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记:
以不变应万变,容易引发惰性;蓦然间来一次大变,会让人感觉一新,会变得更加惹眼吸睛。
某写作群,这次的周看图写诗,竟然一下出了两幅图,而且两幅都是很不错的图画。做完琐事看见,已经晚上七点了,八点截稿。我于是匆忙拿过一图画,端详一会,便按照群的投稿规则,匆忙配上一首短诗投上去。没什么奢望,只是看久了,偶尔露一点信息,以显示自己也是群里的信众而已。
在投稿过程中,突然发现一个熟视无睹、而细思之却颇为奇怪的事。
投稿的标题下的署名,为什么往往要写上:“文/xxx”字样?
名称“xxx”容易理解,那个“文”,起什么作用,又是由谁发明而泛滥开来的?
记得曾百度过一次,不得要领;深入考据?又觉得浪费时间划不来,于是就始终存疑着。
按理说,投稿写的是诗词歌赋文章,都是方块字的排列组合,一读就知道是文字文章了,还要在前面加一个“文”何干?加上它,不是如同挂着大锁头锁好的门,还要在大锁头上缠一根裤腰带打上死结一样的荒唐?
哎,人似羊群,都有羊群效应,就跟着做吧。西方鸟语,不是常常在偏重名词前边要附带一个毫无意义的“the”吗?海龟和向往西方的公知和“准公知”们,不是曾经盛赞充满无意义的“定冠词”与“不定冠词”的鸟语为最准确的世界语言吗?
牢骚太盛防肠断,扯远了,回归正传。
链接完制作的老师们的作品后,夜已经深了,可还没得到睡神来眷顾,又不想蹉跎光阴,便干脆将第二张画,也配一首短诗,拿来权当此次延迟的作业。 
现代诗
(看图写诗)
山月
连振华
大海边望浮月
银月波涛生
大山间眺玉兔
蟾光藤蔓明
波涛荡起的冰轮
清辉漫向无垠
山间潜出的婵娟
丰腴神情恬静
棘萝太过痴缠
硬将嫦娥拥揽
欲要那颗冰心
永恒驻守尘寰
孩提月夜耍玩
曾经躲藏在丛荆
隔枝蔓看皎月
渐渐地沉入梦境
附某群投稿原作

(看图写诗)
晴春
连振华
鲜见的朗晴
稀罕的宁静
绝对的辽阔
深邃的清明
白云
是绮梦的飞升?
晶蓝
是浩淼的照影?
挺拔
是理想的化身?
辽远
是宇宙的纯情?
丝丝的新绿
在显示春的来临
暗藏的大地
淌着欢快的清凌
2024.04.14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