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的内容 “热”的表达——在长篇儿童小说《银骆驼》研讨会上,专家学者点赞少儿主题出版关注科技领域
章红雨
少儿主题出版的难点在哪里?在于重大题材和选题的发现。近日,长篇儿童小说《银骆驼》研讨会在京举行,该作品以孩子的视角聚焦我国航天事业发展历程,令与会者眼前一亮,纷纷点赞。

01
题材选题均有突破
“该作品无论是儿童文学创作,还是少儿主题出版,在重大题材、选题上都是突破。”资深少儿出版人海飞说,“由于多种因素,航空航天题材的作品非常难写,但是童书出版界和儿童阅读界非常欢迎这样的作品。《银骆驼》作者赵华敢写这个题材,是儿童文学创作、少儿主题出版的突破。比如,书中描写3位儿童通过鞭炮‘钻天猴’学火箭发射,我看完也很羡慕,也想试试看。作家这种关注国之重器的写作思路立意高远。”儿童文学作家葛竞说,将少年生活、少数民族生活,以及与现代科技发展有关的内容融合在一部作品中,是少儿文学创作的重点。《银骆驼》作者赵华很好地将上述3个重要题材融合在一部小说里,呈现出写作上的创新。这是作家期待科技强国之梦早日实现的体现。
02
关注平民英雄群体
记者在阅读中注意到,《银骆驼》在讲述我国第一个航天基地建成、第一枚人造卫星成功发射等一系列重大历史事件中,通过孩子的好奇心,描述了以王虎、李再兴、余保全、裴振东、张晓龙为代表的战士烈士群像,以及以主人公拉克申为代表的普通牧民群体。这种写法使作品具有潜移默化的教育意义。
北京儿童文学创作委员会副主任马光复感慨于书中对东方基地烈士陵园的描写:“从将军到普通官兵、科技工作者,有700多位为祖国航天事业献出生命的烈士在这里长眠。为了建设我国第一个火箭综合发射场,全国各地的科研人员奔赴大漠,潜心搞试验,奠定我国航天事业的基石,他们中一些人永远长眠在大漠中,牺牲时的平均年龄只有27岁。”
“《银骆驼》的主题确实好。作品不只有航天这么‘冷’的内容,还有人的创业、奉献、牺牲那么‘热’的表达,这种‘热’让人流泪,比如烈士王虎因公牺牲的故事非常感人。”中国出版集团党组成员、人民文学出版社社长臧永清认为,“我们很多时候知道现在是航天事业腾飞的阶段,而早期的创业阶段我们了解得并不多。这部小说的意义在于通过普通群体的英雄,向读者告知科技强国建设中需要奉献精神和牺牲精神。”
03
高质量需精益求精
《银骆驼》是两家出版社联合推出的重大出版项目。据出版方之一,辽宁出版集团万卷出版有限责任公司社长、总编辑王维良介绍,该书是“十四五”国家重点图书出版规划项目、2022年国家出版基金项目。为做好该书出版,出版人和作者运作了整整5年,从写到改十易其稿。另一出版方是黄河出版传媒集团旗下的阳光出版社。
黄河出版传媒集团副总经理孟光永在研讨会上表示,作者呕心沥血,两社责任编辑含辛茹苦,有关专家精心指导,最终才使得这样一部作品成功出版,这样的结果是作者最欣慰的、最向往的,也是出版机构最乐见、期待的。

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
长篇儿童小说《银骆驼》:民间视角的航空航天创业史
近日,长篇儿童小说《银骆驼》研讨会在北京中国现代文学馆举行。

《银骆驼》研讨会嘉宾合影
汉族男孩浩博和蒙古族老牧民拉克申在戈壁滩相遇了。这次相遇,唤醒了一段尘封已久军民共建航天基地的往事,也揭开了拉克申长年累月带着白骆驼查干在戈壁滩上寻找“银骆驼”的秘密。《银骆驼》小说以现实和回忆两条线索交叉叙事,围绕中国第一个航天基地建成、第一枚人造卫星发射成功等一系列重大历史事件,以及拉克申和牧民们全力支持国家航天事业的往事。

《银骆驼》作者赵华
小说作者赵华是宁夏回族自治区作家协会副主席,出版有《火星使命》《大漠寻星人》等多部长篇小说,《银骆驼》由赵华历时五年创作成书。

《银骆驼》书影
中国出版协会原副主席、中国少儿读物工作委员会原主任海飞认为,《银骆驼》具有浓烈的西北地域风格,人物形象立体丰满,情节设置巧妙;人民文学出版社社长臧永清谈道,航天领域不仅有科学技术的进步,还有人的创业、奉献、牺牲,这些情节将引领读者回到那个中国航天事业刚刚起步的艰辛岁月。
《儿童文学》杂志原主编、中国作家协会儿童文学委员会委员徐德霞认为,《银骆驼》从一户草原牧民为切入点,展示了我国的航天事业从无到有、再到跻身世界航天大国的艰难历程。从开辟航天基地,牧民整村搬迁支援航天基地建设,到牧民参与寻找回落的卫星残骸,构成一部民间视角的航空航天创业史。
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图画书创作研究中心主任陈晖认为作品从航天基地所在牧区少年们见闻的独特视角,表现半个多世纪以来军民团结,共同为国防及国家科技事业奉献牺牲的感人事迹,高扬理想信念与家国情怀尤其具有教育意义;《光明日报》文艺评论版主编王国平认为,这是一部坚持不断追求儿童本位和民族本位、文学本位的作品。特别是充分的风景描写,这是近期所见的作品里尤为引人注目的。
《中华读书报》总编助理、中国儿童文学研究会副秘书长陈香以童年叙事与家国记忆的主题对作品展开评论。她认为,《银骆驼》从当下少年儿童的现实日常生活出发,以童年为核心,指涉成人与儿童的关联,当下与历史的关联,以双线叙事,将现实生活叙事和火热的历史叙事融为一体,成功融合了有关历史和国家记忆的宏大叙事。同时,赵华带有明显西北地域色彩的语言风格,具有一唱三叹的丰厚韵味,这种诗性的抒情方式,与作品的叙事水乳交融。在小说中,许多被历史风沙埋藏的历史细节,第一代中国航天人的信仰、奋斗与牺牲,会在文艺作品中复活,永生。一个流火铄金的建设年代,在老牧民拉克申的回望中,与当下童年叙事线交错纵横,散发着个人体温与生命体验。
中央民族大学文学院副院长毕海认为,《银骆驼》将地域民族文化生活表现和国家航天建设主题结合在一起,达到了教育性、科学性、文学性和儿童性的统一,既拓展了中国儿童文学的叙事空间,也增进了新时代儿童文学的历史感和文化厚度。
澎湃新闻记者 高丹

《银骆驼》是2024年3月万卷出版有限责任公司出版的书籍,作者是赵华。《银骆驼》小说以现实和回忆两条线索交叉叙事,围绕中国第一个航天基地建成、第一枚人造卫星发射成功等一系列重大历史事件,以及拉克申和牧民们全力支持国家航天事业的往事。
小说《银骆驼》以蒙古牧民拉克申带着一峰罕见的白色骆驼“查干”寻找“银骆驼”(陨石)和以拉克申为代表的牧民竭尽所能支持国家航天事业为主要线案,讲述了军民一心共建祖国航天大业的故事:拉京电动品嘎査的乡亲们举家搬迁,为航天城腾出建设用地:他冒着生命危险深入沙漠腹地,寻找遗失的火箭残骸;在粮食极为短缺的情况下,他和乡亲们贡献出家里的粮食,帮助航天基地的战士和科学家们渡过难关;在拉克申的帮助下,航天城烈士遗孤阿来夫被嘎查里的好人家收养……小说最后,拉克申终于得到了真正的“银骆驼”一--小瓶,月壤,他也终于实现了自己的心愿,将“银骆驼”放在了亲人和烈士们的敖包上。
作者简介
小说作者赵华是宁夏回族自治区作家协会副主席,出版有《火星使命》《大漠寻星人》等多部长篇小说,《银骆驼》由赵华历时五年创作成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