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汉台区新民九年制学校有1位教师荣获陕西省思政课大练兵“教学标兵”,2位教师荣获“汉台名师”,2位教师被评为“汉台区级学科带头人”,1位教师被授予“实际信息化使用名师”称号。2024年昭苏万物春风里,更有笋尖出土忙。一年来,新民九年制学校遵循“让每一名师生都享有自信和成功”的办学理念,以提质增效,促进教育高质量发展为目标,全体师生携手共进、共克时艰,推动学校工作全面发展。首先以党建引领,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一是党建铸魂,营造品牌影响。党支部立足学校实际,着力提升党建品牌影响力,以“五星创建、双强争优”和“红心向党、烛照未来”品牌建设为统领,加大对党建品牌的打造力度,提升影响力。二是党建树风,创建清廉校园。学校党支部紧紧围绕学校教育教学工作,以党风促教风,以教风促学风,以学风促校风,加强校务公开和清廉校园建设工作,深入开展腐败风险预警防控工作,为学校各项工作的开展创造了清正廉洁的育人环境。三是党建育德,提升学生素养。学校以党建带团建,融合大思政教育观,通过活动育人,心理育人,情感育人,培养学生良好思想品质。其次统一思想,凝心聚力,促进教育高质量发展。一是学校倾智汇力,提升教育质量。开好领导班子、教师、学生、家长四个会议,听取意见,汇聚智慧,拓展思路,统一思想,形成合力。学校邀请教师、学生、家长,参与学校管理,为学校质量提升和全面发展献计献策,营造良好家校共育、家校协力局面。二是抓好三支队伍建设。提升领导站位,务实抓细,有担当。调动教师积极性,提升素养,有自信。抓好班主任队伍,乐于奉献,有实效。三是加强培训,促进教师专业化成长。学校高度重视教师培养,以“培训就是教师最好的福利”为理念,专人负责成立领导干部培养、骨干教师培训、信息化教学提升、说课答辩辅导、经验总结整合五个小组,全力推进学校“三级三类”教师专项培养。四是精细管理,聚焦常规提质增效。扎实“三个课堂”建设,以精细化管理为抓手,抓实教研,落实“双减”,做实课后服务,积极推进探索“211”教学模式,打造有效课堂,多维度评价学生,提升育人实效,促进教育质量稳步提升。五是丰富形式,提升育人特色。学校以学生的全面发展为目标,继续开展以教研组为组织主力的校园活动。

开展“中小学书写大赛”、“中小学计算能力大赛”、“书香校园”系列活动、校园三大球联赛等活动常态化开展,校园活力四射,师生精神满满。这一年重点是减负提质,特色工作显成效。一是心理健康教育成效显著。学校扎实推进心理健康教育帮扶机制,一生一袋,“三级防控”落实到生,责任到人,在全区工作会中得到肯定和推广。二是劳动教育区域引领。学校继续深化劳动教育育人功能,提升育人环境,“劳动+”、“1+X课堂”特色课堂保障有力,学科基地建设资源共享,“劳动教育活动周”、“劳动教育活动月”等举措在全区进行了推广,有效推进了劳动教育学科建设。三是体育工作持续发力。2023年我校体育工作继续保持高效率、高质量的特色化发展。队伍建设、特色项目齐头并进,学科基地建设成效显著。学校班班有队伍,人人有项目,在全区中小学生运动会和阳光体育展示活动中成绩突出。四是探索推进九年一贯制管理,优势互补成效初显。学校积极探索九年一贯制管理新模式,按照中学主导、小学跟进、资源共享、一体化推进原则,实现了中小学教育管理一体化。学校充分利用九年制学校特点,在教育教学、安全管理、德育工作等方面,通过“一体化布局”、“大带小”、“分层分学段要求”等方式实现了双向沟通和优势互补。 未来新民九年制学校全体师生将以“躬耕教坛、强国有我”的志向和抱负,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以创优提质造福一方为己任,砥砺前行,行将不辍,筑梦明天。(通讯员:马国华 何枫 摄影:贺群 记者:刘波)
