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沥沥秋雨中
文/曹兆海
晴朗了一天,到了傍晚,乌云骤起,就这样深秋的雨不大不小地飘洒起来。满地的落叶更添几分秋的凄凉,不知又要触动多少多愁善感的人们。
不信,你打开手机上的天气预报,在降雨曲线图的下面,居然有一行词句:“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现在,连天气预报都这么诗情画意了么?还如此应景,如此贴切地描绘出眼前秋雨的特点,可见发布者还真是个高手。佩服佩服,不是每个人都能拥有充满诗意的人生。
这样的天气,要是能躺在温暖的被窝里读书,那真是一件幸福的事。可惜今晚我还有晚坐班,穿上雨披,推车出了门。
到底是深秋时节,洒落在脸上的雨点,没有夏雨让人有凉爽的舒适,少了几分亲切,多了几分清冷。在这个乌云弥漫、秋雨绵绵的天气里,我还是觉得有几分压抑,几分郁闷。也读过范公的“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看样我的思想境界还是未能修成正果。
在雨中,有人发现“山色空蒙雨亦奇”;在雨中,有人发现“丁香娇结雨中愁”;在雨中,有人发现“双燕归来细雨中”……也有人在风雨中找到自己人生真谛。面对风雨,有“一蓑烟雨任平生”的豁达与从容,有“斜风细雨不须归”惬意与享受,有“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的执着与坚持……更有人在漫天风雨中,忧心家国,感叹人生。写出“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的文天祥,在风雨中渐渐坚定了自己的信念,那颗“丹心”光照千古。窘迫的杜甫,在凄冷的秋雨中,用嘶哑地喉咙呼喊出:“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
雨中,我一路走来,相比吟啸徐行的东坡居士要狼狈的多,真的羡慕东坡先生“竹杖芒鞋轻胜马”的那份从容畅快。打湿的头发贴在脸上,眼镜片上也是一片模糊,心情更加糟糕。
路旁农田里,一位头戴斗笠的农妇正在给田间的油菜施肥。是啊,雨来了,赶紧施肥,趁着田间潮湿,化肥更容易融化。她对这秋雨倒是极欢迎的,一抓一撒,向前一步,再抓再撒,再向前一步,不紧不慢,步步从容,就是那么和谐,这大概就是一种劳动的美吧。
她的欣喜,不由让我从心底生出一分敬意。农人都知道顺应天时,适时调整自己。我却在这里多愁善感,无病呻吟,倒有了几分做作。她的那份淳朴自然,让我汗颜,也让我回归了自我。收拾好心情,赶紧赶路。
迎着风,迎着清冷的雨,我快速向前。这深秋的雨啊,虽打湿了我的脸,却也唤醒了迷失的我。

作者简介:
曹兆海,中学语文老师,平时喜欢种种花,读读书,写写文章。
第八届“芙蓉杯”全国文学大赛已截稿
仅展示入围作品
欢迎您参加第九届“芙蓉杯”全国文学大赛征稿
投稿邮箱:
furongguowenhui@163.com
投稿作品必须原创首发,拒绝一稿多投,所有原创作品都将受到原创保护。我们尊重您的每一次来稿,承诺每稿必复。
《品诗》公众号:readpoems520
所有的来稿,我们都会认真审阅,随到随审,入选作品会择优按顺序在大赛公众号上发表,并有机会入选大赛作品集。
没有选中的稿件,我们也会及时回复,不要气馁,欢迎再次投稿。
征稿要求:
题材和体裁不限,一切以作品说话,发掘新人,鼓励创新。请投稿之前仔细核对错字和标点符号,否则一概不予入选。
投稿格式:
邮件标题:第九届“芙蓉杯”全国文学大赛+姓名+作品名。邮件内附上作品、姓名、电话、通讯地址、邮箱、100字以内的个人简介。
诗歌5首以内,总行150以内,组诗100行以内(旧体诗词5首以内)。
散文2篇以内
微小说3000字以内
可以任投一种体裁或多种
奖项评定:
小说、散文、诗歌奖分设一、二、三等奖,优秀奖若干名,入围奖若干名,另设人气奖10名。
自费出版事宜:
如有书籍出版意愿
(诗歌集,散文集,小说集等作品集)
出版方式为国内书号,国际书号,无书号,任选其一。
请将您的书稿及联系方式投稿至
邮箱:xingshiyuekan@163.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