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底的两天,正好是周末。我与夫人雷英和小舅子、小姨子等一行九人,分别从西安和武功出发,先到宝鸡汇合,前去汉中市勉县元墩镇,参加外甥女杨欣的订婚仪式。其时,阳光普照,春色正浓。宝鸡到汉中的高速公路,要穿越巍峨雄伟的秦岭山脉。其间,要经过52座桥梁,16座隧道。这条路,我们还是头一次行驶。
隧桥贯通南北,天堑变通途。关中与汉中两地由原来的260公里盘山国道,行驶五个多小时,缩短到如今的160公里(左右宽阔笔直的6车道高速路),2个小时即可到达。

一
车从汉中出口驶入108国道,素有西北江南之称的汉中盆地,万物复苏草飞莺长。
举目望去,一片片金黄色的油菜花,在绿油油的麦田和白墙红瓦的村舍的映衬之下,显得蔚为壮观,美不胜收。构成了一幅幅美丽的田园画卷,令人目不暇接。

车上有三位亲友头一次来这里,初次与此美景相遇,大呼从来没有亲眼看到如此美妙的景色。
我们按照车上高德地图导航指引行驶,进入勉县境内,在通往元墩镇的公路上,两侧劲秀挺拔、形态整齐的水杉树,颇有蓬勃向上的观赏感。

经过阜川、镇川两镇弯弯的山路,我们领略着满山遍野的优美风光。正午时分,最终到达了元墩镇杨家坪村。
早已等候在村口的准亲家女婿舒兴的父母和几位亲戚,热情地引领我们几位客人进屋喝茶歇息。
此时,我却被他们家门口这一片盛开的油菜花吸引住了。
馥郁花香扑鼻而来,仔细观赏,这一人多高的油菜杆枝上,层层叠叠的黄花,艳丽多姿,晶莹剔透,随风起舞,分外惹眼。
顶尖的一些花儿摆弄着柔小的身姿,如同一群可爱的小精灵,似乎跳起了华美的舞蹈,宛如一个个美丽婀娜的花仙子。
最俏皮的莫过于蜜蜂、彩蝶,它们时而点触吸食着花蕊,时而飞舞翩翩,给我这远道而来的赏花者增添了几多乐趣,几多慰籍、几多感慨、几多遐思……
舒兴家可谓是风水宝地,他们家紧挨着杨家坪小学,距离公路才二三十米,听说他和姐姐当初上小学时,走几步就进入学校,真是近水楼台先得月啊。

二
准亲家夫妇为我们接风洗尘,特地选择在附近一个树林茂密,鸟语花香,小溪潺潺的农家山庄,摆了一大桌别有风味的陕南菜系午宴。鸡鸭鱼虾加上当地名小吃,美味佳肴、丰富多样别有特色,充分彰显了主人热情好客,朴实厚道的古道热肠。
酒足饭饱之后,舒兴与他的父母和两位舅舅、舅母陪同,把我们带到依山傍水的元墩镇龙湾风景区参观。
山清水秀碧连天,紫燕斜飞舞翩跹。这里山势峻伟,谷径幽深,空气清新,景色宜人。难怪被誉为“陕南第一湾”。
漾家河到龙湾形成了一个大转弯后汇入汉江,当你登到山上最高处的景观台,龙湾的全景、油菜花海、蓝天碧水、田园风光,尽收眼底。四面八方,慕名而来的各地游客齐聚此处,只见河面上,各种观光船、竹筏船、香蕉船、卡通卡脚踏船尽是游人。

河湾对面,又是一大片金光灿灿的油菜花。我们通过钢筋吊桥走进油菜花田边,只见来回穿梭的观光小火车上下站点,挤满了男女老少。我们在这里见缝插针,与油菜花近距离接触,尽情领略大自然赐予的天然美景,陶醉其中。人们纷纷抓紧时机,拍照合影。定格在这美丽的世外桃源。
三
紧随其后,舒兴一家人又把我们带到一个新开辟的登高望远的打卡点。这里有新建的悬空玻璃观景台,脚下山坡上,是一行行整齐叠翠的沔水之春生态茶园;远处是一望无际连成片的油菜花盛开的海洋。
眺望那绵延起伏的山峦,朵朵白云在蓝天上漂浮,微风吹过,花香弥漫,空气清新甘甜。感受上苍的恩赐与生机盎然的无限春色,吮吸这里的空气,沁人肺腑、如痴如醉。

不一会,亲友团的几位女士,在这绝佳的机位拍照留念之后,提出也要走下台阶,去茶园采摘体验一番。他们在舒兴母亲的引领下,缓缓走进茶园,勤劳善良、麻利能干的舒兴妈,边熟练地示范着采摘手法与技巧,一边仔细介绍茶叶生长的过程。她说:“清明前,正是茶叶采摘的最佳时节,春茶在阳光的照耀呵护下,逐渐由嫩绿转为深绿。名贵的明前细芽仙毫单叶,是茶叶中的珍品,也叫明茶。接着便是上等毛尖。了四五月份,采摘制作的茶叶,价位就会越来越低。”
她说的有板有眼、头头是道,听得几位女士连声夸赞:“您真是行家里手大专家呀!”

为了尽可能地让我们多角度领略这里的山川风光,准亲家又率领我们顺环山公路绕了半圈,来到了唐家湾。爬上半山腰水渠边的观景平台,此时大约是下午四时许。我们从侧逆光角度向远方俯瞰,整个盆地的油菜花海金色闪耀;明净如镜、准备插秧的稻田里溢满了水波,分外惹眼。
此刻,我回转身,看到这里两三米宽的水渠里,清亮的水缓缓流淌。我惊奇地问:“水位这么高,哪来这么多流水?”曾担任过村干部的舒兴的父亲舒建明告诉我说:“这就叫‘幸福渠,’原名‘养惠渠’。它引的是养家河的水。在上个世纪1958年开工,1961年通水,到1966年竣工。当年国家投资187、2万元,全勉县各人民公社以生产队义务投入劳力共200多万个工日,热火朝天,搞农田水利建设大会战。渠首枢纽在阜川镇关峡,干渠长34.71公里,灌溉面积2.5万亩。使阜川、元墩、天堰、镇川、胡家渡五个乡镇,27个村的旱地直接受益。这条人工开挖的水渠,结实耐用,60多年来从未中断。润泽土、地造福一方。真可谓:涓滴之劳、浪花一簇,山河可蹈、千层澄碧。”

“哦哟~~太了不起啦!”听了建明贤弟的一番讲解,我对当年修渠的决策者们和长年累月艰苦劳作的社员民工们,从心底升腾起一种崇高的赞叹和敬意!我头脑里马上闪现出了宋代思想家、教育家朱熹的一首名诗《观书有感》:
“ 半亩方塘一鉴开,
天光云影共徘徊。
问渠哪得清如许?
为有源头活水来。”
果真是前人栽树,后人乘凉。难怪勉县这一带的农作物和花草林木生长得如此丰茂旺盛,多亏在那个激情燃烧的年代里,老前辈们发扬艰苦奋斗的延安精神和红旗渠精神,不畏艰险、连续奋战、埋头苦干,劳苦功高。终于完成了“幸福渠”工程的伟大壮举。是他们为子孙后代撑起了一片天,因而才有了如今“鱼米之乡~茶花田园”的丰盛馈赠。

真是天缘巧合,当我们刚坐上车,正要发车去定军山参观时,收音机里正播放《毛主席来到咱们农庄》的经典歌曲:
“苗青来菜花黄,
毛主席来到咱们农庄。
千家万户齐欢唱呀,
好像那春雷响四方。
主席的话儿像钟响,
说的咱心里亮堂堂。
毛主席来到咱们村,
跟咱们社员来谈心。
主席对咱微微笑呀,
劳动的热情高万丈!
……”

此情此景,听着这首曾经唱遍大江南北的熟悉旋律与歌词,我觉得非常亲切,似乎感受到了生命的脉动、心灵的净化和灵魂的洗礼与升华。世界那么大,风光无限好。此言不虚啊!

(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