帮 扶(小说)
文/刘旭(甘肃兰州)
文正清到况家山村开展帮扶脱贫工作已经一年多了,在他的帮扶下,所有的低保户困难户都有了脱贫的信心,干得热火朝天。只有阮家坡村的低保户阮蛋蛋,一个人混吃等死,油盐不进,让阮社长头疼不已。
这天,文正清又到阮家坡村去指导农户种植工作,碰见阮社长,问阮蛋蛋的情况。阮社长苦恼地说,这个阮蛋蛋,怕是要拖咱整个村脱贫的后腿呢。说死说活磨破嘴皮子,还是腰来腿不来,一副死猫扶不上树的样子,能把人愁死。
文正清沉吟了一阵,说,完了我和村上商量一下,就让我一对一对他进行帮扶吧。
阮社长听了,一拍大腿,高兴地说,那简直太好了。多少年没修的路,你一来很快就修好了,还打成了水泥路。多少年凭老经验种的地,你来之后彻底改变了,你看这满山满屲的苹果树核桃树花椒树金银花,再过几年,就有大收成了。脱贫都能看见了么。你一对一帮扶阮蛋蛋,虽然难度大一点,你是喝过墨水的人,啥都懂,一定能帮他摘掉低保户的帽子。
文正清摇了摇手,说,你都搞不定的人,我来那也说不定能搞定。咱先帮着看吧。
按照脱贫帮扶政策,县农业局和最偏远的南罗乡结成了帮扶对子。农业局抽调了十几名年轻干部,奔赴南罗乡进行为期两年的蹲点帮扶工作。纪检科的副科长文正清,就是被抽调的年轻干部之一。
来到南罗乡之后,所有帮扶干部被分散到了各行政村去帮扶。文正清被分到了况家山村。
来到况家山村,村支书况祥礼和村主任朱满待热情地接待了文正清,见他三十四五岁的年纪,戴着眼镜,话语不多,一副文质彬彬的书生模样,心里还是对这个年轻干部能不能起到帮扶作用,充满了怀疑。只是知道这是县农业局的副科长,官和副乡长差不多大,也就不敢表现出来。
文正清一进驻到况家山村,就当了村支部副书记,听完况书记和朱主任对全村基本情况的介绍,就骑了摩托车,到每个社去了解情况。了解了一段时间后,文正清总结出了阻碍况家山村农户脱贫致富的最大问题,一是路,二是自然条件和耕作方式。
在全县实施村村通道路工程时,由于县里财政紧张,在将全县绝大多数乡村道路拓宽用水泥硬化后,个别偏远地方的村社,就被搁置了下来。况家山村是南罗乡最南端的一个村,也是情况最差的一个村,下边管着七个自然村,也就是社。南边与一个县接壤,东面和另一个县接壤,是一个三县交界的地方。由于偏远,所需资金巨大,加以当时乡、村换届,错过了时机,就被搁置了下来。
几个社的农户尽管气得直骂,但没有办法。文正清到来后,发现路的基础还是很好的,将部分地段拓宽一些,完全可以硬化。于是,前后跑了十几趟,费尽了口舌,终于申请到了资金,解决了村道硬化问题。这让包括况家山村干部在内的所有农户,都开始对文正清另眼相看,觉得这个年轻干部,确实是实心实意来帮扶他们的。况书记和朱主任,就开始无条件地支持起他的工作来。
当文正清建议,况家山村和所属的七个社,气候干燥,土地瘠薄,自然条件很差,靠种庄稼很难脱贫致富,只有大量种植适合当地条件的经济作物,才有望改变现状达到目的时,况书记和朱主任知道文正清已经有了想法,完全赞同,对文正清的担忧,两人先后拍着胸脯说,你只要协调好上边的关系,争取到好政策,下边农户的工作,由我们和各社社长去做。
于是,当农户们得知要完全放弃以前靠种庄稼的方式,改为种植经济作物,纷纷质疑反对时,况书记和朱主任就和各社社长反复去做农户们的工作,终于说服农户们按照文正清的想法,开始种植各种果树和药材。文正清除了亲自指导,还时不时从县上省上请来各类专家,给农户现场指导,一年多时间,满山满屲就种满了信任和希望。
谁能想到,在这样的情况下,阮家坡村的阮蛋蛋,竟然不为所动,仍然和以前一样,仗着有低保,成天像一只懒猫一样,不是在墙角晒太阳,就是装模作样地走到地里,要么闲逛,要么找块阴凉睡大觉。阮社长做了多少次工作,甚至劈头盖脸骂了几次,还在沟子上踢了几次,等阮社长走了,阮蛋蛋就又恢复了原样。
来到阮家坡村,文正清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和社长来到阮蛋蛋家,安排住处。文正清想和阮蛋蛋一起住,阮社长见阮蛋蛋既当住房又当厨房的房子两个人住有点挤,就把隔壁的一间房子腾出来,收拾了一下,作为文正清蹲点的办公室兼带住处。
看到蹲点干部住进了自己家里,阮蛋蛋不欢迎,也不拒绝。事实上,想拒绝也拒绝不了。但他从心里,很是看不上这个娃娃干部。但接下来,他就发现,这个娃娃干部其实并不简单。
就在阮蛋蛋靠在文正清房门上看热闹的时候,收拾完房子的文正清,让阮蛋蛋去收拾自己的房子,见阮蛋蛋没有动,就操起一把笤帚,说,你不去,你就挨打。说着真的打了过去。社长拦着,拉了阮蛋蛋,就让去收拾自己的房子。不得已,阮蛋蛋只好动手,把像狗窝似的房子,收拾了一遍。
见不知道多少年没有擦干净过的灶台只擦了浮土,文正清硬逼着,让阮蛋蛋重新擦,彻底擦干净。阮蛋蛋不想擦,身上就挨了几笤帚。社长说,都五十几的人了,让一个年轻人逼着,你就不脸红?
阮蛋蛋嘴里咕哝着,但还是慢腾腾地将灶台擦干净了。文正清说,先就这样,你的懒病,我要慢慢治呢。明天,你就跟我下地吧。阮蛋蛋又咕哝了几声,一副很生气但又不敢发作的样子。
第二天,文正清赶着阮蛋蛋,查看了他家所有的地。总共三块,都长满了草,两块看样子荒了好多年,一块看样子至少也荒了三四年,稀稀疏疏地长着些半死不活的苹果树。
站在地边上,文正清心想,这么好的地,把苹果树栽成了这样,不补栽,不经管,这个人,可真的懒。得想个办法,治治这懒病。于是问发呆的阮蛋蛋,你咋不栽金银花呢?
阮蛋蛋说,费功夫得很么。
文正清说,怕费工夫,你咋能变到钱呢?你现在有低保,你觉得日子过得不错,你不想想,自己身强力壮,往死里懒,光靠国家,你就不害臊?要是没有了低保,你咋过日呢?我给你联系金银花苗子,你先把地翻了,栽也得栽,不栽也得栽。
文正清借来阮社长家的旋耕机,硬逼着阮蛋蛋,两个人换着,好不容易翻完了一块荒着的地。苗子拉来后,开始阮蛋蛋很是拒绝,但在文正清的威逼和答应给烟的利诱下,只好慢条斯理地栽。好不容易栽完了,文正清又不知从哪里拉来苹果树和花椒树苗,硬逼着阮蛋蛋去栽。开始文正清还帮着栽,后来就撒手不干,看着阮蛋蛋栽。
挣死巴活地栽完,好久没有这么干过活的阮蛋蛋,累得腰酸腿疼,坐下来,就不想再起来。但文正清成天在屁股后边赶着,有时候又给烟吃,就一边反抗着,一边干着翻地栽苗担水除草上肥修枝等活,心里,将文正清的八辈先人骂了一遍又一遍。
金银花真是个好东西,只要认真经管着栽活了,它就给你茂盛地长枝条,繁密地结花骨朵。近一垧地的金银花,尽管当年结花骨朵的并不多,但还是有一小半。到了摘花骨朵的时间,阮蛋蛋就被文正清逼着,去摘金银花的花骨朵。这活干起来既乏味又辛苦,才摘了半天,阮蛋蛋就不想干了,想走,却被文正清粗鲁地揪住,摁在地里,逼着让他摘。阮蛋蛋乘机勒索要烟吃,文正清给了,说,你只要好好摘,这金银花卖了,不要说吃烟,就是你穿新衣服,吃肉,都不成问题。要是你再把那些苹果树和花椒树经管好,脱贫致富也不是不可能,就是将来你再成个家,都有可能呢。只是你不改你的懒毛病,什么都是空想。
阮蛋蛋听了,失笑地说,看你说的,事情哪里有那么容易呢?
文正清说,是不容易,都要你自己干呢么。你看人家,谁和你一样,一天懒得要死,给你自己挣光阴,还要我在屁股后边跟着。你要有紧迫感呢。整个村七个社,三百多户人,就你最穷最落后。你已经拖了整个村的后腿你知道不?你要是不往人前干,影响了整个村,有些好政策得不到,让大家怪罪你,你就给我试活着。
阮蛋蛋说,我这不已经不懒了么。就是干啥活,人累的很么。
文正清说,废话,干活哪有不累的?你懒了多少年,身体已经不适应了。你现在好好干,熬过了开头,慢慢就适应了。等适应了,就不会感到那么累了。再说,有付出就有收获,你种植的这些作物,不会辜负你的付出的。将来你有了钱,干什么不好?村里人,也会对你另眼看待,不像现在,活得没有一点脸面。
阮蛋蛋听了,没有吭声,低下头,开始继续干活,手底下明显快了起来。文正清见他一副若有所思的样子,心里明白,自己的帮扶,已经慢慢地起作用了。

作者简介
刘旭,字老东,男,1970年生,甘肃通渭人;笔名甘当牛、胡笳等,号半画、陇上行者,迄今发表各类作品近200万字;出版谜书两种;著有灯谜作品集《一品斋春灯录》十四卷,文学作品十二卷;曾为多个全国、省、市级社团会员,现居兰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