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特约诗人.作家玩水山人老师风采


请欣赏都市头条江南文学第885期隆重推介特约诗人、作家玩水山人老师长篇小说《误入玄界》第一章(连载:第01期)

序:
玩水山人(覃报)老师是位多产、高产的诗人、作家。由于文学爱好所然,我俩相识于2019年柳州市、来宾市、河池市(简称:“柳来河”三市)的文学爱好者代表在广西的融水苗族自治县的文赛会上。并且,我对玩水山人老师留下了深刻的良好印象。玩水山人老师从事教育工作几十年,桃李遍天下,文学功底深厚。细读他的作品无不让人敬佩。《误入玄界》长篇小说文采绚丽,故事情节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内容跌宕起伏,引人入胜。《江南文学》即慕名同玩水山人老师约稿连载,荣幸地得到了玩水山人老师的允许。《误入玄界》长篇小说由于篇幅较长,《江南文学》微刊容积较小,故只能将老师的巨著分期在《江南文学》网络微刊上连载刊发……
☆☆☆编者注☆☆☆

长篇小说连载:《误入玄界》
作者:玩水山人

第一章
二十世纪六十年代闹了几年大旱灾,人们饿着肚子还必须忙着生计,每家每户每个人都是为着养活生命而千方百计寻找能充饥的食物,就因为艰难度日,那几年的农村生育率非常的低,进到村里,想听到婴儿的哭声都是难有的事儿,人们日夜盼望老天开恩,赐给人间一些甘霖,哪怕来一场小雨也让田野的草儿和野菜泛些绿色来给人类些许希望。
农历壬寅年八月廿四夜里的子时,伸手不见五指,突然一声惊雷炸响,在冯家村村头的一间瓦房里,也同时传来划破夜空婴儿鲜亮的哭声,那是喜悦的信息,是难得的新生命的到来。
奇怪的是,这冯姓家产下婴儿的这间简陋瓦房听到大雨的疯狂下着声音,而家人在院子里在厨房里忙乎着却没有半点的雨水,原来是以这间屋的屋脊为界,后半间有倾盆大雨而前半间屋却是干燥如故,冯家的奶奶流着开心的泪水掌灯端详宝贝孙儿的时候也惊奇地发现,这个白白胖胖的婴儿的后脑勺长了黑黑亮亮的头发,而圆圆的脑袋的前半部分却是光溜溜的,她一下子想起似乎在哪里见过这个模样的额头,对了,在很多地方墙上挂的那种大照片就是这样的额头,可眼前这婴儿的额头的发际比人们熟悉的那照片的还更高,这奶奶在喜出望外的同时,心里多了一份说不清楚的自豪。

真是无巧不成书,婴儿来到人间不到一袋烟的工夫,隔壁的生产队的牛栏里也传来了新生牛犊的叫声,生出来的是一头黄牛。几天以后,大雨陆续下来,让乡村们苦熬的旱灾终于有了转机,生产队长联想到这些喜事,他到冯家道喜的时候便随口笑着说让这可爱的宝贝婴儿叫“冯黄牛”吧,这山村没有读书人,队长也是个文盲,而冯家人世代是佃户,祖上都是目不识丁的老实巴交的庄稼人,也就由队长给起的名算了,因为全家人也没有什么讲究的学问,只是叫了几天后,孩子的父亲感觉宝贝儿子叫“黄牛”总是有点不顺耳,于是就请念过一年私塾的放牛老叔帮改一下名字,这个放牛老叔平时脑子也不好使,他说改名不难,在“黄牛”二字的基础上多加些笔划就行,最后改成“冯横生”,小孩的父亲也稀里糊涂说好的好的,以后这小孩登记户口和上学的名字就是“冯横生”了。
冯横生慢慢长大,从头到脚就是个憨厚的长相,虽然身体不弱,但缺乏威武的气势,同村的伙伴们喜欢和他一起玩耍,也有一些人爱欺负他。
冯横生上小学是在村里的祠堂那里就读的,那年头有祠堂改作学校让孩子们能读书识字就是很庆幸的事情了。冯横生上小学一年级时,同桌的冯二狗嫉妒冯横生写字漂亮经常得老师表扬,就用小刀将冯横生的毛笔割掉笔毛,结果才过两天,冯二狗在小河沟摸鱼因日头太烈,水火相攻从而中暑就死掉了。上小学二年级时,经常看到冯横生和其他同学一起在学校简易球场上拍打一个形同苹果一样的小胶球,小球弹落到同学冯五麻的脚掌上,冯五麻伸手就打了冯横生一巴掌,还责令要冯横生赔偿他五毛钱的疼痛费,限期三天要得钱,可是才到第二天冯五麻就不见来学校,再过几天就听说冯五麻死了,当时有人说是得了肺结核死的,村里人也不知道肺结核是什么病。到了小学三年级,在上学的路上有个深水潭,经常欺负冯横生的冯全彪,在经过水潭时抢了冯横生的烤薯,并把冯横生推倒落下潭中,看到冯横生在水中挣扎时冯全彪慌神拔脚就逃跑,谁知一块突起的石头绊住了他的脚,从而冯全彪也掉落潭中,两个小子各自挣扎自救,最后冯横生喝足了潭水奄奄一息抓到岸边的石头,冯横生福大命大得救了,而同样不会游泳的冯全彪却沉下潭底了,待到大人把死去的冯全彪捞起,冯横生还虚弱躺在自家床上。

日子一天一天过去,冯横生也一天一天的长大。他喜欢打鸟捉鱼,村里的小河经常有他的身影,他也经常有所收获而开心。
六月的一个星期天,他扛着一把锄头连带一个小桶向河边走去。到河边放下工具,发现一个不大不小的新洞,洞的大小刚好可以伸手进去,洞里有水,洞深所以什么也看不到,冯横生不假思索就伸手掏进去,紧接着他就突然“啊!”的一声惨叫,急忙把手抽出来,这时看到连接他手指的是一条长长的东西,差不多有一米的长度,冯横生被那东西咬住手指,无论如何都不肯松口,冯横惊恐万状,痛得他脸色大变。
冯横生疼痛得立即把手从洞里抽出,那紧紧咬住他的右手中指的长条的东西,是条滑溜溜的足有两斤的大黄鳝,尽管黄鳝没有毒,牙齿也不是很尖利,但那咬合力异常的厉害,让冯横生瞬间痛得满额头的汗珠,他那面孔也改变了往常的形状,可见这大黄鳝也是一条危险的鱼。
此时的冯横生想叫别人帮忙解除这个危险,可是附近就是个人影都没有,他用力摔动几下,非但不松口反而更疼痛了,他用另一边手想撬开黄鳝的嘴,但手指碰到那滑溜溜的的黄鳝头就是使不上劲,于是他想到身上带有小刀,他笨拙地打开小刀准备割下那条黄鳝的头,他寻思着被割断了头的黄鳝总该松口放开了吧,当他的小刀指向黄鳝的头部时,那黄鳝的全身却很灵活伸向他拿刀的手,生生地把冯横生的左手腕绞住,情急之下的冯横生张开自己的嘴,就用自己的牙齿猛蛟黄鳝的腰部,这下黄鳝才解开刚才绞紧手腕的身体,但那咬紧手指的黄鳝嘴还是坚持不松开,冯横生狠心用刀一割,鲜血从黄鳝的颈部涌了出来,一滩不小的血迹留在地上,这才得以解脱。
由于刚才忍着剧痛,动刀时也割伤了自己的手指,看到右手中指的指尖有一划不明显的伤口,滴在地上的那滩血就是黄鳝和他的血一起混合而成的。此刻冯横生的脸好像缺少了血色,那是恐惧造成的,他没有了继续找鱼的心情,于是就将这条半死的黄鳝放在小桶里带回家来也算是今天出门有了收获。
当他一脚踏进自己家的院子时,突然有一团暖乎乎湿乎乎的东西落到他那光光的前额上,他下意识用手一摸,是一泡鸟屎,这种倒霉使他非常沮丧,他自言自语骂了一句解恨的话,便钻进厨房整理这条黄鳝了。只见他麻利地除掉鱼的内脏,他明白黄鳝太长放在锅里不好摆弄,于是他又迅速将这条黄鳝砍成约二十节的小块,在炒锅里烧开两勺香油后就倒下切断的黄鳝肉,约摸过了两三秒钟,炒锅里的一节节的黄鳝肉竟然自动连接排列成一圈圈的图样,看上去活脱脱的就像是原来活着的一条黄鳝圈在锅里盘着,冯横生看到这一幕,在惊奇的同时心里也害怕起来,他灭掉火就叫来父亲问个究竟,父亲看见后上下牙齿打颤说话也不利索了,然后父子两赶快用碗装好这条黄鳝,再找来香火点燃,嘴里念念叨叨默默祈祷,盼望神灵原谅冯横生的过错,然后就把这碗黄鳝肉带到离家门不远的水塘那里倒掉。遇到这种怪事,他们全家那晚都睡不好觉,那种带有恐怖的余悸总是萦绕在心头。
第二天上学的路上,冯横生好像是鬼使神差一样,他竟然不由自主地拐个小弯走到昨天割黄鳝头滴血的那个地方,当他走到那里定神一看,映入他眼帘的场景让他一下子惊呆了,地面上那滩血迹被从未见过的大量鲜黄色的蚂蚁覆盖着,那颜色就像成熟的枇杷那么的黄,更奇怪的是这些蚂蚁自然组成文字笔划,构成一个方方正正的“王”字。这个神奇的现象让冯横生足足发呆了几分钟,这几分钟里也许他心里是恐惧也许他脑里是一片空白,又也许连冯横生他自己都不知道自己那时正在发呆。
于是整个上午他都是心神不宁,当语文老师在课堂上讲到刘文学在辣椒地里被狠心的地主害死时,冯横生还没打开课本,语文老师注意到他的情况时,点到他名字并提问让他回答:“冯横生请站起来,课文里讲到被害的是谁?”,冯横生被突然这么一问,站起来的刹那还未回过神就回答:“是黄鳝!”,他这一没头没脑的回答立即引来了全班同学的哄堂大笑,大家不知道他的哪根筋搭错了,竟然扯到跟课文内容不着边际的“黄鳝”来,老师听到他的回答也感觉非常诧异,但老师能沉得住气,老师接着问:“是被谁害死的?”,冯横生怯生生回答说:“是被我害死的!”这下全班反而不笑了,老师和同学们的目光都集中到冯横生的脸上,大家此时感觉再也不是好笑,而是有一种莫名的危险的感觉在弥漫开来,似乎有一种恐怖的空气笼罩着这个空间。

下课后老师找他谈话,他如实说出他走神了不知道上课和下课,更不知道老师在课堂上讲了什么内容,在他的脑海里完全被这两天的怪事塞满了,老师听了他的解释后也被他的这些传奇吓得浑身起了鸡皮疙瘩。
冯横生这两天老是心事重重,整个人变得神情恍惚,走在路上偶尔有人跟他打招呼,他也不应声,似乎毫无反应的样子。
中午放学回到家里,他洗手拿碗吃稀饭时,父亲发现他的那只中指变样了,变成了近似黄鳝头部的紫红色,指尖的形状和黄鳝的头部也相似,这一发现让父子俩既疑狐又恐惧,然后他们认真翻动并揉搓那只指头,冯横生预感有一种可怕的事情会发生,冯横生这时没有心情吃饭了,他被眼前的事情弄得焦虑不安,心里不知如何是好,然后眼眶模糊起来,他的心情糟到了极点,感觉那只指头正在发烫并伴有隐隐的肿痛。
…………
☆欲知后事如何,且听第02期分解。☆
(待续)


作者简介:
覃报,笔名;玩水山人。男,1962年出生,广西柳州人,本科毕业,中学高级教师。是广西诗词学会会员,广西写作学会会员,柳州楹联学会会员,微刊《壮美八桂》总编,诗词、散文、小说散见于报刊杂志和网络媒体。有诗词收入《当代诗人文选》《中国诗歌精选》《守望栖息地》。多次参加诗词比赛获奖;有散文刊登在《当代作家》杂志,有散文收入《当代散文家文选》,有散文在广西人民广播电台和广东广播电视台展播;有中、短篇小说刊登在《望月文学》《中国文艺家专刊》《文学欣赏》《青年文学家》等杂志。有几处楼亭门柱刻挂有本人的对联。个人诗文集《荷锄的脚印》在2019年由团结出版社公开出版发行,《八桂撷英》诗词集由本人编辑,本人还著有诗联集《醉未了》、散文集《酣未了》和小说集《醒未了》三本“未了”系列。

(本期供稿:玩水山人)
【江南文学】祝广大的读者朋友们龙年快乐,万事如意!





主编:梦系山河
图片:来自网络
2024.04.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