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超凡绝技刻惊世佳图
——记纪建民大师
作者 解红 ·徐州
江苏名城常州,青山绿水钟灵神秀。富有美丽的江南园林城市的常州不仅孕育了它丰厚的文化底蕴和醇浓的艺术氛围,常州剪纸(套色刻纸)则是其中扎根于这方水土的一朵最旖旎的花朵。
剪纸(套色刻纸)是剪纸艺术的高级形式。一朵普通的花,要表现色泽的过渡与变化,也许需要套用七八种彩色纸,一层又一层套上,才有立体感和色彩的过渡,它不仅包含剪纸的刻画和剪裁技巧,还涉及到色彩的运用和组合。这对剪纸艺术家来说是一项非常具有挑战性和独特价值的工作。
剪纸(套色刻纸)艺术家不仅需要精湛的手工技艺,还需要对色彩的运用和组合有深入的理解和独到的想法。从艺三十多年的纪建民大师,他的套色刻纸就达到了炉火纯青的境界,成为国家收藏的珍品。

′





还有令人惊讶的杰作,他居然用刻刀刻出了惊世之作《开国大典》,场面宏大,人物众多。

还有万马奔腾

一个细部的处理,让我们看看马是怎么完成的。

纪建民大师


纪建民,江苏常州人,从七岁开始学画,少年时受长辈影响与剪纸结下情缘。1990年,开始潜心钻研剪纸(套色刻纸)艺术,每天都沉醉在自己的艺术世界里。在学习继承传统技法过程中,汲取民间艺术精华,在此基础上创新了具有江南特色的吴越文化的套色刻纸艺术,而套色刻纸作品是随着书面主题而套色,在技法上有着独到之感,远看像是国画、工笔画、油画、近处用手触摸,是有凹凸感,画面更有立体感。
他在艺术上取得了很大的成就,但是,他非常低调不善张扬。平时的日子里,纪建民总是端坐于自己的工作室之中,在那里潜心修炼、独立思考、勤奋作画。他从事绘画、套色刻纸几十年来,一直秉承古代文人之士倡导的“作画如做人”、“功夫在画外”的原则,他时常一刀代笔,他在画纸上用五颜六色为喜欢他的图画的人们涂抹精彩,雕刻美好。
套色刻纸艺术家纪建民说:“刻纸,作为我国最古老的民间艺术之一,有着几千年的悠久历史。而江苏金坛刻纸盛行比较早,它以浓郁的江南吴越文化的刻纸艺术特色被归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刻纸艺术家纪建民向人们滔滔不绝地讲述他在作画的整个过程是非常辛苦和繁琐的:
首先,把绘画好的图案勾线剪刻,然后把彩纸附在第层刻好的纸后,刻掉不需要上色的地方,留住需要的色彩。就这样用一层一层的纸进行套色勾刻,直至完成整幅作品的颜色填充。假如说需要刻一个人物画,首先要从人的脸部开始,再向头型开始套,然后在把外围多出来的彩色纸小心翼翼的,有条不紊地把它刻掉。
每一幅作品的线条都非常精细,稍不留神就会刻断,要想达到“千剪不乱、万刻不断”的精湛技艺,纪建民往往从一开始创作,就会坐上五、六个小时,有时候遇到巨幅作品或是灵感来了甚至会昼夜不睡,整个心境都在这个画里面,中途一点都不停,直到整幅作品完工为止。
每一幅作品都是倾尽全力去制作,就这样,纪建民每年大概能完成二十幅作品,这些作品大部分是全国各地剪纸爱好者慕名来取的,这其中就有一位叫朱文华的老师傅,他的家住在北京,可是,看遍了北京各大民俗展馆里的高手作品,而却唯独喜爱纪建民的套色刻纸。
朱文华向记者说:“纪建民的作品是多层次的套色刻纸,不像一般的单色剪纸镂空雕刻,一个底色,一个单面”。
纪建民的套色刻纸获得了很多人的认可,他先后创作了《虢国夫人游春图》、《十八罗汉》、《南海观音》、《奔马图》、《花鸟图》、《开国大典》、《毛主席去安源》、《常州三杰》等一系列作品。
2015年夏天,东方盐湖城还联系到他,希望他能帮忙制作一幅关于道教文化的套色刻纸《三清图》。这幅画高2米,宽度4米,刻好后作品在东方盐湖城展出,是对纪建民先生多年的一个肯定,很多人看到都以为是画的,得知是刀刻套纸画,无不惊讶赞叹,佩服至致。
每一个人的成功都不是随随便便的。别人是这样,纪建民更是这样。
纪建民先生就像一个技艺高超的魔术师,在一刀一剪之间,给人们创造出一个个精彩的视觉形象,愉悦着人们的眼睛,感动着人们的心灵,丰富着人们的生活。
他的刀法娴熟、画面或大气磅礴,或灵活多变,异彩纷呈,美轮美奂。他在创作艺术作品时追求的是一种自然质朴、灵秀隽永的风格,他是一个把手艺当成生命的丹青妙手。
纪建民把刻纸艺术当做自己的生命,努力创作时代华章!
一个从事非遗文化的人,仅仅具备深厚的创作水平是远远不够的,还需要是一个对社会有大爱的人。纪建民就是一个有责任、有担当、有爱心的人,他不仅常年公益教授刻纸技艺,还把自己心爱的作品捐赠给各并且积极参加各种公益活动,带动更多的人热爱非遗文化、奉献自己的一片爱心。
纪建民说:作为一名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必须真正的俯下身子,静下心来,用心抵达生活深处,努力做到与时代同行,与国与党与民同心同德,将“心、情、思”真正植入生活、融人作品,才能创作出有灵魂、有思想的精品力作。
精于工,匠于心,品于行。纪建民先生像一代代的大国工匠们一样,他们共同具有着潜心追梦的动人之处,全身心投入到工作中,乃至达到极致。他们从不追求台前的光鲜靓丽,只是隐身于幕后,将精彩赋予纸上,在一刀一刻中诠释着执着与虔诚,在一笔一划里融入心血与汗水,刀下有神韵,匠人自谦恭。以匠人之心,刻万物之美!
最后赠送纪建民的一幅刻画,花下清音——但愿我的文章,也算笔下清音。
谢谢所有读到此文的作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