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归故里前就已订好返程票,在洛阳最多停留三天,行程安排得满满当当。
4月5号,乘车到洛阳亲戚家的时候已是晚上九点。第二天清早醒来之后,考虑现在的年轻人都忙,不想给他们添麻烦,况且自己持有老年证,公园景点免门票,公交地铁又便利,就想一个人在市区里遛达遛达。未曾想,天刚亮外甥女就打来电话,让我别吃早餐,在亲戚家门口等她来接。
不一会儿,外甥女和她老公——李辉开车过来了。第一次见到李辉,他穿着得体,气质不凡。李辉介绍说:女儿在苏州念大二,放假没啥事,今天特意过来陪陪我这位大西北来的客人。然后,再尝尝洛阳小吃。尽管我不愿意,但也只能客随主便。就这样,吃完早餐因我再三坚持,李辉才开车把我送到白园景点。

白园景点在龙门石窟景区内——龙门东山琵琶峰上。从景区停车场到白园足足有两公里。外甥女劝我坐观光车,我谢绝了。我想:坐车走马观花,不如步行,边走边看边取景,多惬意。白园门楼看上去并不高大雄伟,也说不上巍峨壮观。然而,它却给人一种庄严肃穆,高深莫测的神秘感。白园为纪念性园林,占地面积大约44亩,建造紧密精致高雅。1982年,洛阳市政府拨款重修,1985年对外开放,人文自然景观美不胜收。

进门直行,拾阶而上,呈现在眼前的是竹林清风,溪流挂瀑,三季有花,四季常青,峰峦叠翠,曲径通幽。龙门东山也叫香山,与北京西山东麓的香山并没有任何关联,秋天也没有红叶,但却同样有着很高的知名度。这里的山谷,叫青谷。青谷把东山北坡分出一座峰,叫琵琶峰。白园沿着青谷而入,绕琵琶峰而建。园林屹立于山间林海之中,颇有仙风道骨之神韵。其间有白池,听伊亭,石板桥,竹林,白莲。进入青谷,白瀑飞泻,池水荡漾,白莲飘香,松风摇曳,令人心旷神怡,真乃风水宝地也!
路转峰回,来到听伊亭。这里林木葱茏,山泉叮咚,池水荡漾,典雅玲珑。据说,此亭系白居易晚年与好友元稹、刘禹锡对弈饮酒、品茗吟诗作赋的地方。面对此景,我不仅感慨万千——下次再来,一定约三两诗友,推杯换盏,穿越时空,体味大师神态。
由听伊亭而上,出现一古朴典雅阁庐,题额“乐天堂”。乐天堂是诗王作诗会友之处。室内山石裸卧,汉白玉塑像,素衣鸠杖,潇洒自然,银须飘逸,栩栩如生,飘然欲仙,静座山石之上,给人以深思明世之感。站在堂前,可回味诗人原作“门前常流水,墙上多高树。竹径绕荷池,萦回百余步”之内涵。

出乐天堂,沿石阶漫步而上,即琵琶峰顶,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白居易头枕洛河,脚蹬香山,长眠于此。墓前型石铺地,墓后草坪如毯;周围苍松翠柏,青山绿水环绕。传说洛阳人和四方游客,知道白居易平生喜酒,前来瞻仰拜墓,均带美酒祭奠。久而久之,墓前方丈宽的土地上常湿洇漉漉,没有干燥的时候。
诗廊是白园的精华妙处,聚集游人最多。立石38块,均为中外名家书写,行草隶篆,既可欣赏白居易的千古绝唱,又可领略中华书法艺术之精美。

游完白园,我的感受有三。
首先,你得喜欢唐诗,喜欢白居易,其码会背十几、二十几首白居易的诗,亦或会吟诵《琵琶行》《长恨歌》其中的精华段句。从诗人的不朽诗文中,品读诗人的高洁人生。穿越时光隧道,走近诗人,进行心灵交流。
其次,应该学习和传承白居易的亲民、爱民情怀。《秦中吟》《卖炭翁》为什么会产生深远影响,经久不衰。除了独特艺术魅力之外,更重要的是他倡导的“文章合为时而著,诗歌合为事而作”的主张。反映民间疾苦,同情人民辛酸,振奋民族精神。
三是,这里的人文景现都围绕白居易的人品诗风而展开。明山秀水,花木树石,亭台楼阁,碑碣廊庑,无不体现诗人情性,大家风采以及得体于自然的完美特色。
吟诗拈绝:
香山无意埋铮骨,洛水含情葬士魂。
后世慕名团拜谒,传书接力效诗尊。
走出景区大门,李辉和外甥女早已等候在那里。(2024年4月16日)
(图片来自网络,特此致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