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祭英灵 缅怀毛主席》——国际应急救援联合会河南总队清明节纪实
焦点新闻 杜聪豪 姚雨杭 报道。清明时节雨纷纷,不忘英烈记先人。清明前夕,我们的忠诚卫士国威特卫国际安保集团有限公司,国际应急救援联合会河南省总队负责人魏炳辉总队长带队组织总队党员干部,青年积极分子,大家怀着无比崇敬的心情,前往毛主席铜像纪念广场、瞻仰我们伟大的领袖毛主席,同时也纪念为中华民族的解放事业英雄献身的革命烈士。
大家怀着无比崇敬的心情,手捧鲜花前往毛主席纪念堂、人民英雄纪念碑,瞻仰我们伟大的领袖毛主席,纪念为中华民族的解放事业英雄献身的革命烈士。在毛主席纪念堂前面,大家心情十分悲痛,深切的地体会到没有毛主席,没有中国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就没有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在毛主席的英明正确领导下,中国人民推翻了压在我们身上的“三座大山”,建立了新中国,让中华民族屹立在了世界的东方。
在人民英雄纪念碑前,大家肃穆起敬,深深地体会到,没有革命先烈抛头颅洒鲜血,哪有我们今天的幸福和平安?感悟革命志士不怕牺牲的精神,更加懂得幸福生活的来之不易。风雨百年,青史可鉴,赓续红色基因,传承革命精神,紧跟党走,我们砥砺前行。
3月31日,在魏炳辉队长的带领下,河南总队党员干部、队员一起来到郑州烈士陵园,心怀对革命先烈的敬仰,庄重地站在革命烈士墓前,感慨万千:先烈们在中华民族面临生死存亡的危急关头,敢于挺身而出,用自己的血肉之躯筑起了民族的钢铁长城。他们在抗日战争中,在解放战争中,用他们无数次的行动奏响了一曲曲革命战歌,为了千千万万劳苦大众,为了中华民族的解放事业,为了新中国的建设,先烈们英勇无畏,大义凌然,勇往直前。他们以摧枯拉朽的精神,向全世界证明了中国人的毅力坚不可摧,证明了中华民族精神是不屈不挠,祖国的统一就是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最后,大家行瞩目礼,并一同举起右手,庄严宣誓:听党话,跟党走,勇于担当,打造好国际应急中心河南总队这张“平时为民,应急为兵,英勇救援,冲锋在前,服从命令,听从指挥。为社会分忧解难,敢于担当”的靓丽名片。
通过清明节祭奠革命先烈活动的开展,使大家更进一步认识到,我们只有以革命英烈的伟大精神砥砺灵魂,凝聚民族精神,激发干劲,守护初心、担当使命,弘扬英烈精神,赓续红色血脉,才能走好新时代的长征路,才能让红色江山代代相传。
“东方红,太阳升,中国出了个毛泽东……”这是一首广为传唱、耳熟能详的红歌。这首歌,唱出了人民对开国领袖毛泽东的由衷爱戴之情。近年来,随着对一代伟人毛泽东研究的不断深入,毛泽东与河南原阳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原阳人如是说:“原阳——就是红太阳升起的地方!”那么,毛泽东与河南原阳究竟有什么样的关系呢?
这得先从江南毛姓始祖毛宝说起。
明代毛氏新迁祖茔碣
《晋书·毛宝传》载:“毛宝,字硕真,荥阳阳武人也。”《晋书》作者房玄龄乃唐朝人。唐初,阳武乃一古县名,隶属荥阳郡,为今原阳县所辖。故毛宝为今原阳人。
西晋末年,晋王室发生了著名的“八王之乱”,加之严重的自然灾害,出现了中国历史上的第一次大移民,西晋官民大量渡江南逃。因事件发生在永嘉年间,史称“永嘉南渡”。时为小士族阶层的毛宝,也在这次大迁移中,从阳武渡江,定居江南。
公元317年,元帝司马睿建立东晋,毛宝初为临湘令,因在平叛苏竣的过程中屡立战功,被封为州陵县开国侯,在邾城之战中溺江而亡。毛宝死后,其子孙在江南生息繁衍,播迁整个江南,成为江南毛姓望族。于是,毛姓后人皆尊毛宝为江南毛姓始祖。
韶山毛泽东故居
众所周知,毛泽东的出生地是湖南韶山,韶山即毛泽东的故乡。
韶山毛姓始祖毛太华像
据《韶山毛氏族谱》记载,韶山毛姓一世祖乃毛太华,迁自江西吉水。而江西吉水毛姓一世祖乃毛让,迁自浙江衢州。又据衢州《江山姓氏渊源考略》记载,其毛姓一世祖乃荥阳阳武人之毛宝。由此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毛泽东乃原阳人毛宝的后裔,原阳是毛泽东的祖籍地。
最早提出这一说法的是河南大学的刘玉琛教授,他的《毛泽东祖籍研究新溯——河南原阳》一文,1998年发表在《党的文献》杂志上,随即在社会各界引起了强烈反响。接下来,原阳县文化局干部、文博副研究员毛国杰先生,又把毛泽东祖籍地的研究向前推进了一大步。
毛姓得姓始祖毛叔郑塑像
无论是《韶山毛氏族谱》《清漾毛氏族谱》,还是毛宝为之作序的东晋《毛氏族谱》,都公认毛姓的得姓鼻祖为周文王之子、武王之弟姬叔郑。特别是被国家档案局和中央档案馆首批公布为“中国档案文献遗产名录”的《清漾毛氏族谱》上这样写道:“毛伯,讳郑,武王四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