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寺馈茶知谷雨,人家插柳记清明”
——谷雨的内涵与文化
林占东
谷雨,是我国农历二十四节气之中的第六个节气,也是春季最后的一个节气。谷雨之日北斗七星勺柄开始指向辰位,太阳到达黄经30°。谷雨在每年公历的4月19日—21日之间交节。谷雨与雨水、小雪、大雪等节气一样,都是反映降水现象的节气。它将“谷”和“雨”联系起来,表示降水状况和“雨生百谷”,反映了“谷雨”的农业气候意义。
我国古人将谷雨分为三候:一候萍始生,二候鸣鸠拂其羽,三候戴胜降于桑。意思是说一候时降雨量增多,水中浮萍开始生长;二候时布谷鸟开始鸣叫,提醒农民伯伯开始播种;三候时桑树上开始见到戴胜鸟,预示着蚕宝宝将要生长。
谷雨节气最主要的气候特点是春雨绵绵。进入谷雨以后,全国大部分地区气温逐渐升高,降水明显增加, 但北方地区气候干燥,昼夜温差仍较大。(1)在长江中下游、江南一带降水明显增多,尤其是华南地区,一旦冷空气与暖湿空气交汇,往往形成较长时间的降雨天气。(2)秦岭-淮河流域基本是江南春雨和北方春旱的分界线:以北地区,大举南侵的冷空气虽然减少,但其影响活动并没有停止,很多地方会出现初雷现象。以南地区,降水也开始逐渐增多。(3)北方地区,到了“清明断雪,谷雨断霜”的时候,降水稀少,不利于农耕播种,所以有“春雨贵如油”之说。条件较好的地区,在播种前一般都要进行春灌,以保护土壤墒情。
谷雨节气农业生产的特点:谷雨以后,我国大部分地区的天气逐渐变暖,降雨逐渐增多,空气中的湿度也逐渐加大,这种暖湿天气非常适合谷物生长。(1)西北地区,气候干旱,此时仍是“春雨贵如油”的少雨季节,防御春旱依旧是当地十分重要的工作。(2)华北平原,霜期结束,谷子、水稻进入播种时期,一定要不误农时。(3)黄河流域,冬小麦正处在拔节或抽穗阶段,要抓紧施好孕穗肥,保证小麦产量。(4)长江流域的水稻、烟叶、红薯也进入插秧播种时期。(5)气温上升较早的闽南、广西地区的小麦则已成熟收获,抓紧收割。此时春茶的采制也已经进入旺季,宜抓紧采摘。
谷雨节气养生与保健:(1)谷雨节气以后,空气中的湿度逐渐加大,因此需要预防“湿邪”侵袭伤身。具体做法是:一要开窗通风、加强保暖,不要着凉,多晒太阳,适当运动。二是如果已有“湿邪”侵入,可在日常饮食中增加一些利水祛湿的食物,如玉米、茯苓、冬瓜、薏米、赤小豆等。(2)谷雨养生既要养肝护肝,还要健脾运胃。因为过了谷雨则意味着春季即将过去夏天即将来临,夏天以炎热潮湿天气为主,因此根据个人体质情况,适当多吃一些健脾祛湿食物,如香椿、黑豆、山药、鲫鱼等。(3)谷雨过后气温升高,雨水增多,湿气、冷气很容易从裸露的部位进入体内,导致感冒。所以仍要防冷保暖,注意早晚添加衣服。(4)合理运动。谷雨时节,天气温暖,空气清新,人们可以根据自身状况,选择适合的运动项目,如慢跑、做操、打球等;也可以到野外踏青郊游,畅达心胸,怡情养性,疏郁散滞,祛湿排毒,打通汗腺,畅通气血,提高心肺功能,加强新陈代谢,增强身体素质,减少疾病的发生。(5)精神情志。要重视精神调养——戒暴怒,忌情郁,勿心急,莫躁动。可以听听音乐、钓钓鱼、打打太极等,以防肝火亢动引发疾病。
谷雨节气的习俗有:喝谷雨茶、走谷雨、赏牡丹、祭海、食香椿、祭祀文祖仓颉等。
(1)喝谷雨茶。传说喝了谷雨这天上午采摘制作的茶会清火、辟邪、明目等,所以南方有谷雨摘茶习俗。谷雨这天不管是什么天气,人们都会采摘一些新茶回来制作喝了,以祈求健康。谷雨茶也就是雨前茶,又叫二春茶。春季温度适中,雨量充沛,加上茶树经半年冬季的休养生息,使得春茶芽叶肥硕,色泽翠绿,叶质柔软,富含多种维生素和氨基酸,使得春茶滋味鲜活,香气怡人。中国茶叶学会等有关部门倡议将每年农历“谷雨”这天作为“全民饮茶日”,并举行各种和茶有关的各种活动。
(2)走谷雨。古时有“走谷雨”的习俗,谷雨这天青年妇女要去走村串亲,即便不走村串亲也要到野外去走一走,寓意人与自然相融合,强身健体。另外在这一天里,很多地区的人们还会根据当地的风俗特点去“走百病”,预示大家能够去除百病,让自己身体变得更加健康。
(3)赏牡丹。谷雨前后是牡丹花开重要时节,因此牡丹花也被称为谷雨花、富贵花。清代诗人顾禄有诗《清嘉禄》“神祠别馆筑商人,谷雨看花局一新。不信相逢无国色,锦棚只护玉楼春。” 至今山东菏泽、河南洛阳都会在谷雨时节举办牡丹花会,供人们观赏游玩,吸引来了大批游客,促进了当地旅游经济的发展。
(4)祭海。谷雨节也叫渔民出海捕鱼的“壮行节”,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渔民们出海捕鱼前要举行海祭——抬着供品到海神庙、娘娘庙前祭祀,或抬至海边,敲锣打鼓,燃放鞭炮,对着大海祭祀,场面十分隆重壮观,祈祷海神保佑平安。
(5)食香椿。谷雨前后是北方香椿上市的时节,这时的香椿醇香爽口、营养极高,有“雨前香椿嫩如丝”之说。人们把谷雨采摘、食用香椿叫“吃春”。香椿芽分为紫椿芽、绿春芽,紫椿芽最佳。鲜椿芽含有丰富的蛋白质、胡萝卜素和维生素C,其芽、叶、根、皮和果实均可入药,具有着健脾开胃,理气通畅、止泻润肤作用。
(6)祭祀文祖仓颉。陕西白水县谷雨祭祀文祖仓颉的习俗,是自汉代以来流传千年的民间传统。相传仓颉创造文字,功盖天地,黄帝为之感动,以“天降谷子雨”作为其造字的酬劳,从此便有了“谷雨”节。此后每年谷雨节,附近村民都要组织庙会纪念仓颉。
谷雨天暖万物,“雨润百谷”,这是关乎百姓生产、生活的一个重要节气。古往今来历代文人都对谷雨都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宋代诗人舒邦佐有诗《春日即事五首》:“谷雨催秧蚕再眠,采桑女伴罢秋千。前村亦少游人到,牛歇浓阴人饷田。” 诗意是:谷雨时节,催着插秧,蚕儿蜕皮,不动不食,采桑女伴们,也停摆了秋千。前村也少有游人到来,耕牛在浓阴下歇着,家人把饭食送到了甜头。这首诗描述了谷雨时节耕种、插秧的繁忙景象——以游人少反衬种田人多,以牛歇浓阴、送饭到地里反衬人们农忙。
宋代诗人黄庭坚《见二十弟倡和花字漫兴五首·其一》:“落絮游丝三月候,风吹雨洗一城花。未知东郭清明酒,何似西窗谷雨茶。”诗意是:柳絮纷飞,蛛丝游动,正值暮春三月,风吹走了雨洗去了满城落花。不知道在东城外共饮清明酒,比起坐在西窗下同饮谷雨茶怎么样?这里将清明城外饮酒与谷雨西窗品茗比较,别具一番情趣——清明饮酒能够激发斗志,奋发有为,不忘先人,继往开来;谷雨喝茶能清火明目,健康身体,闲话当下,畅想未来。
金朝诗人完颜璟《云龙川泰和殿五月牡丹》:“洛阳谷雨红千叶,岭外朱明玉一枝。地力发生虽有异,天公造物本无私。”诗意是: 谷雨时节,洛阳城里的牡丹花红了一片,可岭外像红宝石的牡丹才开了一枝,地力的生发即使有一些差别的话,可是天公创造万物原本是没有私心的。这里将城内与岭外牡丹花开进行了对比,是地形地势不同导致的差异,但上天对万物还是一样的。
明代诗人唐寅《牡丹图》:“⾕⾬花枝号⿏姑,戏拈彤管画成图。平康脂粉知多少,可有相同颜色无。”诗意是:⾕⾬时节,牡丹花开,挺好看,拿起画笔画成⼀幅画,平康坊虽然美⼥如云,也未必有⼀个能⽐得上这花⾊好看。这里把牡丹与美女对比,高度赞美了牡丹的国色天香、雍容华贵。
“清明忙种麦,谷雨种大田。”进入谷雨,气温升高,雨水增多,到了农耕大忙时节。大地里机器隆隆,人声鼎沸;梯田上山欢水笑,牛哞马嘶;道路边杨花飞舞,柳絮飘落;树林梢子规夜啼,黄鹂晨鸣;花园里牡丹吐蕊,樱桃红熟;植物园中松青柏翠,榆黑桦白……天暖万物,“雨生百谷”,大自然到处都是一派勃勃生机。
2024.04.17
作者简介:林占东,内蒙赤峰人,中学语文高级教师,对文学历史哲学及国学经典稍有偏爱,不时写一点文字,来抒发内心感受。先后在《文苑》《田园》《山河》等纸质报刊和《中国诗歌文学精品》《作家美文》《锡伯河文学》《凤凰城文学》《作家》《红豆原创文学》《世界文学传媒》等公众号平台以及深圳头条、广州头条、北京头条上发表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