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念一代文宗纪晓岚诞辰300周年——同题诗
杨海霞

远东文友会简介
远东文友会正式成立于2022年7月21日,现有会员60人,是由认同并传承远东文化的优秀远东人组成,文友会成员以诗词歌赋、书法、摄影、绘画等各类文化活动以及富有爱心奉献的社会活动为载体,深刻挖掘当地家乡文化,让每一位会员的精神境界和文化水平得到全面提升,共建远东人的精神家园。
远东文友会从创建以来,积极响应纪晓岚研究会的号召,曾两次组织举办“古燕留城”考察学术交流活动,挖掘保护当地文化遗存,在当地产生了一定的文化影响力,得到了纪晓岚研究会的肯定和赞扬。
远东文友会还组建了硬笔书法班、诗词文章班、摄影绘画班,聘请了专业老师对远东文友会的学员进行培训,几年来坚持不懈,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2024年在隆重纪念家乡名人、一代文宗纪晓岚诞辰三百周年之际,远东文友会抛砖引玉,展出书法班、诗词班、摄影班的部分作品以飨游客。尽管作品还略显稚嫩,但为沧州纪晓岚研究会举办的此次大型活动增添一抹新绿、付出一份力所能及的力量,是我们文友会应该做的。

纪晓岚的知音
文/刘之龙
小时候
常听爷爷讲
纪晓岚的故事
开心、逗乐、有趣
纪晓岚
沧州大地
河东、河西
家喻户晓,人人皆知
生于雍正
盛于乾隆
卒于嘉庆前期
《四库全书》总纂官
煌煌巨著
名垂青史
《阅微草堂笔记》
记录着社会的千姿百态
演绎着一个个狐怪的神异
一个个我们身边的村庄人物
一词一句洋溢着家乡
浓郁的气息
通俗 温馨 亲昵
鲁迅评价说
雍容淡雅,天趣盎然
隽思妙语,时足解颐
一副副妙趣横生的对联
诙谐、幽默、风趣
亦俗亦雅,灵活而机智
民间百姓口碑
更是为民请命
刺强悯弱
神话般的传奇
更还有
一方方砚台铭
一段段物铭语
一个个处世哲理
通透而有深意
洋洋洒洒
酣畅淋漓
冥冥之中
文达公
穿越三百年的时空风雨
从乾隆盛世
从家乡河西
走到如今
走到我们沧县东乡人的心里
遇见知音李忠智
或许是上天的安排
李老从小就对纪晓岚痴迷
纪老与李老隔空相遇
更有讲不完的话题
李老只身一人
背起行囊
远赴乌鲁木齐
寻访当年纪公远谪的足迹
考查、探问、拾遗
一本《纪晓岚乌鲁木齐诗详注》
精心编著
巧妙构思
辞采称奇
李老创立纪晓岚研究会
使名人贤达云集
创刊《纪晓岚研究》
一篇篇文献
斐然卓绩
堪称当代文化传奇
纪晓岚逝世二百周年之际
向全国文人墨客
发出征稿呼吁
数千的诗词文章
雪片般向狮城飞驰
才有了
“一生荣郡望,天下重沧州”的
豪壮隽语
从此纪晓岚在全国
世人皆知
政史更清明
传说仍神奇
李老精力更充沛
对纪公更着迷
《纪晓岚故里》
《正说纪晓岚》
《真实的纪晓岚》……
一部部力作接踵付梓
累累果实
李老又奔走于祖国大地
寻沧州古风
寻爱心人士
筹集资金
创建纪晓岚文化园
不辞辛苦
殚心竭虑
才有了一座名胜巍然耸立
当代“纪晓岚”
河东“李忠智”
您是纪晓岚的知音
得意门生
得意好徒弟
纪晓岚文脉绵长
不断传承继续
商界精英,知名人士
中鼎文化公司张思鹏
大斤石材公司穆远方
远东集团王树柏……
数不胜数,不胜枚举
他们慷慨解囊
资金大力支持
他们也是纪晓岚的知音
纪晓岚的好徒弟
时过境迁
历史长河不住推移
纪晓岚研究会第二任会长
李兴昌先生
又一位河东纪晓岚迷
高举李忠智老会长的大旗
携手全体会员凝心聚力
为弘扬纪晓岚文化
宣传沧州
不遗余力
兴昌会长虽为业余
却文风端正,心思缜密
强挤时间,忘了自己
担当会刊主编
潜心著作十部余
《阅微放谈》
《纪晓岚笔记与断狱》
《纪晓岚研究论丛》……
与纪晓岚对话对语
与历史接轨
与基层学者接地气
深刻剖析,切合实际
孙建、周林华、张寿山、李冬、李润咏、张杰、陈同斌……
研究会骨干主力
尽心所能
我们相信,就是泰山也能移
著文章、讲故事、做演讲、写诗词…
活动宣传
鼓紧锣急
沧海印社、国学研究会
山海书画院、沧州诗词楹联学会
骏马口才学校、远东文友会
镜湖书社……
社会各界文化团体
他们热爱纪晓岚
为三百年来的文化圣人骄傲激动不己
他们热爱沧州、热爱家乡
共同铸就沧州文化传奇
他们都是纪晓岚的知音,纪晓岚的好徒弟
2024年迎来新契机
7月26日
纪晓岚诞辰三百周年纪念日
我们相信
文达公会穿越时空
与我们对话,带来神奇
给我们力量
给我们奇迹
我们坚信
在李兴昌会长带领下
一定能办好各种纪念活动
将纪晓岚文化发扬光大
得到传承和继续
因为我们都是纪晓岚的
好知音
纪晓岚的好门生
纪晓岚的好徒弟
2024.3.12于沧州
一生的缘
——纪晓岚诞辰300周年有感
郭凤娟
认识您
是我一生的缘
无论昨天还是今天
相信求知的帆
永远不会被岁月搁浅
认识您
是我一生的缘
一杯清茶无论是浓是淡
同样能滋润我荒漠的心田
绿遍山原白满川
认识您
是我一生的缘
无论距离是近是远
纵然天上人间
也能让心灵时时相逢在
一念之间
认识您
是我一生的缘
从小时对您传说的耳濡目染
到今天亲自站到您的文化园
用带着春温的跫音
亲亲叩访您三百年历经的
沧海桑田
东风袅袅泛崇光
香雾空蒙月转廊
只恐夜深花睡去
故烧高烛照红妆
您和北宋才子苏东坡一样
钟情于海棠的红妆玉颜
海棠的娇美香甜
海棠的月下独绽
海棠的缱绻依连
于是您生前曾在自己的府邸
亲手种下一棵海棠树
让您的才情沐浴着
海棠的眸光顾盼
与之灵犀相通寒暑同俦
荣辱与共携手并肩
而今又是植树节了
一群懂您最爱的孩子
于您诞辰三百年的春天
来到您的故居
在您百年老树前
植下一棵新的海棠
慰藉您殷殷的期盼
您是智慧的化身
您是才气的聚敛
您是逆境的强者
您是乐观的代言
纪园的三世钱上
印证着您一生的
风风雨雨
壮阔波澜
您因聪颖机智才气卓然
多次遵圣旨主持各地科考
名闻塞北江南
南方多山多水多才子
北国一天一地一圣人
出口成章联佳句
气势非凡
大清最高学府翰林院里
您是无人能及的通才大儒
理所当然成为了
四库全书的总纂官
鲸钟方警 启蓬馆以晨登
鹤籥严关 焚兰膏以夜连
历经春秋三十二载
耗尽您的半生血汗
迨两鬓斑白秋叶红遍
终于编纂成了
囊括经史子集四大类
三万六千册、六千一百函的浩繁帙卷
逊色了明代张居正的
永乐大典
您以苦为甜开朗乐观
书海泛舟直挂云帆
检校牙签十万余
濡毫滴渴玉蟾蜍
汗青头白休相笑
曾读人间未见书
您的嗜书如命勤读好学
可见一斑
无论处境如何艰难
您依然用非凡和卓越
为我们点亮心灯一盏
您位居一品德才双贤
不奢不贪秉正清廉
朝堂内外诙谐幽默
智斗和珅大贪官
向乾隆帝妙解屈原
老头子的内涵
影视中留下了千古美誉
铁齿铜牙纪晓岚
春风得意的您
也曾步入过生命的低谷
被远谪新疆乌鲁木齐边陲
茫茫大漠荒无人烟
饱尝了古道西风瘦马的孤寂
和西汉苏武牧羊的悲楚辛酸
云横秦岭家何在
雪拥蓝关马不前
当年韩愈夕贬潮州路八千
茕茕孤影举目无亲的长叹
何尝没让您感到同病相怜
看透世事无常
深谙荣辱谤誉一梦间
任他浮浮沉沉磕磕绊绊
惟有您对文字不变的爱
将喜怒哀乐倾诉笔端
阅微洞幽明察秋毫
思接千载神通万里远
月影沉璧 竹枝筛风的
静谧夜晚
您挥毫泼墨草堂西窗前
写下洋洋洒洒的故事
或庄或谐或正或稗
更不乏十里八乡的民间
俚俗野谈
弃糟粕炼精华融智慧承教化
一支纤纤柔毫
挑起社稷民心千钧担
阅微草堂笔记见微知著
将时弊针砭
其简洁恬淡 云容水态
迥出天机 妙语珠连的
表象后面那深层次的内涵
岂止是这
一千一百九十六则小故事
二十四卷本与十年心血
那么简单
堪称为古代笔记小说中的
绝妙典范
难忘1998年
那个细雨绵绵的日子
中华诗词学会会长孙轶青
副会长林丛龙来沧州
讲学之余提出要去拜谒您
沧州的荣耀一代文宗纪晓岚
曲折迂回于偏僻幽深的
崔尔庄枣林间
亲睹衰草残碑荒冢寂卧的您
两位诗人不仅老泪潸然
不能让一代文宗的英名
在沧州沉寂
要把纪晓岚文化做大做强
焕然于世人面前
于是有着远见卓识的
李忠智先生
组织一批有识之士
发起成立纪晓岚研究会
创办研究会刊
广泛联系海内外纪氏宗亲
和有志于纪氏文化研究的
专家学者文艺家们
致力于弘扬纪氏文化
光大晓岚精神
发起举办纪念纪晓岚逝世二百周年公祭等
大型系列文化活动
让沉寂了半个多世纪的
一代文宗
再露欣慰笑颜
栉风沐雨耕云播月岂等闲
研究会二十二年如一日
纛旗高扬破浪直前
让晓岚文化热掀起层层波澜
引发了实业家修建纪晓岚文化园开发旅游业
政府出资修建纪晓岚墓地吸引游客如织 盛况空前
而今纪晓岚研究会现任会长李兴昌先生
更是把纪晓岚文化推荐到
北京图书大厦新春特展
置身于您的文化园
任三月的和风吻上我的脸
任三月的春光披上我的肩
让心里充满希望
长满虔诚 布满欣然
春风中沐浴您的
文风雅意 灵光智气
陶醉您三百年后的今天
魅力依然
驻足您那二万一千公斤的
大烟袋前
想象您当年喷云吐雾
文如涌泉
阅微草堂有您
谈狐说鬼的一个个片断
四库流风风韵未减当年
宦海书馆记载着您
浮沉宦海如鸥鸟
生死书丛似蠹鱼的慨叹
文漪阁深厚的书风气息
令人久久流连
内藏的一部完整四库全书
扣动着我自豪激动的心弦
尽管新一轮的岁月
掩抹了往日的沧桑
却掩不去您
沉甸甸的文化创造
花香满径蜂蝶满园
认识您
是我一生的缘
无论昨天今天还是明天
求知的帆永远不会搁浅
满心追求向往的生活之路
让清香永驻心田
芬芳优雅快乐无边
认识您
是我一生的缘
我愿在知识的海洋中
尽情吮吸您智慧的营养
借您的才华非凡
滋养我的碌碌平凡
2024—3—20
一代文宗纪晓岚
文/王树霞
您在这片广袤的大地上
名声响彻
您在华夏的悠悠历史中
誉满长河
您是文坛上的那颗星
熠熠闪烁
一代文宗
在这个殊荣的背后却藏着
一个学者的心酸和执着
这是您智慧与汗水的结晶
是您饱经人生九难十磨后的
光彩闪烁
1724年
您出生在沧州
这个育满枣林的崔尔庄
童年无忧无虑顽皮快乐
少年天资聪颖机智谋多
您的传奇故事家喻户晓
充满着魅力的诱惑
您出生于世代书香之家
秉承”贫莫断书香”的家训
用一生的挚爱
在四书五经的山河中跋涉
童子试 乡试 殿试
您一路高歌
直达翰林院顶层文化宝座
开启长路漫漫的宦海生活
您机智幽默刚正不阿
阅尽宦海沉浮
耿耿忠心一颗
您那
浮沉宦海如鸥鸟
生死书丛以蠹鱼
的感叹
道出了人生如梦的真谛
世事的风云多变
文坛的无悔执着
人生如沧海中
那浩渺的烟波
漂浮不定
起起落落
就在您春风得意的时刻
一桩盐案
令您深陷灾难的漩涡
在大灾大难面前
您冷静沉着
被贬大漠孤烟的塞外
您说是
一场旅行
一次历练
体现了读书人既要读万卷书
还要行万里路的胸怀和品格
大灾大难中
您没有消极沉沦
让岁月蹉跎
走遍新疆的角角落落
您细心体验着底层百姓的
疾苦生活
“思报国恩 唯有文章”的豪情
令人可泣可歌
一百六十首《乌鲁木齐杂诗》
九十多篇新疆奇闻轶事
在您的笔下耕耘收获
为历史留下了不朽的著作
一道圣旨
让您重登殿阁
《四库全书》总纂官非您莫属
十四年的风风雨雨 朝起暮落
您终于为历史捧出了
举世无双的宏伟巨作
阅微草堂里
烟雾缭绕
窗前竹影婆娑
您那纤纤柔毫像行走在
寥无人烟的浩浩大漠
一行行字迹
诉说着人间百态 报应因果
满含了对世间的劝善惩恶
您嗜烟成癖
在喷云吐雾之中
思如泉涌 挥洒自如
成就了一篇篇传世佳作
您说缺了它便文思枯竭
难耐寂寞
您跟大烟袋的缘
一生难以割舍
时光荏苒 岁月如梭
转眼百年匆匆而过
您的三百周年华诞悄然来临
我们满怀崇高的敬意
重温您纪园的每一个角落
您那曾经生活的地方
一草一木
一室一舍
都浸染着岁月的沧桑
那株海棠树
在这春季依然花开怒放
其华灼灼
运河畔上
我们踏着您当年的足迹
于春风中慢踱
感受着历史的变迁
畅怀着古老的传说
一切都仿佛如昨
我们遥望着新疆的岚园
遥想着您北京的草堂
与您相隔百年时空
依然共振着同频的脉搏
沐浴着春天的气息
感受着岁月如歌
一代文宗
您是沧州的骄子
您是大清的重臣
您是文坛上的鸿儒
您是华夏的楷模
我们将踏着您的足迹
赓续中华文化血脉
让您的光辉永远照耀着
人杰地灵的沧州
日新月异的祖国
2024年4月10日
紫藤花开吟晓岚
文/宋俊玉
你从雍正二年走来
聪慧机敏 风度翩翩
你从乌鲁木齐的“岚园”走来
放眼三千里 雪压万峰尖
你从北京西城大栅栏的故居走来
仁柔少纷争 刚正举善廉
你从故乡的纪园走来
四库流风知浩渺
草堂笔记庶黎翻
听着老人们的故事
才知道你是过目不忘的神童
“门上将军 两脚未着地
朝中宰相 一手可以托天”
这一幅妙对
让更多的人啧啧称赞
初中老师课余的爆料
将你的轶事传闻
让我们耳濡目染
在远东
王树柏总裁在会上
讲述了一个个鲜活的故事
时时刻刻让我们学习你
逆境中磨砺意志
冰天雪地中
艰辛饱尝 露宿风餐
却吟咏着
大漠孤烟直
衰草连苍天
沧州纪研会
群贤雅集 续写鸿篇
擎旗劲舞二十二年
李忠智公
西域驰骋忘危艰
只问去时休问还
开创了纪研会
华羽入云天的
崭新开篇
现任会长兴昌先生
勇担纪研大业的
千钧重担
深知守业比创业更难
向历史借智慧
向历史学经验
向历史要力量
写下了数部巨著宏篇
我有幸成为纪研会的一员
虽然只是浩瀚宇宙中的
尘埃一粒
可是也默默地绽放
萤光一盏
纪晓岚文化园
是文学巨匠的致敬之地
是悠久文化的历史沉淀
春帆湖畔赏碧波
联圣廊中品隽言
四库全书
总计36000余册
6144函
镇园之宝 篇帙浩繁
阅微笔记
雍容淡雅 天趣盎然
8.2米的大烟袋
引人驻足
警戒后人
世事终归一袋烟
你的一生
位极人臣
却刚正清廉
逝后哀荣极致
丧事却异常节俭
你的一生
虽有凄凄楚楚 风风雨雨
也有春波浩渺
秋光潋滟
紫藤绽放三百载
文香花香共流传
虽然你已远去了
二百多年
可是你的浩浩文风
涌荡江河
起伏山峦!

对联
文/刘之龙
四库全书留青史
三朝元老建文功
咏纪晓岚文化园
文/王树霞
时值阳春故地游,园墙高耸载千秋。
烟锅态老承曦月,巨笔颜新慰古愁。
画栋飞甍添秀色,莲池静谧溢轻柔。
狮城文脉悠悠远,墨客骚人代代稠。
一代文宗纪晓岚
文/王树霞
神童绰号誉沧州,自幼机灵显智谋。
四库卷中藏日月,阅微堂里写春秋。
书山有路通今古,宦海无边历沉浮。
竭虑弹精参国策,文坛史上盛名留。
赋诗感怀
文/王树霞
墨海文田几变迁,深耕细种欲词巅。
功名怎奈千家少,沉醉诗林独自怜。
赞纪晓岚文化园园长刘汝政先生
文/王树霞
文园建缮颂儒贤,故里刘公续脉延。
亮节高风施大爱,甘于奉献义无边。
七律•纪园吟
文/宋俊玉
文宗故里誉儒贤,翠柏葱茏耸九天。
联圣廊中吟妙对,春帆湖畔赏青莲。
阅微熠熠扬仁爱,四库煌煌踞史巅。
浩浩雄风三百载,紫藤怒放伴君眠。
咏文宗纪晓岚
文/宋俊玉
文宗轶事传,睿智斗强权。
四库流芳久,丰碑誉大贤。
对联
文/宋俊玉
历三朝御史,清正廉洁,声传华夏;
编四库全书,呕心沥血,名震九州。
怪杰纪昀公
文/杨风起
才惊宋雨讶唐风,情恋红颜其乐融。
一代文宗未逝远,翰光万丈炫长空。
进餐喜肉轻酌酒,墨染烟霞更不同。
编纂究书遗巨作,怪杰称谓纪昀公。
一代通儒纪晓岚
文/杨风起
一代通儒纪晓岚,文光灿烂耀长天。
墨池可润千顷地,妙笔能开万亩田。
志在四方出故里,腹藏锦绣中高官。
求实训诂纂杰作,青史流芳美誉传。
五律·《游纪园》
文 杨海霞
芳庭绿蔓延,翠柏耸参天。
柳绊柔姿美,花桃吐蕊嫣。
联廊吟妙句,履历叹功渊。
烟袋留佳话,博文代代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