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能量之光文/楚人
正能量犹植物之于阳光
人生不可或缺滋润心灵之光
我看到春葳蕤迎风而长
不觉间想到正能量带给人的力量
植物在春意盎然里成长
一日一个样叶儿放出油绿的光
怎么那样快
今天是个刚孕育出头的嫩芽
眨眼间嫩芽变成了绿装
阳光之于植物
灿烂是十足的正能量
人生如绿色植物
浪漫主义之于人的心灵
正如这绿色植物之于阳光
给人浪漫主义战斗的感情吧
任何艰难险阻有了正能量
就像秋风一个劲吹能使人抖擞力量
春意盎然弥漫春芬
我借旺盛的葳蕤做人生正能量的畅想!
关于“补句”的有关论述
文/楚旺群
所有文学艺术都是建立于继承和发扬的基础,就不免在古诗中出现借句与延伸,我们赏析古诗,时常会遇到某一诗句意思出自哪首诗中,甚至有的诗句诗人直接镶嵌诗中运用,升华原诗句内涵或者提出相反论点。比如毛泽东诗词《采桑子-重阳》,就是借住古代诗词“人生易老天难老”,把古代人的悲秋反其道发挥,用“秋风劲”一改原来人生易老的悲秋情绪继而抒发得诗意盎然。
最著名的《登黄鹤楼》就有多位著名诗人李白杜甫孟浩然王之涣写过,补句在这里显得尤为重要。黄鹤一去不复返?被诗人不断提起,李白又在另一首诗《登金陵凤凰台》再次把《登黄鹤楼》意思延伸,凤凰台上凤凰游,风去台空江自流。感叹时光的流失一去不复返。谁能说沿着一句古诗的多次重用,能等同于白写?
中华文化博大精深,就在于它的不断延伸与应用,许多诗句都在于挖掘诗句内涵加以发掘,补句要比“为赋新词强说愁”要好得远!
@九天揽月
您心与我同
文/楚旺群
术业有专攻,
我生应有术。
鸡鸣三两声,
勤学起歌舞。
阳气正上升,
终生愿苦读。
邻童勤学早,
白首更好书。
敬德重民说《尚书》
文/楚旺群
纪言述事祖,
人生须多读。
不可不知古,
潜心读《尚书》。
敬德重民意,
内核理性著。
而今强国兴,
《尚书》仍应读。
我所敬重《古兰经》
文/楚旺群
安拉启示《古兰经》,
教义慈善且公平。
默罕默德先知位,
基本思想好纲领。
诚实友爱人行善,
怜恤孤贫接济人。
才产占有立公平,
净仪礼拜斋朝觐。
世界若推好经典,
默罕默德独一真。
人事变迁不知从哪日
文/楚旺群
一口古井
排队绞辘轳时常排队
村庄几百口人共用一眼井
担水的日子十分热闹
但不知从哪天起
热闹的古井阒无人迹
再后来不知哪日
古井被人用土填平消失
许多事随时间消失
老屋不知何日竟然坍塌
儿时的宅院面目全非
人究竟从何日长大
是哪天生活教人退出幼稚
童真在体内逃遁
长着长着
不知从哪日起就长大了
只弹指一挥间
又从长大开始变老
无数事物要想抓住变化的影子
总不可得事物变化是从何时!
美景尽在追梦里
文/楚旺群
自从坐会了追梦
最美的情思是对昔日的回忆
十里集场 农村人赶集
男女老少 步履匆匆
来云集会场的大气
爷爷奶奶拄着拐杖走
爸爸妈妈匆匆行
只为那会集人山人海的集市
几代人同奔赴于一个会场
那份记忆
蒸腾着曾经的人气
人气所有人都喜爱
小时我最好看爷爷奶奶
更有爸爸妈妈和我追赶人气
记忆里的岁月
唯一的亮丽就是农村人的大集
会场热烈波澜壮阔
熙熙攘攘若海纳百川
魂牵梦绕一路的人络绎不绝
一个古镇贾峪挤得脚不着地
我学会了追梦
唯一追梦心境亮丽
我沉浸在追梦里
准备两情绪著成鸿篇巨制。
剔除负能量的梦
文/楚旺群
清晨好心态赋于人一天的好运,如果夜里做了不愉快的梦,首先调整好心态是首要的,把负能量的梦剔除出去,让新希望的一米阳光射进心灵之窗,美景将在心中如日之升。
在社会日益复杂,快节奏生活不断带给人焦虑的今天,复杂情绪很容易带给人负能量的梦,要知道,好心态决定好命运,当鬼使神差令人一不小心坠入负能量的梦境,不信邪才是助人走出魔障的关键,看到光明魔障随风而散,拥抱太阳百邪不侵!
浪漫主义人生能给人注入战斗般的豪情。我相信有诗意盎然的心态投入生活。命运会赋予人大气磅礴度人生,天堑变通途。
朝鲜金正恩
文/楚人
治理民积贫,应看金正恩。
上台杀贪官,手硬不容亲。
姑父判死刑,贪污尸首分。
从此国振兴,万众共一心。
旧瓶新酒
文/楚旺群
诗意坛上诗意游,
诗去坛空韵自流。
自然流芳见幽径,
田园景致释劲遒。
三山半落意趣外,
一分风流坐扁舟。
总说韵律能作诗,
约束不舛使人愁。
荥阳美
文/楚旺群
旷野柿风扑面来,
乡愁盛赞看花回。
秋收硕果千千树,
悬崖石缝耐旱栽。
武术与无术
文/楚旺群
积弱成贫万古愁,
武术无术今分流。
亮剑欲斩邪和恶,
诉诸武力恶魔休。
而今文明新时代,
兴国应从学术有。
放下武术转学术,
知识复兴站鳌头。
武术与无术
文/楚旺群
在无知识的人面前提到“不学无术”,他们听来就像“不学武术”,同是谐音,谬之千里。武术健体强身,无术却是一无所知,形同文盲。
这里还许有一部分学识浅薄的人仍然会对“不学无术”并未深入的理解,模糊地认为无术就是没有技术和算术,技术和算术不学也罢,许多文盲根本没上过学,照样搞大企业。这只是无术人的认为,真正意义的不学无术,这里的术就是学术,是上升为学问的层次。大多数人对学问也是模棱两可,张口就是你有学问!就竟学问是什么?很少人能说清楚,学问就是在学术上有造诣的的,比如律师上升为法律专家,在法治社会,能把法律掌握得运用自如,对簿公堂视诉讼为囊中取物,为人维权不在话下。这只是对学术解释的一个例子。
在没有法治意识的过去,武术是除霸安良,保护自己的资本,武术是一种国粹,不学武术,等同于癞皮狗失去了脊梁,只能坐以待毙,任人宰割。强体才能强国,野蛮民族大兴武术之风,征战不休成了英雄的国度,人们把诉诸武力成为习惯,杀伐征战制造了人类许多残酷的悲哀!金庸的《书剑恩仇录》演绎了人类无奈之下用武术维权的写照。
现代文明与古代文明已经相如甚远,今天的维权已经不是昔日的武术可以承担,学术应运而生,用知识维权,发展国家及其个人的事业成为主流,不懂“不学无术”与“不学武术”的区别,不在学术上下一番功夫,人生将无立锥之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