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清寺祈福之旅/张冬明
友人昨晚上特意打电话,约了今天去天台国清寺祈福。
说是让我查下明天是什么日子,于是就打开手机查了下。2024.04.10,甲辰龙年龙月龙日龙时,就是明天早上的七点到九点,还真是个祈福的好日子。
别的寺庙我倒不会有多大的兴趣,偏偏国清寺是我不能拒绝的目的地。
于是今天一早,就赶在五点五十的闹钟之前醒了,醒了就起床。洗漱完毕,妻也被我吵醒了。打个电话给友人,我稍后去接他,然后就出发去国清寺。
踏着轻快的脚步往上班的地方走去,太阳已经早早的就上班了。车子停在厂门口了,宿舍楼下经常有摆摊的阿公阿婆,停车不方便。
驱车十来分钟就到了友人住的地方,正想按喇叭,他正微笑着朝我走来。于是调头载上他,一路行驶,我问他怎么突然想起在今天去祈福,他说有位本地朋友告诉他的,不然他也不知道。
说着我们就到了一处经常吃早餐的上海包点店,他说点几个肉包吃,我说既然今天是诚心去祈福,就吃点素的吧!于是一人点了一份炒细粉,一碗豆腐汤。
吃饱喝足,上车出发。导航—天台国清寺,全程八十多公里,显示大概一个半小时到。一路看着路两边葱绿的树木向后飞奔,时间过得很快,距离也一点点的缩短了。
直到导航的进度条到尽头了,我们终于到了国清寺景区的停车场。往常景区门口是能开进去的,因为山里面不止国清寺一个景区,沿山路往上的半山腰,还有一个高明讲寺景区。
今天却是被一个临时水马给拦了起来,朋友问为什么拦了起来。有可能是隔得有点远,早晨的凉风吹散了他说得话,那两个保安并没有理我们。
于是我也就把车开进了停车场,一下车友人就找厕所。刚好我也正有此意,于是就一起去了厕所。
都排空了,才好诚心祈福吧!这样一想,这祈福就更煞有其事了。拉空污秽之物再来见佛祖,看在咱们这么诚心的份上,佛祖也得赐点福给我们吧!
从景区大门进来,虽然有刷票检票的装置,却是没人收钱。友人笑着说,肯定以前也是准备收钱的,后来不收了。这么一说我倒是记起来了,2006年的五一,我一个人来天台山穷游的时候,那时候还没有景区大门,只是到了国清寺正门,象征性的收了5块钱。后来也不知道什么时候,这5A级景区连这五块钱也不收了。
想来是怕影响清修吧!这才是真正清修地该有的样子,想想东林大佛也是这样,不光景区免费,连茶水也免费。这样一想,我们还是幸运的,起码全国还有几处这样免费参观祈福的景区。我们升斗小民,还是挺容易满足的!
进入大门映入眼帘的就是,一颗颗两三人合抱的大树。大门左手边下方,就是一大片油菜田,此时油菜花早就谢了。这成片成片的油菜田,都是国清寺的田产,去年他们收稻子的时候我曾见过。
这点在全国也是很少见的吧!他们除了日常参禅礼佛,还要自耕自产。“一日不作,一日不食。”是他们始终奉行的信条。
冬种油菜,夏天收了油菜又种水稻,到了秋天又收稻子。反正这河边的田从没见过荒芜,这是独属于国清寺僧众的修行。
所以我还是对他们挺有好感的,毕竟见惯了那些,开奔驰宝马的假和尚到处招摇撞骗。对这些踏实修行的和尚,你怎能不心生敬佩。
油菜田边的河水,清澈透亮,在阳光的沐浴下,欢快西流。因为照着他们的太阳,与他们的流向正好相反。
友人说他一进来就发现这条河的不寻常之处,歌词里都唱到:大河向东流,天上的星星参北斗。偏偏这里的河水流向,却是跟太阳升起的方向相反。
经他这么一提醒,在一看,可不就是“一行到此水西流”嘛!沿着这郁郁葱葱的林荫木道,蜿蜒向上,没几百米就到了一处更静谧郁葱的地方。
树木苍翠,石道古朴,一处石拱桥的下面就是一处十分醒目的照壁。“隋代古刹”几个正楷大字在黄色的墙上,十分醒目端庄。这几个字是书法大家,赵朴初老师题写的。
国清寺距今已经一千四百多年了,相传当年国清寺创始者智者大师,梦里有人告诉他,在这里建寺庙,“寺若成,国即清”。
于是就有了现在的国清寺了,当然像这样的传说有很多个版本,也不论真假了,反正主打的就是历史悠久违反,寓意吉祥。
友人笑着打趣,这和尚还挺会选地方的,这么一个风水宝地被他给选上了。现在也不知道到底是和尚选上了这块宝地,还是这块风水宝地,成就了天台宗的祖庭——国清寺。
反正这附近不远的赤城景区,我们也曾经一起去爬过的赤城山,那座山上有个玉京洞。相传三国时期的仙人,(那时他还没成仙,只是道士)葛玄在这个洞里修道炼丹,道家称之为十大洞天之“第六大洞天”。
所以说这风水宝地,不止道教看得上,和尚来了也舍不得走了。正应了那句“英雄所见略同”!
我们在照壁下互相拍了几张照,就继续向前,由于不是第一次来,所以都比较熟悉。寺门不同于那些铜臭味十足的高大上,它显得比较逼仄狭小,迈过门槛就进入寺庙了。
进入庙里总能感到那久远古朴的气息,随那一株株高大久远的古树散发出来。佛曰:不可说。
进入殿门前的两边有两尊造型威严的汉白玉石狮,由于有年头了,又不像其它景区时时打扫,这两尊石狮头顶长了一层厚厚的深绿色青苔,这样让他们又变得有些憨态可掬了。
按照石狮子右手边,墙上写的请香处箭头。我们一起去买了两把香,不贵,才20块钱一把。相比其它5A景区,这样的价格比较良心了。
买了香当然就要找地方敬香,来到大雄宝殿下方,左右两边都有香炉和烛台处,我们没买蜡烛,本想着直接去烧红烛的地方点香。
后面看大多香客都拿打火机点,于是我们也有样学样,用打火机点燃。香的质量而不错,很容易就点燃了,这檀香还挺好闻的。
先拜拜再心中默念,然后左手把香插进香炉,还好香炉里的香不是很多,就有什么很好插,没烫到手,想必是一直有人清理。
友人正准备右手插香,我打断了他,说上香必须要左手,这样才礼貌。
之前二爷经常这样教我。虽然我也不知道有什么深意,但这样就是对的吧!
看来友人是没有一个,像我二爷一样这么懂敬香礼仪的长辈教他,这点我比较庆幸。
他说这是他第一次,这么郑重其事的来庙里祈福敬香。这点想必是真的,我大概也能猜出一二,远在异地他乡,父母年纪大了,身体又不是很好。这点从他平常经常看老家监控视频,就能揣摩一二。
不敢说敬香祈福是个多么孝顺的行为,我们这些身在异地的打工人,上不能孝养在父母身旁,下不能陪伴子女身旁,实在是有愧于心。
来这里祈福也就图个心安,也惟愿佛祖真的能听到,我们这些可怜虫的小小心愿。
大雄宝殿正门,放了一个两米多高得青铜炉。据说是乾隆皇帝为了给他老妈祈福,下令让民间集资修建的,以期普天同庆,万民祈福同贺寿。
炉上还有“圣寿无疆”几个字,所以此炉名为:圣寿无疆炉。北京故宫还有个跟她差不多的姊妹炉—万寿无疆炉。
字的下方不显眼处,还刻了许多当年集资人的姓名。这钱花得值,虽没有流芳百世,起码也已经留名百年了。
拜完大雄宝殿的佛祖菩萨,出门右手边就是大名鼎鼎的隋梅了。
相传这株隋梅是寺庙开山祖师,隋朝僧人章安大师亲手栽种。看着这株古朴遒劲的隋梅,突然就有种不真实感的恍惚,隋朝都已经消亡一千多年了,而她却还傲立人世,着实难得。
上世纪60年代,古刹遇难,隋梅枯萎,似宁死而不欲生,70年代古刹重修,已濒临枯死的隋梅,枯木回春般次干抽出新枝,此后冬时,花满枝头,如雪如霞,弥果累累。谁来了都得赞她一句:枯木逢春有性格。
不论是谁成就了谁,就冲着他从隋朝见证到今朝,她就是整个国清寺活着的祖师爷,不服不行。
看完隋梅,延着台阶向上去了观音殿,拜了,也敬了香。站在观音殿前,正好可以看到对面不远处的隋塔,虽然它不光鲜亮丽,但他就胜在一个古朴真实,穿越了千年的岁月,依然矗立不倒。
相传隋塔是杨广下令修建的“报恩塔”,他与隋梅,国清寺遥相呼应。站在观音殿前拍照,特别有感觉。
随后也去了五百罗汉堂,去了王羲之写的一笔“鹅”字碑。最后又回到大雄宝殿的敬香处,因为还剩了六根香,就不带走了,全部点燃,左右香炉各三根,很公平。
敬完香拿出手机看下,正好九点。赶在辰时前祈福完毕,随心之举却暗合吉时。
内心无比的安宁充盈,此行匆匆来过,祈福完还得赶回去上班,期待下次有缘再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