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众师携我同践行
——我的文学创作之路(1)
作者/吕南生(武林一粟)
挚友王国安先生回安徽老家探亲去了,受到家乡亲朋好友在酒店里热情的招待。他把朋友拍摄热闹场面的视频,发给我观看。
瞧瞧吧,酒席间国安兄打开手机,滿怀激情,热情洋溢地朗诵近期的多篇诗词作品,字里行间我们仿佛看到,一位年迈老者缓步山间田野小路,一草一木依然还是那么熟悉,时缓时急而行,有时又久久宁立静止眺望,脑子里不停地构思优美的诗句,不时地掏笔在本子上疾书,记录着滔滔不绝的诗绪,深情地对家乡的大好山河赞美,着实感人。现在荣归故里,更是感概万千,家乡的变迁,日新月异的面貌,对乡亲深切的热爱。等等,都流畅在诗词中。更敬佩的是,已经到了暮年时光,依旧抒发对诗词的喜爱之情。
我反复观看着视频,感觉到内容绝佳丰富妙趣横生。此般深沉的情怀触发我的诗兴勃起,于是伏案写下了四句短诗。
观兄诗作有感
酒缓众豪饮,
佳朋诗抒情。
放歌田野曲,
年暮志仍行。
第二天,国安兄又发来很多首诗作,看着看着心里头又不服气,湧出一股莫名的妒嫉之意。于是,写下一首释怀,着实佩服他诗潮汹涌澎湃。而我却是江郎才尽,惊叹自愧不如,回他一首诗。
借诗发泄
兄诗汹湧勃发,
宛若滿天晩霞。
我恨老天不公,
为何财显他家?!
回复
老友频频诗发,
文若西山晚霞。
先恨老天不公,
后知未尝苦涯。
答道
看诗很叹服,
兄识高一筹。
你文我武见,
各攀顶峰路。
皆是苦
诗文几篇读,
武剑真功夫。
非谈有高低,
各走脚下路。
同感
人若有建树,
唯下万般苦。
从古瞧今世,
哪见白亨受。
是的,此四句诗说到点子上去了,国安兄说得是真心话。无论是习文练武,不经历岁月的磨练,要想取得一番成就确实不可能的啊。
记得那是一天上午十点多,我正在微信看武术论文,挚友王国安在微信:“老吕,找你有事,我在臻品小区南门口等你!”
我赶紧下楼,赶到小区门口。他从门卫室里走出来,脸上充满着喜悦笑容,手里拿着一本很厚的书籍,“告诉你,我的诗集出版了,送你一本,请斧正指教。”
“唉呀呀,不敢当,折煞我呀!”我连忙双手接过书。
书封面古色古朴,还散发着油墨的清香,四个草书的书法字龙飞凤舞,苍劲有力非常得体,《边走边吟》牢牢地吸住我的眼球。这是我有生以来,第一次收到朋友的赠书,真的是百感交集呀,我朝思梦想的愿望,他却实现了,既高兴又惭愧。
我猛然想起老伴去办事了,灶台上还炖着排骨汤。忙握着国安兄手,“家里还有事,改日再聊,你的大作我一定好好拜读!”
我与王国安先生认识,是当初我落户杭州臻品公寓小区,他在隔壁上东领地小区居住,同是党员把组织关系转到丁兰大唐苑社区党委,每月一次组织生活学习,彼此熟悉了,逐渐成为知心挚友。
这几天一有空隙时间,我就拿起《边走边吟》翻阅,不看不知道一看吓一跳,我的乖乖呀,国安兄的诗作真的是颇丰啊,先后出版《泥地痕》、《节苇花》、《那些山水》、《那方晴空》诗集。这些都是先后在各级报刊和杂志上发表的,收拢编辑成诗集。
更值得称道的是,他作为国家三级高级检察官,编有《宣城地区检察志》;论文《民事行政抗诉案件维持原判的原因与困惑》获省级调研成果一等奖;办理和撰写的《舒观雅诉张助仙房屋典当回赎纠纷案》案件、案例,同获国家级精品案件奖和国家级精品案例奖。
我沉默良久,国安兄的《边走边吟》这本诗集,就像一个猛烈的炸药包,我年轻时的梦想,就宛若一座平静蓄水很多年的水库,一下子被它爆炸开了一个口子,汹湧澎湃的库水倾泄而出。国安兄有能力出版这么多诗集,我为什么不能做到呢?何况现在身体经过十多年的锻炼,已经没有什么毛病了,武功出整劲初见端倪。精力和时间都有,为什么不能拿起搁置多的拙笔,在文坛上创出一番事业呢?
2024.4.5.写于杭州
作者简介:
吕南生,江西兴国人,男,汉族,1954年4月出生,中共党员。16岁进江西进贤第二毛巾厂学徒做机修工作。历任值班长,共青团支部书记,车间主任,厂办公室主任。企业改制后下海经商,先后在赣、湘、鄂、陕、川、鲁、浙打拼,杭州组建销售公司。《世界文学》签约作家,作品获得“白鹭杯”首届文学作品大赛优秀奖,退休后落户杭州。习武健身养生,撰写文章怡情。2024年“最美中国年”全国作家诗人文学作品大赛“最美散文奖”。
﹌﹌﹌﹌﹌﹌﹌﹌﹌﹌﹌﹌﹌﹌﹌﹌
纸刊投稿邮箱:
942251831@qq.com
bailu6698@163.com
投稿、订阅微信: mengjian20002012
征稿体裁:现代诗、散文诗、散文、诗歌评论、古诗词赋、报告文学、闪小说、中短篇小说 
扫码添加主编微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