阵雨敲出来的思绪碎片
毛兴武
在清明谷雨这座风雨桥之间,阵雨,似有典型的间歇型精神病,时小时大,时下时停。这不,傍晚时分的厨房里,饭已煮上,菜已切好,就等蜂鸣声一响,下锅炒菜,端碗吃饭。而雨声,又从窗外骤然传来。移步阳台,户外的树叶被淋得噼啪作响,树下的小草也在低声哀鸣。执盏眯眼,映帘雾霁。一时间,大脑便凝固在双耳奏响的立体声里。。。
都说下雨时的风声雨声,最适合想一个人,写一首诗。最容易将翩跹思绪牵惹。既已入赘文苑,索性安神定居。寻灵感找主题,是必备之功课。有道是,“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眼观六路,耳听八方;静心沉思,阅尽千帆。则是每一篇文章的源头活水。
雨声渐歇,转回厨房。而思绪,却赖在了客厅阳台。游走徘徊,眦目聚神。最终,却爬在了书柜上。其实,这个跟了我几十年的书柜,式样老旧,光华已逝。只因是实木的,图它牢固结实,后又亲自动手贴上了装饰纸,如老妹再嫁,焕了新颜。上三层下两层,共五层,而只有最上面的一层,尘封了一些搬了几次家,都舍不得变卖的书籍,大半是我的书法课本及字帖,小半是一些名著和奇技淫巧之类的闲书。下面四层,全是瓶瓶罐罐装的枸杞红枣冰糖芝麻之类,以及杯盏茶盘小电器等。
之所以说这么多,重点就是那一尺多厚的书法课本字帖。掐指算来,毕业书法大专班,已30余年。因忙于生计,便将这高雅的爱好束之高阁,积尘发霉。那里面,有我曾经的青春过往,有我付出的精力时间,有我弱冠桃李之年的同窗好友。黑发,嘟唇,纯真,憧憬,都被这残酷的生活压力,抛之于脑后,忘之于身疲。可每每在某一个梦醒之夜,遗憾,感慨,又把曾经的美好揪痛。唯有好好保存这叠梦想,幻想在将来某个财务自由的时段,绾袖置桌,展纸研墨,执管凝神,笔走龙蛇。一抒雅韵之气,一挥豪宕之志!
作者 毛兴武,男,现年59岁,大专,贵州省贵阳市人,曾在银行报社街道办等单位工作,现为贵州省诗人协会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