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海之间的动人乐章》(节选四)
作者:李霁
傍晚时分,暮色从四周聚拢过来。在一束余晖中,驱车前往北戴河老别墅。
北戴河百年老别墅,当地人称“老房子”,包括近代别墅、公共建筑、商务建筑等,是中国近代四大别墅群中唯一的滨海型别墅群。老别墅始于北戴河开发之初,1898年,清政府正式辟北戴河海滨为避暑区,中外名流、富商大贾纷纷在这里购地筑屋。到20世纪20年代,盛极一时的北戴河被誉为“东亚避暑地之冠”。
从19世纪末至20世纪中期,中外人士在北戴河修建了719栋别墅,涵盖了多个国家的不同建筑风格,目前保存完好的有110多栋。这些老别墅,不仅记录了北戴河的历史变迁,也见证了中国近现代史的风云变幻。
“蓝天绿树、红顶素墙、高台回廊”,中国建筑学界曾这样归纳北戴河老别墅的建筑风格。老别墅多为单层,少部分为两三层,大都以花岗岩粗毛石为墙,红色的瓦片或铁皮为顶,上有阁楼,下有地下室,非常适应海滨气候。尤为惊奇的是,每座别墅都建有宽敞的外廊。1925年《北戴河海滨志略》记述:“屋必有廊,廊必深邃,用蔽骄阳,用便起居,游息入夜,每多卧于廊际,以呼吸清新空气。最佳之建筑则四面回廊,可因时趋避风日。”
别墅外廊引人遐想,也留下大量诗文。诗人徐志摩就曾在《北戴河海滨的幻想》中写道:“我独坐在前廊,偎坐在一张安适的大椅内……廊前的马樱、紫荆、藤萝,青翠的叶与鲜红的花,都将他们的妙影映印在水汀上……从树荫的间隙平望,正见海湾……”
位于北戴河中海滩的班地聂别墅建于20世纪初,建筑面积535平方米,砖木结构,毛石基础,清水砖墙,铁瓦屋顶,掩映在绿树丛中。进入班地聂别墅,踏上褪去光鲜的木梯,一阶一阶走向二楼房间,我仿佛闯进了时空隧道,恍若昔日重现。
那时我念中学,全家从秦皇岛市区搬至海滨,在父亲单位一栋当成仓库的老别墅暂住。别墅是典型的欧式风格,一层设两间正房,外带一间耳房。二层是起脊阁楼,也是我的卧房所在。印象最深的是每晚的月光透过高大树木的缝隙,从一扇结实的圆形木窗折射进来,在白色的墙壁上投下光怪陆离的影像,时常让胆小的我藏进被窝里浮想惊魂。
从阁楼的窗子可以俯瞰后院全貌,挂满爬山虎的围墙旧得恰到好处。春天时,院里绿草如茵,野花摇摆,藤萝繁盛,别有一番情韵。
我闭上眼睛,正回想沉浸之际,说起老别墅如数家珍的北戴河区文保所所长闫宗学,轻轻拍了拍我的肩膀,一下子把我的思绪拉回到现实中来。
听他介绍,当年,老别墅曾经是北戴河避暑人士聚会的重要场所。2006年5月,以老别墅为主的20处建筑组成的北戴河近代建筑群,列入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如今,这些老别墅正按照北戴河区“百墅百馆百年文化带”的发展理念,进一步做好文物保护、开发和利用工作,塑造特色鲜明的文化窗口,努力讲好北戴河历史文化故事,打造城市旅游新亮点。
走出老别墅百余步,忍不住回头,高高的尖顶闪着梦幻般的光彩。建筑是凝固的乐章,也是历史的镜子,映照出这片山海之间的过往,也指向充满希望的未来。
傍晚时分,暮色从四周聚拢过来。在一束余晖中,驱车前往北戴河老别墅。
北戴河百年老别墅,当地人称“老房子”,包括近代别墅、公共建筑、商务建筑等,是中国近代四大别墅群中唯一的滨海型别墅群。老别墅始于北戴河开发之初,1898年,清政府正式辟北戴河海滨为避暑区,中外名流、富商大贾纷纷在这里购地筑屋。到20世纪20年代,盛极一时的北戴河被誉为“东亚避暑地之冠”。
从19世纪末至20世纪中期,中外人士在北戴河修建了719栋别墅,涵盖了多个国家的不同建筑风格,目前保存完好的有110多栋。这些老别墅,不仅记录了北戴河的历史变迁,也见证了中国近现代史的风云变幻。
“蓝天绿树、红顶素墙、高台回廊”,中国建筑学界曾这样归纳北戴河老别墅的建筑风格。老别墅多为单层,少部分为两三层,大都以花岗岩粗毛石为墙,红色的瓦片或铁皮为顶,上有阁楼,下有地下室,非常适应海滨气候。尤为惊奇的是,每座别墅都建有宽敞的外廊。1925年《北戴河海滨志略》记述:“屋必有廊,廊必深邃,用蔽骄阳,用便起居,游息入夜,每多卧于廊际,以呼吸清新空气。最佳之建筑则四面回廊,可因时趋避风日。”
别墅外廊引人遐想,也留下大量诗文。诗人徐志摩就曾在《北戴河海滨的幻想》中写道:“我独坐在前廊,偎坐在一张安适的大椅内……廊前的马樱、紫荆、藤萝,青翠的叶与鲜红的花,都将他们的妙影映印在水汀上……从树荫的间隙平望,正见海湾……”
位于北戴河中海滩的班地聂别墅建于20世纪初,建筑面积535平方米,砖木结构,毛石基础,清水砖墙,铁瓦屋顶,掩映在绿树丛中。进入班地聂别墅,踏上褪去光鲜的木梯,一阶一阶走向二楼房间,我仿佛闯进了时空隧道,恍若昔日重现。
那时我念中学,全家从秦皇岛市区搬至海滨,在父亲单位一栋当成仓库的老别墅暂住。别墅是典型的欧式风格,一层设两间正房,外带一间耳房。二层是起脊阁楼,也是我的卧房所在。印象最深的是每晚的月光透过高大树木的缝隙,从一扇结实的圆形木窗折射进来,在白色的墙壁上投下光怪陆离的影像,时常让胆小的我藏进被窝里浮想惊魂。
从阁楼的窗子可以俯瞰后院全貌,挂满爬山虎的围墙旧得恰到好处。春天时,院里绿草如茵,野花摇摆,藤萝繁盛,别有一番情韵。
我闭上眼睛,正回想沉浸之际,说起老别墅如数家珍的北戴河区文保所所长闫宗学,轻轻拍了拍我的肩膀,一下子把我的思绪拉回到现实中来。
听他介绍,当年,老别墅曾经是北戴河避暑人士聚会的重要场所。2006年5月,以老别墅为主的20处建筑组成的北戴河近代建筑群,列入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如今,这些老别墅正按照北戴河区“百墅百馆百年文化带”的发展理念,进一步做好文物保护、开发和利用工作,塑造特色鲜明的文化窗口,努力讲好北戴河历史文化故事,打造城市旅游新亮点。
走出老别墅百余步,忍不住回头,高高的尖顶闪着梦幻般的光彩。建筑是凝固的乐章,也是历史的镜子,映照出这片山海之间的过往,也指向充满希望的未来。
作者简介
李霁 秦皇岛市文学创作院院长,秦皇岛市作家协会主席,河北省作家协会理事。文学创作二级。
【主播简介】
【声音导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