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古 井
文/铁裕
今夜,淡泊与梦幻相织,织成希望,织成憧憬。
月华似水,洗濯着花草、树木;洗濯着修竹、石阶;洗濯着老屋、古井。我披一身洁白,静立于井旁。夜风呼呼,仿佛在向我讲述古井的身世、经历、传奇。而古井又向我默默讲述祖辈的企盼和沧桑岁月。我则对着古井流露我的落寞、淡泊;我的彷徨、无奈;我的思想、诗韵。
古井与人息息相关,人却在古井旁感悟了人生。

李白正因为看到了韩信的结局,他才深深地感叹:
淮阴市井笑韩信,汉朝公卿忌贾生。
人生在世,有许多事情看不透,读不懂,却又寓意着坎坷的人生。故纳兰性德在吟辘轳金井时,感慨地说:
正是辘轳金井,满砌落花红冷。
韦庄深为秦妇之遭遇而打抱不平,但又无可奈何,只能长叹:
仰天掩面哭一声,女弟女兄同入井。

白居易枯坐秋夜,看着窗外菊残叶落,不禁感叹道:
花开残菊旁疏篱,叶下衰桐落寒井。
今夜,我与一个饱经沧桑的老人对话:
我与这个世界太陌生,如何为人?
你将心中的挂碍抛弃,潇洒而行。
我与这个世界不熟悉,怎样成名?
你将孤傲的性格放下,自然清净。
我与这个世界难沟通,如何安静?
你需懂得天地本自宽,敬畏天命。
世事纷攘繁复,我在何处去蛰居?
退一步处尘世,高一步方可立身。
人间虽然繁华似锦,可我的心怎会万古荒凉冰冷?
人生如梦,何须计较太多,且看那明月升起无声,水流过无痕。
我让感情流淌,思维升华;我让想象如鸟远飞,也想借风拂去心底的烦恼、抑郁;我想让露水滋润龟裂的心田,想着昨天枯萎的奢望;我想着那远逝的岁月,不觉有些凄然。但今夜月光很好,周遭无蛙鼓乱擂,无野风乱吹,清凉中倒有一点儿舒心、惬意。伫立于夜空下,任月华如水潺湲,让井水轻漾;任柳絮婆娑,芳草飘香;任心境朦胧,不看凡尘。
夜,温馨而美丽,然而杨树下的我,背投一影,树投一影,花投一影,处处皆为影。人与影相伴,虚虚实实,觅觅寻寻。
这真是:古井不波,不波古井。
当初听歌不知歌者谁,如今听歌已是歌中人;
既然早已融在歌声中,何必再寻那唱歌的人;
歌罢场散大梦已初醒,何必再去思念梦中人;
不做梦中人不看古井,因为越看越感到沉沦;
古井古人中人是梦人,曲终人散谁还见其影。
孤独中,仰头望明月,你寂寞,我亦然。无奈时,只好随逝水流去,随人生去老,随天地去无情。
夜,清凉而空濛,经月色洗过的古井,明澈见底,镀上月色的井水,添有几分神秘、诗韵。
以古井为镜,鉴我清淡的一生。饮一口古井水,可以品尝出生活的甘苦,日子的滋味,也可以感悟人生。在逝水中历经的磨难,不过是人生的一个插曲。在光阴里过滤出来的哲理,才是人生的真谛。
今夜,我在古井旁神游各地,心旷神怡。虽然双脚在原地不动,却了悟人生。
啊,古井不波,不波的才是古井。
2024年4月15日。


作者简介: 铁裕,云南人,笔名:一荒玄。系《散文阅读》专栏作家,《作家前线》、《世界作家》、《霖阅诗刊》、《江西作家文坛》、《仙泉文艺》等多家平台的特邀作家。96年开始散文创作,先后在《柳江文学》、《华商时报》、《合肥日报》、《中央文献出版社》、《清远日报》、《工人日报》、《边疆文学》、《昭通作家》、《昭通文学》、《昭通日报》、《中国青年报》、《鹤壁文艺》、《文苑》、《乌蒙山》、《作家驿站》、《世界作家园林》、《网易》、《名家访谈》、《一点资讯》、《凤凰新闻》、《首都文学》、《作家》、《江西作家文坛》、《中国作家联盟》、《中国人民诗刊社》、《湖南写作》等报刊、杂志、平台发表诗文五千多篇、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