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首悠扬动听、婉转缠绵的越剧新歌《相遇》深刻表达了人生中相遇的意义和价值,以及对情感和命运的感悟。许兄告诉我:这首歌从词到曲到演唱,尤其是词,都堪称上品。但诗人在欣赏这首歌曲后,却生出有别于他人的独特情感。诗人短短的四句咏叹,充满了悖论与矛盾心理,亦显出过来人的看透与老道。对于涉世未深的人,相逢该是多么美好,可是诗人却笔锋一转,想到的却是别离。听完《相遇》,诗人心里并没有荡漾着幸福的涟漪,反倒是饱含了人生的苦涩,这又是何等的心殇啊。“相逢即是别离缘”!人的一生很多际遇不就是这样,相逢即意味着离别,亲情、爱情、友情无不如此,谁又能躲得过这人生规律呢!诗人似乎要劝诫人们也要顺从于命运,直面月圆人不圆的缺隟与遗憾,无须为等待和别离天天愁苦不堪,长嘘短叹。短短诗句,满含悲情,却也是对说不清道不明的一个人间“情”字作出了最现实的注释。“曲终人散琴瑟苦,留得真情惜月圆”!不是吗?大幕落下,刚刚悠扬共鸣的琴瑟即被闲置;皎洁的明月,一月也就一次能圆!诗人在用简洁而形象的诗句告诉人们一个人生道理:无论亲情、爱情、友情,等待别离、曲终人散都是常态和规律,无须为此过分悲叹,只要用真情珍惜眼前、珍惜当下、珍惜一个月才一次的“月圆”,就无愧于心,不负此生。(邓三君)

诗人简介:许峰,1957年3月30日出生于湖北省蕲春县檀林镇界岭村一个农民家庭,1974年高中毕业后当过小学民办教师、大队团支书、党支部副书记。1976年12月入伍到兰州军区,历任战士、连队文书、团宣传股战士报道员、营部书记,师、军、军区司令部新闻干事,其间在解放军报社学习,当见习编辑一年,随军赴云南老山前线轮战半年,是解放军南京政治学院新闻系首届毕业学员。1988年年底,调广州军区某集团军宣传处任新闻干事。1993年转业,历任广东省惠州市委组织部科员、副科长、科长,市委督查办主任、市委办公室副主任兼督查办主任,市委副秘书长兼督查办主任。在部队18年从事新闻工作15年,自己独作和与人合作发表新闻、言论、诗歌、报告文学等作品1000余篇,其中110余篇获得兰州军区、广州军区和有关新闻媒体优秀作品奖。许峰的事迹曾以“我就是我”为题,被编入《军旅新闻方阵——全军优秀新闻干部风采录》一书,结集出版了《武都路133号》(报告文学集)、《留在绿色军营的记忆》(通讯集)《许峰获奖新闻作品选》《咏物悟道100首》(诗集)《中国百座名山题咏》诗集)《四季如歌》(组诗集)《许峰诗论》七本书。
主编:洪新爱
组稿:放飞
编辑制作:一束暖阳
图片来源于网络,侵权告知即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