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玉庭 安徽作协会员,执教高校中文系 《读者》杂志首批签约作家,著有小小说集《女教师的特异功能》和《爱情四重奏》,刊首语集《青春女神嫁给了谁》,文艺随笔集《美与趣》、《理与趣》、《情与趣》、《雅与趣》、《书中的红豆》、《点击智慧》,爱情美文集《醋溜男女》、《爱情麻辣烫》,幽默小品集《不妨幽它一默》,寓言集《会开花的故事》,童话集《男孩帅帅和老鹰秃秃》。有大量作品入选多种文集。
化剑为犁最可贵
张玉庭
有个生动的比喻:爱开善花,恨结苦果。
这比喻会使人想起一种蛇。
这是一种生在南方的蛇,长得很粗壮,叫蛇蛙,不论何时何地,只要一看见蛇就会立即扑上去用四肢抱紧,直到把蛇活活勒死或者与之同归于尽。人们发现了这一特点,就把木棒做成蛇形并涂上蛇油放在田间,蛇蛙见了,果然拼命扑上去并紧紧抱住,此时,即便把它丢进沸水它也决不松手,于是人们总能美餐一顿。
由此看来,仇恨是种可怕的情绪:它足以让人失去理智……
正如蛇蛙,只因为它“仇狠”蛇且见蛇必斗,这才误将蛇形的木桩子看成了蛇,抱紧了那“蛇”寸步不让,宁肯活活饿死也决不松手。
可是,这叫勇往直前吗?不,这只能叫蠢。
不信试问:如果蛇蛙的心并无仇神主宰,何来此难?
于是想起斗鸡上的斗鸡,因为仇恨,进入敌对状态的斗鸡居然那么荒蛮地狠撕对方,那么凶猛地狠咬对手,那么残忍地狠踢对方,那么歹毒地狠啄对手,它们极成功地用“恶煞煞”一词给“仇恨”下了一个最精彩的定义。
让我们再看一个生动的对比吧!这就是,和平鸽之所以比秃老鹰倍受赞美,不也正是因为是前者呼唤的是“和平”与“安宁”?后者代表的是“仇恨”与“撕杀”吗?
还有,即便是民间的大白话,也在深深地提醒着我们,比如“种瓜得瓜,种豆得豆”一句就充满了真理性:谁在种恨,谁就会一再树敌成为孤家寡人;谁在种爱,谁才能收获一片又一片爱的绿阴。
如此看来,仇恨的确是一杯毒化心灵的劣酒,谁喝了,谁就会立刻失去最可宝贵的理智。
还是化剑为犁吧!多种些爱,少种些恨!只种鲜花,永不种刺!
最后,让我们再次回到蛇蛙的悲剧上来,蛇蛙的确一命鸣呼了,它之所以无端丧命,不正是因为他心中长满了“仇恨之刺”吗?
既然如此,不仿让我们认定:糊涂可以使人跌倒,仇恨却足以让人丧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