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庸
第二十五章【原文】
诚者,自成也;而道,自道也。诚者[1],物之终始,不诚无物。是故君子诚之为贵。诚者,非自成己而已也,所以成物也。成己,仁也;成物,知也。性之德也,合外内之道也,故时措之宜也。
【注释】
[1]诚:此处的诚,是从广义上讲,指的是贯穿于一切事物中的实理,即事物的本质和发展规律。

第二十六章【原文》
故至诚无息,不息则久,久则征[1],征则悠远,悠远则博厚,博厚则高明。博厚,所以载物也;高明,所以覆物也;悠久,所以成物也。博厚配地,高明配天,悠久无疆。如此者,不见而章,不动而变,无为而成。
【注释】
[1]征:征验,显露于外。

【原文】
天地之道,可一言而尽也:其为物不贰[1],则其生物不测。天地之道:博也,厚也,高也,明也,悠也,久也。
【注释】
[1]不贰:无二心。

【原文】
今夫天,斯昭昭之多[1],及其无穷也,日月星辰系焉[2],万物覆焉。今夫地,一撮土之多,及其广厚,载华岳而不重[3],振河海而不洩[4],万物载焉。今夫山,一卷quan2石之多[5],及其广大,草木生之,禽兽居之,宝藏兴焉。今夫水,一勺之多[6],及其不测,鼋鼍蛟龙鱼鳖生焉,货财殖焉。
【注释】
[1]斯昭昭之多:这句是指天由小小的明亮所积累。昭昭,小小的光明。
[2]星辰:星系的总称。系:悬系。
[3]华岳:即西岳华山,为五岳之一。
[4]振:郑玄注“振,犹收也。”此处引申为“收容”的意思。洩:同“泄”,泄露。
[5]一卷石之多:山由小小石堆积累而成。卷,通“拳”。
[6]勺:古代舀酒用的器具。“维天”两句:这两句诗引自《诗经•周颂•维天之命》。
【原文】
《诗》云:“维天之命,於穆不已[1]!”盖曰天之所以为天也[2]。“於乎不显[3],文王之德之纯[4]!”盖曰:文王之所以为文也,纯亦不已。
【注释】
[1]《维天之命》这首诗是祭祀周文王的乐歌。於:叹词。穆:庄严,肃穆。不已:不止。
[2]盖:推原之词。
[3]於乎:与“呜呼”同。显:光明。
[4]纯:纯洁无瑕。

第二十七章【原文】
大哉圣人之道!洋洋乎!发育万物,峻极于天[1]。优优大哉[2]!礼仪三百[3],威仪三千[4],待其人而后行。故曰:苟不至德,至道不凝焉。故君子尊德性而道问学,致广大而尽精微,极高明而道中庸。温故而知新,敦厚以崇礼。

【注释】
[1]峻极:极其高峻。于:至。
[2]优优:宽裕充足的样子。
[3]礼仪:经礼,典礼制度。
[4]威仪:曲礼,指礼的细节。

【原文】
是故居上不骄,为下不倍[1]。国有道,其言足以兴;国无道,其默足以容[2]。《诗》曰:“既明且哲,以保其身[3]。”其此之谓与?
【注释】
[1]倍:同“背”,背弃,背叛。
[2]其默足以容:谓缄默不语,足以为执政者所容,因而也就可以远避灾祸。
[3]“既明”两句:这两句诗引自《诗经•大雅•烝民》。《烝民》是一首歌颂仲山甫(周宣王的臣子)的诗。

第二十八章【原文】
子曰:“愚而好自用[1];贱而好自专[2];生乎今之世,反古之道[3]。如此者,灾及其身者也。”
【注释】
[1]自用:只凭自己的主观意图行事。
[2]自专:按自己的主观意志独断专行。
[3]反:同“返”,引申为恢复。
【原文】
非天子,不议礼,不制度[1],不考文[2]。今天下车同轨[3],书同文[4],行同伦[5]。虽有其位,苟无其德,不敢做礼乐焉[6];虽有其德,苟无其位,亦不敢作礼乐焉。
【注释】
[1]制:制定。度:法度。
[2]考:考订。文:指文字的笔画和形体。
[3]轨:车子两轮间的距离。古代制车,两轮之间的距离都有定制。
[4]书同文:书写的是同样的文字。
[5]伦:指伦理道德。
[6]乐:音乐。古代天子治理作乐,以治天下。

【原文】
子曰:“吾说夏礼[1],杞不足征也[2];吾学殷礼[3],有宋存焉[4]。吾学周礼,今用之,吾从周。”
【注释】
[1]说,解说。一说为“悦”,喜爱。夏礼:夏代的礼法。
[2]杞:古国名。
[3]殷礼:殷代礼法。
[4]宋:古国名,开国君主是商纣的庶兄微子启。

第二十九章【原文】
王天下有三重焉,其寡过矣乎!上焉者[1],虽善无征;无征不信;不信民弗从。下焉者[2],虽善不尊[3];不尊不信;不信民弗从。
【注释】
[1]上焉者:指远于当今之世的礼仪制度,如前文所说的夏礼、商礼。
[2]下焉者:指虽为圣人,而地位在下如孔子
[3]不尊:没有尊贵的地位。

【原文】
故君子之道,本诸身,征诸庶民,考诸三王而不缪[1],建诸天地而不悖,质诸鬼神而无疑[2],百世以俟圣人而不惑。质诸鬼神而无疑,知天也;百世以俟圣人而不惑,知人也。
【注释】
[1]三王:指夏禹、商汤、周文王。缪:通“谬”,错误。
[2]质:证实,保证。一说为质问。

【原文】
是故,君子动而世为天下道,行而世为天下法,言而世为天下则。远之则有望,近之则不厌。
【原文】
《诗》曰:“在彼无恶wu4,在此无射yi4。庶几夙夜,以永终zong4誉[1]。”君子未有不如此而蚤有誉于天下者也[2]。
【注释】
[1]“在彼”四句:这四句诗引自《诗经•周颂•振鹭》。《振鹭》这首诗是周王设宴招待来朝的诸侯时,在宴席上唱的乐歌。在彼无恶:彼,诸侯所在国。无恶,无人憎恨。这句是说,诸侯勤于政事,本国无人憎恨。在此无射:此,指周王所在地,即朝廷。无射,不厌恨。这句是说,诸侯来到朝廷朝见天子,朝廷里没有人厌恨他。庶几夙夜:庶几,差不多。夙夜,早晚,犹言早起晚睡。这句是说,各诸侯早起晚睡,勤于政事。以永终誉:永,长。终,“众”的假借字。誉,赞誉。这句是说,各诸侯能长受众人的称赞。
[2]蚤:通“早”。

第三十章【原文】
仲尼祖述尧舜[1],宪章文武[2],上律天时[3],下袭水土[4]。辟如天地之无不持载[5],无不覆帱dao4[6]。辟如四时之错行,如日月之代明[7]。万物并育而不相害[8],道并行而不相悖[9]。小德川流,大德敦化,此天地之所以为大也!
【注释】
[1]祖述:遵循前任的行为或学说。这句是说孔子遵循尧舜二帝的道统。
[2]宪章文武:宪章,效法。这句是说效法周文王和周武王的典章制度。
[3]上律天时:律,效法。天时,谓自然变化的时序,或言节气、气候或言阴晴寒暑的变化。“天时”在古时用意很广。
[4]袭:符合。水土:犹言地理环境。
[5]“辟如”句:这句是说天地广博深厚没有什么不能承载。
[6]无不覆帱:没有什么不能覆盖。覆帱,覆盖的意思。
[7]代:交替的意思。
[8]并育:即同时生长。相害:互相妨害。
[9]道:指天地之道,即四季更迭,日月交替之道。悖:违背。




顾问:中华楹联学会主任倪进祥
诗经学会主任李瑞林
总编:日月(敬金忠)
讲师:胡愛民 崔艳蕊 刘翠玲
主编:蔡巧灵 柯美柘 李广恒
董德苑 毕见秋 赵偲含
主审:杨秀红 天问 蒋贵龙 凌赣文
袁谷成 张琳 俞子兰 钱秀英
刘巧英 李晓华 田卫 冰冰
渔夫 野鹤 段志军
武汉军 张丽辉 汪凤森
收稿: 成人之美
制作:李凤梅
诗歌艺术:陶冉 王立云
图片:网络
盘古诗联编辑部
2023.3.5
360个图网:xishui186.360doc.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