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战略崛起(三十三)
作者/三木秉凤(周凤森)

“金砖+”国家峰会刚刚在中国厦门闭幕,这是惟一没有欧美西方国家参与的多边贸易与投资组织,经济规则体现了“平等包容与互利共赢”的精神,这与西方世界主导体现“金融霸权、贸易歧视、投资限制”的贸易规则完全不同。几年前当中国提出“亚太自贸区”设想时,美国奥巴马政府立即提出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议“TPP”,大国战略竞争最终体现在国际规则的制定权与解释权之上。在西方世界经济规则下我们长期受到的贸易倾销调查、投资保护限制以及国家干预货币等指控不胜枚举。所以在孙子兵法中云:“善用兵者,致人而不致于人”。世界大国若在未来战略竞争中不受制于人就必须进入世界治理核心并具备游戏规则制定的参与权甚至主导权!
弱国无外交!一个国家、社会及民族之走向犹如一条河流,永远是弯弯曲曲而独自前行的。鸦片战争是中国走向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耻辱性标志。自此西方列强加上东方的日本、英治下的印度等国开始瓜分或者蚕食中国。大清王朝鼎盛时期有一千四百万平方公里的土地,有近四万万人口,有着占世界三分之一的工农业产值,这在唯利是图的资本帝国的狼眼之中,中国不是沉睡的雄狮而是一块即将搬上俎板的肥肉。鸦片战争让中华民族自此走入百年浩劫之中,一直至中华人民共和国1949年成立时,我们签订过多少丧权辱国的国际条约,我们的土地仅剩下960万平方公里,中国大量的黄金白银以战争赔款的形式流向西方“民主”帝国,中国大量珍藏文物被列强们公开洗劫一空,这就是西方规则在中国近代历史中的体现。
资本主义制度设置了许多如表象民主、程序正义及一定范围内的维护个性张扬的自由等人权保障措施,这些制度有的非常值得东方人借鉴。程序与实体谁更重要?自由与规则谁更务实?自由来自人的天性即动物性,规则来自人的社会性即群体性。一切物质资本等都是为人之生存发展服务的,但资本主义制度中以利益交换为中心的社会体系的设置,却颠倒了“物”与“人”两者在社会关系中的位置。“人”成了创造“物”的工具,“人”成了“物”的价值体现,这违背了以人为本的人伦社会本质,人与人之间以血缘和姻情为纽带的传统社会关系逐渐消失,人类思想由“情义、道义、信义”向“利益、权益、收益”转化,即社会由“以人为本”向“以资为本”转化,资本及其衍生物成为人类社会的追逐运营目标。

作者简介:三木秉凤(周凤森)先生,于2016年创建了【世界大同文化传媒】在中央十九大精神的指引下,为传承经典文化,延续中华文脉,提升民众文化素养,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带着一支草根文人组成的编辑团队在征文领域走过了六年,在这充满传奇色彩的20届征文中,每个获奖者的奖金都来自他个人倾囊相授,只为祖国文化复兴,文化昌盛,以身作则去弘扬正能正量,传播优秀文化,启迪宇宙智慧,是大爱无疆的中华文人典型代表!

编者按语:文化是民族的灵魂!传承优秀文化是民族的责任和使命。以三木秉凤(周凤森)先生为首的【世界大同文化传媒】创建以来,一直在弘扬传播民族优秀文明文化,增强民族文化的软实力,为实现民族文化自信而努力奋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