素地疼爱过我——没有任何希求,毫无企望的疼爱。如今三十多年过去了,老胡同已物是人非,每每回到这里,我常常想念他,也常常想找回那副羊毛手套。可是,它却早已不知被我丢到哪里去了。
今天,我手扶老槐树,沧桑握在手中,硌得生疼,正当我怅然若失之际,不远处仿佛传来一阵童声:“二八二五六,二八二五七,二八二九三十一………”这声音让我倍感亲切。

【作者简介】孙利,山东省临清人。中国铁路作协会员、济南市作协会员。在多家报刊、微刊发表散文、小说、报告文学累计十多万文字。喜欢把生活中的酸甜苦辣变成一行行文字,一篇篇文章,让生命更精彩,让生活更美好。
【平台主编简介】
韩积蕊,笔名寒冰,山东临清人。自幼喜欢读书,擅长书法、篆刻。民盟盟员、中学退休教师。山东省作协会员、山东省五老”志愿者,聊城市老教师宣讲团成员、京杭书院宣讲团成员、临清市关工委传统文化宣讲团成员、市委宣传部理论讲堂(电视台)宣讲人,市老年大学古典文学讲师,《都市头条·运河浪花》文学平台认证主编。1988年开始写作,编撰六部书稿(120万字),出版三部。在市电视台录制的视频登上《学习强国》平台。著书立说搞讲座,发挥余热做公益。

【运河浪花】
~~~~~~~~
纵情笔墨 愉悦自我
~~~~~~~~
特邀顾问:冯喆
文史顾问:文博 鸿涛
总编:运河浪花
主编:寒冰
美编:玉玲
校对:凌云
编审:冰凌斋主人
编委:立诚 圣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