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桐花开幸福来
刘于云
四月如蓝,油桐花开满山野,朵朵洁白,簇簇似雪。百花芬芳,我最钟情油桐花,卧室、书房都有她的身影。人说我与油桐花有缘,我不否认,因为我与文瑞老师两次相见,都在油桐花开之时。
我认识龚文瑞老师是从报纸开始。在宣传工具欠发达的年代,读书看报听广播是我每天的必修课。山区学校交通不便,报纸每周只送两次。只要报纸一到,我就爱不释手地翻阅,几乎每张必看,每版必读。随着阅读,文瑞老师的名字便在我的脑海里深深地扎下了根。一篇巜油桐花开时》让我感同身受,因为我也有相似的经历,只不过没有文瑞老师的灵感和文笔,不能尽情发挥,抒胸达意。文章字句读来让我倍感亲切,格外舒坦,文瑞老师似乎走进了我的心里,说出了我想说又不胜表达的心声。我甚为感激,至今读来,犹为激昂。后又拜读文瑞老师的大作巜秦淮河里寻桨声》,让我从巜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的梦幻中清醒过来:“汩——汩的桨声”在文瑞老师的笔下,赋予了时代的新气息,有了灵魂,听起来格外悦耳。
随着文瑞老师的大作频出,拜读的激情与兴奋与日俱增,无以压抑——从文瑞老师的佳作中吸取营养,获得成长的能量。
于是,有幸拜见文瑞老师的佳作成了我的渴望。
未曾想到,幸福来得这么突然。在青年作家刘七宝生的第一部长篇小说《丰收》分享会上,我与龚文瑞老师零距离接触。
那是2018年油桐花开满赣南大地的四月,那一天,赣州城清大书店内,人潮涌动。《丰收》分享会场里,坐满了来自省城和赣州市的著名作家、老师以及文学爱好者。我有幸作为巜丰收》的读者,安排发言。经介绍,我认识了在场的作家们,第一次与这些文学大咖坐在一起,分享交流,我真是诚惶诚恐。当介绍文瑞老师时,我看到了一张非常慈祥友善的脸,一袭朴素普通的着装,真让我惊讶,更让我惊喜!一个蜚声文坛,享誉赣鄱的著名作家、学者竟是如此的低调!这彻底砸碎了我之前的猜度,肃然仰望。我向文瑞老师投上恭敬的目光与郑重的敬意——文瑞老师,您好!文瑞老师忙于主持会议,不可能关注每一个人的表情,但他谦逊,平和的气质如同四月的春风温暖了宽敞的会议大厅。
我多么激动,怀着忐忑的心情做了《初心不改勤耕耘,砥砺前行喜丰收》的交流发言,没想到获得一片掌声,这种鼓励着实让我心潮澎湃。
会后,大家争先恐后地忙着请各位大咖签名。我好不容易挤到文瑞老师跟前,递上笔,请文瑞老师签名。文瑞老师友善地冲我笑笑,爽快地写下了“文瑞”几个飘逸潇洒的行书。我如获至宝,激动地向文瑞老师致以诚挚的谢意。
我把文瑞老师签名的巜丰收》珍藏于书房,时时翻阅,总有一股暖流扑面而来,让我赏心悦目。

之后几年都没见着文瑞老师,但只要获有他的大作,我都要一一认真拜读。
后来,我又在“福瑞堂”公众号里拜读了文瑞老师的不少大作,获得了颇多的文学信息与人文品格,找到了努力的方向。
爱之深,思念逾切。
而今,幸福再一次来临。
2024年樱花节期间,刘七宝生的第二部长篇小说巜金色鹭河》,在赣县区客家博物院举行首发式,我再次出席并再一次见到文瑞老师。
四月的赣县,樱花盛开,婀娜娇艳。早开的油桐花也在枝头悄悄地绽放。博物院内丝竹悠悠,人头攒动。一入会场,我便见文瑞老师笑脸灿烂如花。我急忙上前与他握手,文瑞老师也伸手急步上前:“好面熟,你是?”我忙回答:“吉祥云,我们在巜丰收》分享会上见过面的。”“对对对,一时想不起来,呵呵……”我们两手紧握,一股热流融化了乍暖还寒的突兀,遥远的距离瞬间冰消雪融。
我问文瑞老师巜一蓑烟雨任平生》的大作还有吗?文瑞老师告诉我手头没有了,不知网上是否有卖,都被人们当作资料书籍珍藏了。他说加个微信,发电子版给我。我欣喜若狂,加著名作家、学者的微信求之若渴呀,而且是文瑞老师主动加我。我激动得手有些颤抖,紧张地掏出了手机。
我又提出合个影,想沾沾老师的名气才气,文瑞老师欣然应允,与我亲近如斯,拍下了珍贵的照片,留住了永恒的纪念。
这一刻,我多么幸福,多么感慨:大咖并不遥远,也不神秘,他就是普通一兵,就在我们身边。
走出门外,樱花朵朵,芳香醉人。眺望远方,山色如蓝,丛林中似乎盛开着洁白的油桐花,无瑕的美丽映衬着贡水的春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